首頁>心得體會>讀後感>直面內心的恐懼讀後感

直面內心的恐懼讀後感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得得9

  直面內心的恐懼讀後感

  恐懼,大概是人類最早體會到的情感。當嬰兒呱呱落地,從漆黑的子宮來到這個明亮的世界,本能地嚎啕大哭,那就是恐懼。儘管如此,我們對恐懼本身還是了解得太少。在弗里茨的《直面內心的恐懼》的一書中,他為我們開啟了一扇了解恐懼的窗戶。

  斷斷續續看完此書,我覺得收穫很大。而且,這本書跟我們所學的人格心理學也有很多的相似之處。在書中,弗里茨介紹了4種類型的人格:害怕把自己交出去--分裂人格、害怕做自己--憂鬱人格、害怕改變--強迫人格、害怕既定的規律--歇斯底里人格。

  其實人在不同的時間段表現的是不同的人格,也包括這4種人格。如果某一種人格過於強烈,那麼可能就會導致疾病,只有把握每一種的度,在多重人格中保持一個恰當的平衡,才能取得內心世界的和諧。

  《直面內心的恐懼》這本書在敘述四種關於生命的病症時,也逐一討論了健康的人的片面人格,以及輕微、嚴重或極端嚴重的心靈創傷。本書以精神分析、心理治療的知識與經驗的理論為基礎,來介紹四種人格的典型特質,不採取宿命論或下斷語的方式來進行論述,而是從人的特質或性情着手,來對恐懼進行深刻的論述,使之通俗易懂。

  在書中,恐懼與畏懼這兩個詞反覆出現,但我沒有嚴格區分其詞義,因為這不是本書的重點。有人說害怕死亡,而畏懼死亡也說得通,其中並無太大的異同。通常我們認為“畏懼”是指特定、具體的東西,而“害怕”則指非特定的對象,比較不理性,雖然敬畏上帝與害怕上帝有所區別,但也不是每次都言之成理、斬釘截鐵。因此,恐懼、害怕、畏懼、憂懼等都是同一個意思。

  在這本書中還提到了一個重要的內容即一個人的人格的形成和自己的童年時光有很大的關係。就是一個人的童年對人的影響是很深遠的,特別是父母對自己的影響,可能自己沒有察覺,但是它卻時時刻刻影響着自己。要想自己的孩子有一個好的未來,除了要把好的教育給孩子外,自己也需要做孩子的榜樣,這會潛移默化孩子的人格,長遠地影響孩子。



直面內心的恐懼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