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讀後感>什麼是好的教育讀後感

什麼是好的教育讀後感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小景

  什麼是好的教育讀後感(一)

  楊絳先生的一生是傳奇的,不論命運多艱難,在她的身上永遠充溢着一種無怨無悔的向上之氣。到了老年,臉上的淡定從容更是散發一種別樣氣質。

  在楊絳的眼中什麼樣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教育是管教,受教育是被動的,孩子在父母身邊最開心,愛怎麼淘氣就怎麼淘氣,一般總是父母的主張,說孩子該上學了。孩子第一天上學,穿了新衣鞋,拿了新書包,欣欣喜喜地上學了,但是上學回來,多半就不想再去受管教,除非老師哄得好。

  在她的眼中,好的教育是啟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培養孩子學習的自覺性,培養孩子的上進心,引導孩子好學,不斷完善自己,要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受教育。

  通過楊絳的好的教育啟發,我想為父母所謂好的教育應做好三個層面。

  第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言傳不如身教。父母的榜樣作用是無窮的,可以潛移默化的引導和培養孩子的進取心。因為她就是在父親的引導下從淘氣轉向好學的,父親的一句:多讀書,讀好書。使她從此愛上讀書,讀好書入迷。同樣,她對女兒的錢瑗的教育也是如此,從不訓示,言傳不如身教,用行動引導女兒喜歡讀書。

  第二父母要給一個孩子自由、發展的空間。為人父母,第一任務就是和孩子親密,呵護孩子的成長,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指引孩子的成長方向;第二個任務就是和孩子分離,得體的退出,促進孩子獨立成長,給孩子一個自由的空間。現在我們當父母的往往喜歡越界,總是表現出對孩子的極度關心,事無巨細地關心,儘管我們都是打着"關愛"和"教育"的旗號,但傳遞給孩子的往往是令他厭煩的,孩子不會從中體會到愛和教育,而是對孩子的不信任和不尊重。父母的這種關愛也是一門高深的學問,有的愛讓孩子幸福,有的愛讓孩子痛苦,有的愛可以讓孩子心靈飛翔,有的愛卻會壓斷孩子夢想的翅膀。

  第三父母要做到因材施教,每個孩子生來各異。每個孩子在不同領域的能力也是不一樣的,只有合適孩子的,才是有效的,父母應根據孩子的特點對孩子進行教育。孩子的發展有各自的獨特之處,存在個體差異:每個孩子身上都蘊藏着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猶如一位熟睡的巨人,等待我們去喚醒它。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要認清自己的孩子,了解孩子的長處和短處,挖掘孩子的潛能,因材施教,是鹿就要讓他學會奔跑,是鷹就要讓他學會飛翔。

  想想我自己做的,也是很慚愧,初三、初四,正是兒子青春期,因為擔心兒子在房間裡面玩,就規定不允許他關門學習,以備我隨時的抽查,結果他越來越煩我走進他的房間,總是說:"沒事快出去吧,別影響我。"就是這樣,每天在我的監督管理下,學習成績依然在一路下滑,毫無起色。我們的關係陷入互不買賬的僵局困境,我煩,他更煩。後來他上高中了,住校了,終於擺脫了我的監管,慢慢的我發現在沒有的我監督下,他也變的自覺了,用他的話說:這是內力的作用。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從外打破是壓力,從內打破是成長,如果你被動的讓別人改變,那麼你註定成為別人的附屬;如果能主動從內改變,那麼你的成長相當於一種重生。

  正如楊絳先生說的,沒有孩子喜歡被管教,好的教育是啟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培養孩子學習的自覺性,激發和喚醒孩子內力的覺醒,只有內力才是巨大無限的,才會賦予孩子一生用不完的力量。我們做父母的應當適時激發孩子的興趣、喚醒孩子的內力,適時的學會放手,讓孩子學會自主獨立,學會自己主導自己的生活。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不斷的脫離我們的管控,這樣才能給孩子的生活騰出空間,讓他擁有屬於自己的生活。

  (供稿:萊鋼醫院辦公室 魯麗潔)

  什麼是好的教育讀後感(二)

  彥青

  《什麼是好的教育》一書採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教育哲學的思考介入當下學校教育,抓住如何激發學生對美好事物的欲求這一教育的靈魂性,展開學校教育的各個基本要素的哲學解讀。對此,我始終認為:教育始終是人的教育,故教育的本質始終是"以人為本".心裡雪茄榮格有言:"文化的最後成果是人格",健全人格將成為未來全球教育界的新高點。本書中所闡述對美好事物的欲求也即為健全的人格。

  在三位一體(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教育系統中,學校教育仍為知識文化引領的核心。對於學校教育中的六個關鍵詞:教育、學生、教師、教學、學校和校長,再結合本崗位的實際情況,我深有體會。作為老師始終以學生為本位,作為英語老師,英語知識的學習固然重要,但健全人格的塑造讓知識更有力量。秉承尊重和解放孩子的天性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努力做到不僅讓孩子在英語語言能力、學習方式上與世界同步,還在教學中融合特色的"創造性戲劇"的教學方法,課堂採用"戲劇表演、真實場景角色扮演,音樂律動表演,遊戲"等豐富多彩的形式,採用多媒體電子互動白板輔助教學,從感覺、視覺、觸覺上全面激發孩子學習創造能力和探索精神,讓孩子在課堂中充分發揮想象,擺脫中國傳統英語的"啞巴英語"、"生活英語"、"老外聽不懂的英語",讓孩子真正體驗國際領先的快樂英語"烘焙法".在教學中,充分倡導人格塑造讓知識更有力量,旨在培養孩子真誠、樂觀、勇敢、自信、獨立健全的人格,發掘孩子真正的人生價值和真實的幸福感,這才是學生迷戀美好事物,教師心向學生,真正以成就學生為己任。

  教育無疑是屬於公眾的,這個龐大的工程絕非一個人的事,它由個體的成長,延展到國家、群體和民族的成長以及未來,再宏大一些,也關係到我們生存的這個星球何去何從。此時,再反思教育,不由得竟出一身冷汗。教育的目的或許無法簡單明示,但是至少,應該在一定程度上激活生命對於生活的靈感、感悟和創造,這樣,人類才能不斷的前進;陷入程序化,機械化、模式化的教育。

  一所好的學校,一個好的老師,不僅僅是簡單的傳授知識,它還會為孩子提供一個了解周圍世界的環境。正規的學校教育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知識的累積,從而能尋找智慧,在此過程中逐步的形成健全的人格。我始終認為,我們所做的就是可以給孩子們營造一種能敞開心扉,全身心的去擁抱智慧的環境和氛圍。再沒有能比智慧的生活更讓人感覺到幸福的了,享受智慧的幸福會讓我們永生難忘,我也希望我的學生們始終享受這種幸福。



什麼是好的教育讀後感 標籤:愛的教育 春晚觀后感 經濟學是什麼 做最好的家長 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