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讀後感>讀《了凡四訓》有感

讀《了凡四訓》有感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讀《了凡四訓》有感

  相信有很多朋友都有算過命的經歷,不管是自己去算,還是父輩拿着我們生辰八字替我們去算命,這種現象從古至今都十分的普遍。同時我們在生活中也常能見到很多人在感概自己的故事時都會補上一句台詞:這就是命吧!

  中國人的骨子裡總有個觀點"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然而生活在新時代的我們又積極地大喊口號"我命由我不由天,事在人為".所以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始終沒弄清楚,命由天定跟自我改變的關係。命運是什麼?人的命運真的已經註定了嗎?可以改變嗎?如果可以改,怎麼改呢?直到我有幸讀到《了凡四訓》這本一書,才終於找到了答案。

  《了凡四訓》是我國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主要是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現身說法"來教戒自己兒子袁天啟,內容分為四個章節,於是叫《了凡四訓》,也作為家訓的方式一代一代傳承下來。《了凡四訓》不僅揭示了命運的真相,提出了明辨善惡的標準,也指明積善改過的具體方法及積善謙虛的種種效驗,同時還包含了儒家、道家、佛學中偉大的智慧和人生感悟。

  第一篇:立命之學

  此篇講述了凡先生從認命到決心改命的過程。了凡少年時被一名高人孔先生算定一生,後來各個階段發生的各種事情都在孔先生的算定中,這讓了凡先生對"命中注定"深信不疑,於是無欲無求,按照孔先生算定的人生軌跡行屍走肉般的活着,也陷入命中無時莫強求的宿命論里。直到有一次拜訪雲谷禪師,雲谷禪師曰:命由己作,相由心生,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在雲谷的循序教導和點播下,了凡先生了解到命的定數和自求命數的原理,終於道出"命自我立,福自己求"的人生感悟。

  我也終於在此篇里解讀到命運的真相,弄清了宿命與造命之間的關係。古人云:命由天定,運由己生。其實命運二字是分開的:命與運。可以認為人的"命"是確定的,而所謂"運"是個人行為,言語,心念與反應的宿世果報。

  每個人的陰陽運數不定,是動態的,是可以自我把握的。命中帶有此運,不代表已運此運。就好比一出生上天給到每個人的土地是不一樣的,有一些土地肥沃,有一些土地貧瘠,一些山巒起伏,一些溪水蜿蜒,就像我們"命"里初始的軌跡。但要在這片土地上種什麼種子,怎麼經營結什麼樣果還得看你怎麼"運".有些先天土地富饒,但後天不好不好耕作結果可能斷送了命里本該有的福報,而相反有些土地並不算良好的,但經過後天的辛勞努力,可能就會創造出命中本無的東西,以此造命改命。現實生活中總有出身平凡卻一步一步努力走向成功的"馬雲",也有出身名門卻幾度蹲牢獄的"張默".所以我們都應該正視我們的"命",把握好我們的"運":命中有時,需珍惜;命中無時,需努力!

  第二篇:改過之法

  了凡先生告訴兒子袁天啟命是可以改的,但命要怎樣改呢?所謂"斷惡修善,災消福來,趨吉避凶,避禍納福"這是改造命運的原理。既然懂得行善來改命,那為什麼不是馬上積極行善而是先要改過呢?了凡先生告訴我們其實行善的第一步就是改過。改過的根本:由心改過。只有從心改過,方能有效的行善。改過是積善的先決條件,過不能及時的改正,雖然修善,善中夾雜着惡,善不純,功難顯,命難改。

  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孟子說"人恆過,然後能改"可見改過的重要性,同時了凡先生提出了改過必要的三要素對我頗有觸動,即第一要發恥心,知恥才能正在從心裡正視改過的必要性;第二要發畏心,敬畏才真正地願意付出實際行動去改過;第三要發勇心,改過需要勇氣,我們常常不改是抱着得過且過的心態。

  另外了凡先生提出改過的方法分三個層次分別是:第一層從事上改,即把毛病找出來一一改正;第二層從理上改,即從理解道理的角度出發,道理明白了,自然會加以改正;第三層從心上改,即人有不好的思想所以才會發展成千萬過錯,一個人如果凈化自己的心靈和思想,這樣犯錯的次數也會大大降低,從而改過之舉就成了沒必要的了。

  了凡先生所提點的這些都讓我受益匪淺,作為一個90后,我常常誤把缺點錯誤當作自我的個性,也時常吶喊"這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即使犯了錯,也只是趨於表面的改過,而從未發過三心,未真正意識到改過對自我命運的重要性,佛說的因果報應也是一樣的道理,今日犯下的錯,種下的惡根,已經在悄然無息地修改着我們命運的軌跡,雜草不除,我們命運的那片莊家地又怎能迎來大豐收呢?

  第三篇:積善之方

  此篇了凡先生通過多則公案來告訴我們積善能過改變命運的道理。同時也指出了明判善惡的標準,"有益於人,是善;有益於己,是惡;有益於人,則歐人,詈人皆善也;有益於己,則敬人,禮人皆惡也".了凡先生很強調就是積善要出於至誠之心出於利他人之心,否則就是假善,布施而內心期待回報也是偽善。我們凡人做"好事積善"不明善惡的標準,常常"好心辦壞事",比如一個人脾氣不好,你對他總是包容有佳,看似你的包容是善的,實際上你不對此人加以引導改正反而縱容他的不好的品行,這不是真正的善。也經常能看到什麼高管名人捐錢"行善",轉身拿此事做文章書標榜自己,或捐錢修廟,看似行善積德,其實心中是想賄賂神靈,祈求升官發財。這些錢也花了,"慈善"也做了,最後還是沒有好的福報,就是偽善假善的結果。

  書中提出的很多觀點都顛覆性的摧毀了我之前看待很多善惡的認知。另外了凡先生提出了行善的十點剛要,都很受用,具體的還得書友翻書閱讀才能真正體會運用。總之如果每個人都能做到其中一兩點,相信我們的社會也會逐漸變成一個"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

  第四篇:謙得之效

  看到此篇時,還是頗有點驚訝,我以為改命,需要的品行素養會是什麼發憤圖強,自強不息等等大氣磅礴的詞彙,沒想到了凡先生只提出了兩個字:謙虛!了凡先生教戒兒子說:能過積善,自然最好,但人在社會上,不能不和人交往,做人的方法必有講究,而最好的方法就是謙虛。一個人能謙虛,在社會上一定會得別人的支持幫助和信任,而懂得謙虛,便更知道"日日又新"的重要性,不斷的學習,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所有種種的好處,都從謙虛上得來,所以稱之為"謙得".

  古人說"滿招損,謙受益".這話放到今天的社會也是十分受用的。現在時代的快速發展,人也開始膨脹起來,卻常常忽略了謙虛這一品德,謙虛的人,別人願意和他交往,都願意當他"老師"教誨他東西,也都樂意做他"貴人",這樣謙虛者得到的機會更多。

  這一篇專講謙虛的好處,謙虛的效應。如果讀者能仔細體會並運用於日常工作生活中,相信必定能受益終身。

  《了凡四訓》是研究中國古代思想的一部偉大著作。了凡先生將畢生的經歷和修養,結合真實生動的公案,兼容儒道佛三家思想,譜寫了一本啟迪人生的智慧之書。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讀後感,我有幸能讀到此書,希望你也是幸運之人。

  真誠地希望能有更多的讀友能讀到此書,並從中受益。

  2015年12月1日

  文姍(江北—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