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
《少有人走的路 - 心智成熟的旅程》,書名有點小矯情,看着也很雞湯。但是只要認真看下去,會發覺這書很實在,裡面滿滿當當,豐富而具說服力的心理案例。至於能否共鳴,就取決於個體的自我認知了。
這本書有幾塊內容,對我本人很有啟發。
1. 關於自律,我寫了很長的一篇感悟放到了博客里:《淺談對自律的理解》
對老生常談的自律有了更豐滿的,更深入的認識,是我一大收穫。
2.關於愛。書中對愛下的定義,比較偏向心理學治療類,無法百分百認同(抑或女性更理想主義?)。不過,對於那些不是愛範疇的界定,作者表述和分類的相當清晰,甚至用了大量從業經驗過程中的案例去分析和說明,頗具說服力。這部分對於經歷過小半人生的女性,應該是具歷史意義的。豁然開朗感,處處可顯。譬如,愛與獨立、依賴性、愛的幌子-自我犧牲,愛的自律…… 這些戀愛與婚姻中,常見的“非愛”現象,都被作者用案例一 一呈現,夾敘夾議,娓娓道來,又親切又明理。這部分,如同一個愛的燈塔。在愛的路上,它能引導你前行,並告訴你哪裡有風雨哪裡有泥坑。
自然,閱讀過程中,你會發現裡面很多案例主角身上都有自己的影子。因為我們自身兼具了人類的諸多共性,在從野蠻走向文明,從稚嫩走向成熟中,我們會不斷重複一些錯誤,暮然回首,才猛然發覺,傻乎乎的我們沒有思考過,也沒有向高人學習過。至此才會對此書感覺“相見恨晚”吧。閱歷帶給我們,可能是跌倒的傷痛,但是這位大洋彼岸的俠骨仁醫是在用自己的真誠和研究成果,幫助我們去找到緣由,並嘗試溫柔而理性的撫平大眾的傷痛。這不得不令人肅然起敬。
有一些細節,相當有愛,譬如談到親子教育的段落,每次作者都會把自己遇到的親身經歷毫無保留的給予讀者。自己當炮灰,並不是每個人都具備的強大心理,且這還需要犧牲精神,需要家庭成員的協同。所以,每每看到這些內容,總是會心生敬佩。感恩這位人格魅力卓群的心理醫師,帶給我們福音。
3.關於書名。此書一開頭就是個大前提“人生苦難重重”,這當然是一條“少有人走的路”。就好像跟佛說,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人的一生,本就是一場修行。稚嫩的孩子,充滿各種美好幻想的人,期待精彩富貴人生的行者,自然無法認可。因為認同這種觀點,本身就具顛覆性。按作者來說,就是心智還沒成熟的人。所以,這本書只有認同大前提的“苦難”,且能嘗試着感知,方能得到“階段性”的頓悟和心智成長。於我,從前面兩章,就已經受益終生了。這是一本值得經常翻看的心靈滋養書籍呢。
《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精選 標籤:春晚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