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美麗的鳳凰古城源於作家沈從文對她的描寫,對鳳凰古城的嚮往也源於沈從文先生的《邊城》,於是我深深記住了鳳凰古城裡有一條美麗的沱江和江邊的吊腳樓。
於是終於在這個夏天,我們幾個好友坐上火車然後又乘上大巴,顛簸了十幾個小時后,終於 在六月中旬的一個清晨,我踏上了這座夢裡出現過很多次的小城。天剛蒙蒙亮,寂靜的鳳凰城裡,彷彿只聽到了我拉杆箱的輪子滑過石板路上“咕嚕咕嚕”的聲音,還有遠處早起的人走動的聲音,我把行李在客棧放好后,在晨霧裡走向了沱江邊。
我踩在寂靜了幾百年的石板街上,望着這獨一無二的精工細雕的吊腳樓那樣雅緻的佇立在沱江的兩岸,清晨的江面上偶有兩隻小船在水中遊動,遠處的青山在晨曦中巍峨雄壯,應和着吊腳樓倒影在沱江里變得那樣的神秘和溫柔。一位捧着花環的苗族阿婆走到我面前向我兜售花環,阿婆說這些花都是從對面的山上摘下來的,在花朵還帶着露珠兒的時候把它們編成花環,我看着這些紅的、紫的、白的、黃的花環愛不釋手,終於花了三塊錢買了一個花環戴在頭上,在接下來的遊玩中,才發現,這些花環隨處可見——小女孩的頭上、美麗姑娘的頭上、阿公阿婆的頭上都戴有顏色各異的花環,這些花環讓這座古樸幽靜的鳳凰城注入了一道欣欣向榮生命力,更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在太陽緩緩升起的時候,沱江兩岸的人開始多了起來,忽然看到沱江邊很多婦女在江邊洗衣服,掄起的棒子一上一下地捶打着,一位背着孩子的苗家女孩唱起了歌:
想哥一天又一天
想哥一年又一年
三天不見哥的臉
就像炒菜沒放鹽
喲喂——
歌聲嘹亮而清脆,包含着深情,據我所知,很多苗族女孩都不上過幾天學,很早就結婚了,她們天生就有一副好嗓子,歌詞張口尋來 。我想這位年輕的苗族媽媽是否想起在遠方謀生的丈夫,還是在尋找一份真正的愛情?隨之又聽到另一個女孩唱:
唱得好
唱得乖
唱得桃花朵朵開
桃花十朵開九朵
還有一朵等你來采
喲喂——
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座古城不僅承載了千年的歷史文化,更蘊涵了太多的民族風情,她們的歌聲在沱江兩岸久久回蕩着,笑聲一片…… 我腦海里瞬間閃過了沈從文先生《邊城》里的翠翠以及那條流淌的河……這就是清晨美麗的鳳凰城,我就這樣靜靜的望着對岸的風景,望着從沱江中間的石墩橋和木板橋小心翼翼走過沱江兩岸的人影,沒有人願意去打破這些寧靜啊。
中午的時候,天氣炎熱了起來,古城也跟着熱鬧了起來,正午的陽光並沒有阻擋人們踩着灼熱的石板路在古鎮遊走的心情,古鎮的小巷深處好像仍停留在三十年代,仍停留在沈先生的記憶里,各種叫賣聲混合著遊客討價還價的聲音,以及店鋪門口飄着的各種苗族的手工織錦,把鳳凰的灼熱推向了高潮。
我沿着中心街,走過長長的街道,再左拐來到沈從文先生的故居,我想來鳳凰的人有很多是為沈先生而來的,沈先生的故居是明清的一座四合院建築格式,小巧別緻的院落,有着濃郁的湘西特色,望着故居里擺着的一張張精緻照片,讀到了沈先生的生平,對沈先生的敬仰又多了幾分。在故居里跟工作人員閑聊中,得知沈從文先生的墓地就在城外,於是我沿着沱江邊的小巷往城外走了一個小時左右,終於來到沈先生的墓地,墓地位於沱江畔的聽濤山上,墓地四周樹木環繞,清幽靜謐,墓地上沒有墳冢,只樹有一塊大大的五彩石,上面有先生的手筆“照我思索,能理解我……”懷着對先生的敬意,我在先生的墳前獻上一束黃菊,然後深深鞠了一躬。
沈先生的一生淡名如水,愛着祖國,戀着故鄉……轉身下山,心中升起一種別樣的情結,正如沈先生的侄子黃永玉(畫家)在山腳處為他立的那一塊石碑:“一個士兵不是戰死沙場,便是回到故鄉。”
下山時不由自主的在墓地管理處的書屋翻閱了沈先生的幾本書,最後在太陽西斜的時候,買了沈先生的一本文集,沿着來時的路走回去,腳步比來時輕快了許多。
而鳳凰城的夜就在日落的時候迷離了起來,古城的景觀燈打開了,兩岸吊腳樓上的燈光顯得分外美麗,它們應和着酒吧上面閃爍的霓虹燈倒映在沱江江面上,五彩斑斕,跟隨着酒吧響起的搖滾音樂搖擺着,我趴在吊腳樓的欄杆上,就這樣靜靜地欣賞這座古城的夜,我很喜歡夜色下的風景,它們可以隨時隱藏一些東西,盡情展示一種美麗,其實你用不一樣的心情,就會看到不一樣的風景,很慶幸來到鳳凰,讓我在白天看到她如苗族少女一樣的古樸與美麗,也讓我在夜晚看到了如苗族少女一樣熱情奔放的鳳凰。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我又繼續感慨萬千地穿過鳳凰的北城門,站在虹橋中間,望着這座在清晨中異樣寧靜的古城,我想,就是這條靜靜流淌的沱江水,還有那一排排鑲在岸邊的吊腳樓,以及這裡古樸的民俗,才造就了湘西這座邊城的美麗,我想將來很久以後,我很難忘記這座古城的某個清晨,以及她嫻靜的某個下午,還有如夢幻般的某個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