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散文>優美散文>陽光底片

陽光底片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小景

  文/王禎輔

  記憶像篩子,篩走了日子中的很多艱澀,留下的便是閃着光亮着彩的少年時光。

  菜園子

  夏季一到。外公的菜園子煞是熱鬧,瓜菜們蔥鬱茂盛,一個個爭先恐後地向菜園子的主人爭功。聽,它們在炫耀在吹噓,快樂無比。我可不管,這時節是我解饞的大好時機!

  晌午的陽光不眨眼地曬得頭皮發麻,我渾然不覺,追逐翩翩起舞的蝴蝶,一溜煙鑽進菜園子。菜園子瀰漫著濃郁的泥土芬芳和淡淡的瓜果清香。不施農藥不長蟲子的瓜菜都蠻精神的,和雀兒們親密着哩!在這片天地里,我得意成闖進了花果山的孫猴子。呀,菜園裡奼紫嫣紅,竹架上纏滿了藤蔓,藤蔓上掛滿了豆莢瓜果;黑黝黝的土地被蒜秧韭苗覆蓋,蔥綠綠的一片。辣椒青青的,個個潑辣地朝天指着,好像在指責日頭怎麼比我還辣!茄子被紫外線照射后,脹着紫色的臉躲在葉子下面,泛着油亮亮的光;冬瓜粉白如乳豬,懶洋洋的躺在地里曬太陽,根本不理會我的到來。

  辣椒、茄子、冬瓜等瓜菜是生吃不得的,最夠解饞的要數黃瓜、豇豆、苦瓜之類。架下,垂下一條條翠綠翠綠的長豆角,微風過處,豇豆緊齊地輕輕地跳着曼妙的舞,撩得人心痒痒的。我擇了一根嫩綠綠的還未來得“脹”籽的長豆角,摘下用衣角一捋,然後一節一節往嘴裡塞,直塞得滿滿一口后,飛快地像牛吃草一樣咀嚼。只聽見耳根“嘎吱—嘎吱”脆脆地響,綠色的汁液順着嘴角流了下來,濕了一嘴。解渴最數黃瓜,家鄉產的黃瓜青皮的還未熟透,吃起來有苦味,不帶勁。要吃就吃那青里透黃的,如同擀麵杖粗,水份足,又香又脆,賽過蘋果鴨梨。烈日下嚼上一根鮮黃瓜,直比孫猴子在蟠桃園偷吃了仙桃還帶勁。苦瓜瓜蔓爬上瓜架,掛滿了卵圓形的苦瓜,苦瓜不但味苦,長相也苦。我常常盯着苦瓜看,看着看着我覺得像外公長滿皺紋的臉。苦瓜是不敢生嚼的,要掌握吃的竅門。我會滿園去尋外公留下做種子的老苦瓜,老苦瓜熟透成橘黃色,飽經風霜地掛在架上,安靜地承擔著懷胎孕子的重任。我躡手躡腳地走近它,用手指輕輕地一捏它軟若柿子的肚皮,肚皮立即“撲哧”一聲裂開成一朵花,露出一粒粒紅彤彤花蕊蕊香噴噴的籽來,忍不住摳出一粒鮮紅的籽含在嘴裡一抿,溫潤甘甜,軟滑肉實,甜味倏地鑽到心窩裡去了。至今,我還覺得齒頰留香。

  橘園

  橘園是公家的。毛竹編織的籬笆牆足有兩米高,圍成一個四方四正的橘園,個子矮小的我是無法翻越的,只能掰開竹籬往裡鑽。

  鑽進去不可偷吃橘子,如若偷吃被大人逮住了,回家絕對少不了父親的一頓“干竹筍炒肉”。暮春的橘園,一排排橘樹開花的開花結果的結果,星星點點潔白的橘子花、青青的小橘子綴在翠綠的橘葉間,滿園清香,很是可人。一進初夏,小橘子就有鵪鶉蛋般大小了,累累垂垂。這時,我倒盼着一個風雨飄搖的夜晚到來。第二天,雨過天晴,我和小妹蹦蹦跳跳提着竹籃去撿樹下青黃的落地橘。回家后,把落地橘一刀切成兩半,晒乾,再提到中藥店賣,一籃子晒乾的落地橘換回兩毛錢,換到我們幾天的高興。

  盛夏,橘子長到雞蛋般大,青圓青圓的,油光可鑒,誰見了都會流酸口水的。在橘園裡,我聽見知了拚命嘶啞地叫着。我竟有點懷疑,莫非知了也羨慕滿園的青橘。它太累,昨晚爬上樹枝蛻皮使了一肚子勁,現在只有流“酸口水”的份了。蛻了皮的知了,我和小妹是最喜歡的。我拉着小妹弓着腰,仰着頭在碧綠的枝葉下搜尋知了殼(蟬蛻),淡褐色透明的知了殼像做迷藏一樣躲在枝葉當中,得細心找。仔細找,一上午可以取十來個知了殼,它可以入葯,據說有解熱鎮靜的功效。我們不管,只顧拿到藥店:三個知了殼可以換一個紅辣椒糖。運氣好的時候會捉到知了,知了有公婆之分,好玩的要數公子,公知了腹部有哨子,用手一捏知了翼翅兩側,它便“知了—知了—”地直叫喚。婆子就不行了,一捏,它不但不叫,冷不丁還會往你手心上撒一泡尿,讓你防不勝防,大呼上當。

  仲秋,橘子紅了,一嘟嚕一嘟嚕把樹枝壓彎,泛着光鮮的油彩,能把人的口水都饞出來。我盼望着橘子趁早上市,上市后,我們會上街撿很多的橘子皮晒乾賣給藥店,積攢的錢在春節里買上幾冊連環畫,靜靜地躲在老屋一角一個人飽飽地看上老半天。

  柳林

  柳林依在蓼河畔。柳林以柳樹居多,還有高高大大的楊樹和梧桐樹。柳樹最耐看,秀髮飄飄,一副婆娑的儀態。柳林,始終是小夥伴撒野的好去處。

  初秋黃昏,書包一放,表哥帶上我背着竹簍扛着長葉耙飛也似地奔向柳林,夕陽下幽靜的柳林馬上被我們一班小夥伴打破。當然,我們首先是以最快捷的速度完成撈葉任務。表哥和我爭着搶着用葉耙把一地巴掌大的楊樹、梧桐落葉撈攏成堆,裝進竹簍里,這些落葉可當柴禾燒飯,灰燼可以肥菜地,一舉兩得。當拍滿拍滿一簍樹葉盡收竹簍中,當天的任務也大功告成。餘下的時光便可自由自在,我會脫下鞋,光腳踩在鬆軟的沙灘上,感受陽光的溫暖。或選一處濕潤的沙灘,把一隻腳丫用沙子拍緊拍緊掩埋在裡面,然後,輕輕在將腳丫抽出來,沙灘上就會隆起一個空心小沙包,夥伴們把它叫做“燕子窩”。築好“燕子窩”后,第二天再來柳林時,還傻傻地匍匐在沙灘上看,還輕輕伸手往裡掏看有沒有小燕子昨夜在裡面下蛋?表哥來柳林最愛下河摸魚,“粘石魚”最好摸,它們緊捱着河裡的鵝卵石,像粘在石頭上一樣,一摸就可以摸到。我則在岸上端一塊石頭向河中砸去,水花落盡后,保准有震得暈乎乎的“粘石魚”浮上來。表哥用柳條將小魚一尾一尾地穿起來,然後兄弟倆將一串串魚掛在葉耙上,一前一後凱旋而歸,夕陽把我們的影子拉得細長細長。

  最難忘的是中秋節。那天要拖“茅船”。月亮早早爬上柳梢上,月光如晝,清輝傾灑柳林。夥伴們不約而同的來到柳林,爬上樹折下茂密的柳枝柳條,一層一層墊鋪成一艘“大茅船”。然後一人坐“船”,眾人拖着“船”在沙灘上奔跑叫喊。拖者如萬“馬”奔騰,十分賣力,坐者放肆吆喝,一副指揮千軍萬馬的將軍之態,“茅船”過處黃塵滾滾,喊聲震天。野累了,喊疲了,大夥一個捱一個仰面睡在柔軟的“茅船”上,定定地望着天上亮堂堂的圓月,齊聲唱:“月光月光婆婆,照呀照着山坡,趕快擔擔籮籮,來挖山下苕坨坨——”“月光月光娘娘,照呀照着村莊,狗狗快抬花轎,來接花花新娘——”喊聲,笑聲,歌聲久久地回蕩在柳林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