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去五台山之前,我對它的全部了解僅限於兩件事,一是順治皇帝因愛妃的去世看破紅塵,竟“不愛江山愛美人”跑到五台山作了和尚;二是《水滸傳》中那個粗野魯莽的魯智深受不了佛門清規戒律的約束,酒足飯飽之後醉打山門,被逐出五台山。這兩件事情中,前者屬民間傳說的野史不足為信,後者是完全虛構的文學形象更無從考證。所以,五台山對於我來說,完全是“養在深閨人未識”的羞怯少女。
五台山與峨眉山、九華山、普陀山並稱為佛教四大名山,但是它最初不叫五台山,而是叫清涼山,后因其五座山峰聳立,故易名為五台山。那麼它為什麼會成為佛教的領地呢?相傳佛教傳入此地后,因傳說中清涼山是文殊菩薩傳教和居住的地方,來自印度的兩個高僧就產生了在此建寺的想法。但這裡是道家的地盤,道家怎麼會允許外來教派在此立足呢。爭來斗去,雙方最後達成了協議,在約定的時間裡同時焚燒經書以定勝負,結果是道教經文全部焚毀,佛教經文卻經過了千錘百鍊完好無損。“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可能就是出自這個典故。從那時起,佛教就在五台山深深紮下了根,成為我國的佛教中心。
正是酷熱難當的時節,一到五台山,頓覺輕風陣陣,涼氣宜人。然而,很久以前,這裡的氣候非常惡劣,不是風雪交加,就是酷暑難當,當地百姓苦不堪言,遂向在此傳教的文殊菩薩求援。文殊菩薩慈悲心腸,運用神通向東海龍王要來了清涼石,安放在一條山谷后,這裡頓時變成了氣候宜人的清涼世界,這也是它最初名為清涼山的由來。
我們在五台山參觀的第一個景點是菩薩頂,相傳菩薩頂是文殊菩薩的住處,所以又叫真容院或是文殊寺,在五台山的靈鷲峰上。到了這裡我才明白,這文殊菩薩是智慧的象徵,與佛祖釋迦牟尼是同時代人,在佛教界享有崇高的威望。
菩薩頂中的文殊殿又叫滴水大殿,原因是殿上正中有一塊檐瓦,無論春夏秋冬,也無論陰晴雨雪,總是往下滴水。遊客們若是表示懷疑,看看殿前那塊已成蜂窩狀的石階就該相信了,那是滴水穿石的傑作。信教的人說這是文殊菩薩顯靈,廣施雨露的緣故,實際上它是建築上的一種巧妙設計。殿上的琉璃瓦留有小孔,瓦下有儲水層,儲水層下又有防漏設施。每當雨天,雨水透過琉璃瓦孔而存於儲水層內。在陰天或晴天時,儲水層中的水便慢慢地從檐瓦滴下。可惜的是,前幾年對文殊殿翻修時,由於不懂殿頂存水的奧秘,如今已不再滴水了。
從菩薩頂下來回首仰望,108級石階十分陡峻,彷彿一架天梯直通雲天。導遊解釋說從這裡上去有些困難,所以就帶着我們從後門進前門出了。台階下有一牌樓,上面是康熙皇帝御筆親題“靈峰勝境”四個鎏金大字,在陽光發出耀眼的光茫。正對着台階的照壁上,有一個巨大的佛字,最後那一豎的下端已經非常模糊了。這是因為人們從此處經過時,都喜歡伸手摸一摸,也是臨時抱佛腳的意思。久而久之,這佛腳就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出了山門,可見不遠處立着一尊魯智深醉打山門的雕塑,不知道是因為這花和尚在此並未不受人待見呢還是那雕像本來形象就不佳,反正它被淹沒在各色各樣萬國旗般小商店的招牌中,顯得異常的孤獨。
菩薩頂的下面就是顯通寺,它是五台山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一座寺院,和洛陽的白馬寺同為中國最早的寺廟。顯通寺的山門兩側,各有一座石碑,石碑上摹仿龍形和虎形,分別寫着“龍”、“虎”兩個大字,是唐代的遺物。
站在顯通寺里再看菩薩頂,整個山體加上樹木建築,構成了一個倒卧着的龍的造型,而顯通寺里的兩口井就如龍的眼睛。如今這兩口井已經沒有了,據說康熙皇帝當年到五台山朝拜時,聽說這裡也有一條龍,盛怒之中命人將那兩口井填平,在上面立了兩塊碑,奇怪的是這兩塊碑一塊有字,另一塊則是無字碑。到現在也無人知道康熙老兒究竟是何用意,難道他也是希望功過是非留給後人評說嗎?
顯通寺里比較獨特的建築是無量殿,這是一座磚砌結構建築,殿內無梁無柱,因此又稱為無梁殿。沿着殿內的走廊轉一圈,你會發現在走廊的任何一個部位均可看清全殿面貌,建築風格非常獨特。而且從殿外看似乎是兩層,裡面其實只有一層,大概是因為沒有梁的緣故,從下至上是愈來愈窄,最後完全合攏在一起,形狀有點像金字塔。共2頁,當前第1頁1 文/風中的楊…
無量殿的旁邊有一排僧舍,外面掛着一個寫有“自恣”兩個字的木牌子,這兩個字引起了大家的興趣。我們都知道佛門凈地清規戒律很嚴,而這兩個字從字面上理解好像有放縱、肆意的意思,後來才明白這兩個字在佛教中的意思恰恰相反。佛教有個很隆重的節日稱作盂蘭盆節,過節的這一天又稱為僧自恣日、佛歡喜日,僧眾們都要在這天反省自己的行為,互相懺悔,稱為自恣。看來,對於佛門中的用語,可不能胡亂猜測喲。
無量殿的後面有一銅殿,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是一座青銅建築物,現在正在翻修。由於五台山是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和平共處之地,所以菩薩頂上的建築都是紅牆黃頂,稱作黃廟;顯通寺里則是青磚青瓦,謂之青廟,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五台山看到和尚們穿的衣服有紅有黃有灰有青的原因。而在這青廟裡赫然立着一金碧輝煌的銅殿,多少顯得有些突兀。不過,大家還是爭先恐後地在這裡照相留念,可能想藉此沾點財氣吧,畢竟那金光閃閃的殿頂容易讓人聯想到金錢與財富。
還在菩薩頂上的時候,我們就望見山下有一非常醒目的白塔,現在我們終於來到了這白塔所在的塔院寺。此塔是五台山的標誌性建築,叫作大白塔,通體潔白,塔頂上懸着兩百多個銅鈴,隨風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在白塔的東邊還有一座小白塔,相傳此間藏有文殊菩薩遺留的金髮,所以又稱文殊發塔。
在塔院寺里有許多我們以為只有西藏才有的轉經筒,旅客們都在念念有詞地邊轉邊念,原來他們念是“啊嘛尼貝貝托”,這幾個字我在一首歌里聽到過,而且那首歌我也只記得這六個字,也搞不清是什麼意思,反正不是祈禱就是祝福吧。這轉經筒有一尺多高,要用一些力才能轉動它。排着隊跟着前面的人,在他們不斷轉動着的轉經筒上再加上一把力,讓這些筒幾乎是永恆地轉下去。導遊說至少要轉三圈,可我轉了一圈就轉不動了。
這裡還有一個景象引來遊客的關注,那就是有不少僧人正在練習他們每天的必修課——“五體投地禮”。所謂五體,是指雙肘、雙膝及頭,這種隆重的禮儀原為古代印度表示虔誠的行禮方式,佛教借過來沿用至今。仔細一看,僧人們還真是刻苦,每個人的腿上都用繩子捆着,練的非常用力,他們身下的木板都已磨得鋥亮了。雖然我不信教,但對於這些僧人還是很佩服,因為他們對自己的信仰是如此的虔誠。
在塔院寺方丈院內,還有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等路居的舊址。那是解放戰爭後期,大約是1948年春天,當時毛澤東一行東渡黃河,前往河北西柏坡村部署全國解放大業,途經五台山時這裡住過一夜。大家都覺得這真是沒有必要,毛澤東一生南征北戰,不知住過多少地方,如果都來紀念的話,就太多太濫了。
離開五台山時,但見山中雲霧燎繞,蒼松翠柏鬱鬱蔥蔥,不由得想起了金代著名詩人元好問的一首詩:“山雲吞吐翠微中,淡綠深青一萬重。此景只應天上有,豈知身在妙高峰”。
最後該說說本文的題目了,為什麼叫“五台山下看風景”呢?這是因為我們雖然在此參觀了幾座寺廟,其實五台山的五座山峰一座也沒有去,只能算是到了五台山的腳下而已。
共2頁,當前第2頁2 文/風中的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