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散文>抒情散文>被塵封的記憶

被塵封的記憶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得得9

  風,帶來了蕭瑟,拂去了舊跡,便塵封了支離破碎的記憶。風過之處,生命盡頭,香盡,煙消,灰飛滅。看似有痕,卻又無痕。或許,這就是記憶的感覺。

  記憶如影隨形,無處可逃。正因為如此,往往讓人感到似真似幻。究竟如何,卻也無從得知。又或許早有定論,只是像佛所言:不可說。罷了!

  我們往往用記憶來麻痹自己。失落的人,從記憶里尋求失去的平衡感;得志的人,在記憶中,不斷尋求自身的優越感。我們將記憶塵封起來,把美好的記憶放在最上層,以便不斷增強心中的優越感和滿足感,而將失敗、憂傷塵封起來,烙上深深的封印,不願再回顧。

  於是,成功者變得虛榮,失敗者變得虛偽。但真正的感受恐怕只能用四個字來形容——冷暖自知。

  冷暖自知,孤獨。

  冷暖自知,憂愁。

  冷暖自知,高處不勝寒……

  佛曾教導世人,最好的解脫莫過於“放下”二字。而這兩個字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呢?倘若做到了,記憶便會消逝,一切皆會成空,也就不會再有塵封的記憶了。正如佛語所言:“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我們記憶,是因為我們無法忘記,我們無法忘記,是因為我們在意。而我們將記憶封印起來,是因為我們害怕面對!

  但記憶不會因為害怕而消逝,陰霾不會由於塵封而減退。他會像酒一樣愈釀愈濃,最後成為不可觸摸的痛。一旦酒醒,恐怕也只剩下“楊柳岸曉風殘月”了。

  真正的智者,選擇的是“寧靜以致遠,淡泊以明志”。坦然面對,心中才能寧靜;心無掛礙,才能走向淡泊。也只有如此,才能讓記憶不再塵封,讓心靈遠離陰霾。坦坦蕩蕩,方顯君子之風!

  哲人說:“時間可以沖淡一切。”可是,人生苦短,我們又有多少時間去等待那遙遙無期的一天呢?即使一切都被沖淡,卻仍舊無法忘卻,無法真正從中走出,也就無法做到真正的坦然。或許,等到沖淡得消褪之時,我們生命的盡頭也隨之而至了。一切隨着生命的消逝而灰飛煙滅……難怪詩人感嘆:“死去元知萬事空”。但這是我們真正想要的嗎?!不是!

  曾有人說過,人生的高度取決於心靈的寬度。誠然,心靈寬廣的人,能笑對人生。不論是成是敗,都能一笑而過。

  三國時期的周瑜,可以說,是個正反兼備的例子。剛開始,他能放開心胸,即使面對的是漫漫硝煙,也能坦然自若,故有“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一說,他達到了人生的高點。而後,他嫉妒諸葛亮之才,以致諸葛亮成功用計“三氣周瑜”。可嘆的是,他至死也未明白,他真正輸給的是自己,那句“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嘆,也成為了千古笑談。

  故此,人若能放開心胸,坦然面對一切,便沒有走不出的陰影,邁不過的障礙,也就沒有值得塵封的記憶,便可以成就自己人生的高度!

  須知,很多時候,我們缺乏的不是才能,而是心胸!

  倘若你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氣勢之博大,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寬廣,更有“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的胸襟,再加上自身的才幹,即使你未嘗做官,也會留下不滅的靈魂,甚至是名垂青史。魯迅便是極好的例子。

  相反,一些人,為了一些小事,動不動就選擇輕生。對於這類人,我是毫不同情的,甚至還有些厭惡。我覺得他們是怯懦的,他們不敢勇敢的面對現實,連記憶都不敢面對,無處可逃之時,便選擇放棄生命。帶着無限的絕望與悲涼逃離了這個被他們認為是黑暗而冷漠的世界。殊不知,這樣的人,才是最可悲的。因為,他們連塵封的記憶也沒有,僅僅只能作為眾人茶餘飯後的談資罷了。

  其實,幸福離我們很近,近得觸手可及,她就在今天。只有學會放棄“昨天”,才能真正感受到她的存在。只有放棄過去的“成”、“敗”以及那塵封已久、不敢觸及的記憶,才能真正享受他帶來的愉悅與恬適。人生的意義,不在於“昨天”或“明天”。因為一個已成過去,一個未曾到來。只有“今天”才是最真切的!學會了珍惜“今天”,也就學會了珍惜人生!

  珍惜人生,把握幸福……

  讓幸福不再遙遠,讓記憶永不塵封……



被塵封的記憶 標籤:青澀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