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散文>親情友情散文>家的情結

家的情結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家是什麼?

  對成年人來說,由妻子(丈夫),孩子,父母,有房子,傢具。有天倫之樂,也有雞毛蒜皮的煩惱:這就是家嗎?

  我不知道,但我總覺得這和我心中的家總差了那麼一點什麼。

  我印象中的家,應該是這個樣子的。

  由紅瓦土牆築成的幾間不大,卻很溫馨的簡陋的房子,,住着我的妻兒老小;過着一碟小菜一樣清淡的日子。房門外面是一個小院,院子長着幾株遮天蔽日綠葉掩映的桐樹。一到夏天,紫紅色的桐花和綠葉織成的一朵五彩祥雲,把我的家包裹得嚴嚴實實,生活在這裡,簡直像生活在仙境一般;沒有桐花的日子,桐葉給我家的院子搭上一頂天然的純綠色的帳篷,即使熊熊艷陽的中午,坐在院子的小石凳上,桐樹上的小鳥在開聯歡會般的歡鬧,跟前的小雞在老母雞的帶領下做着覓食的遊戲,這時,膝蓋上放一本書━━哪怕是專業性理論性極強的書籍,你也會讀得悠閑,讀得愜意,讀得入迷;有時在院子里鋪一領席子,美美地睡上一覺,沒有一點炎熱煩躁感,那種涼爽舒適的感覺透人脊骨,沁入心窩,讓人不忍離開。秋雨霏霏的日子,桐葉又給我的院子撐起一把巨傘,只要不是雨很大,一家人圍坐在院子的小石桌周圍吃飯,聽着秋雨敲打桐葉的聲音,簡直好像聽到大自然演奏的一曲美妙的樂章,吃着並不豐盛的粗茶淡飯,頓時感到平凡的生活原來這般富於詩意。院子的桐樹榦上,綳上幾道繩子或鐵絲,晾曬着幾件濕淋淋的衣物,洇潤着平朴而有韻味的生活。環繞院子的是院牆,連接院子與門前小路的是一扇較為寬闊的院門。院門常開,笑迎着街坊鄰里茶餘飯後來我家閑聊那些永遠也聊不完,聊不厭的話題。

  這就是伴着我長大的老家。

  可那時候對老家的感覺全然不是這樣的。

  少年時候呆在家裡,總對這個家充滿着厭棄感,成天羨慕城裡人,羨慕他們住的灰色或裸露着紅磚的樓房。那時候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自己將來變成城裡人,而且最理想的職業就是在附近的一個小鎮洪慶鎮當一名百貨公司的營業員,這樣可以過上我嚮往的日子。記得有一年暑假,我去村邊的朝陽廠去賣雞蛋。有一個工人買了我的所有雞蛋,要我跟着他去他家取錢。我便跟着他來去了。他家住在一棟簡易家屬樓上,我還記得當時我上那個樓梯的時候,是多麼的激動,因為這可能使我第一次上樓梯,後來看了一部反映共和國成立的故事片<;開國大典>;,裡面有毛澤東等一代開國元勛們上天安門台階的鏡頭,看着他們的神聖感,我一下子想起當年我賣雞蛋去那個工人家第一次上樓梯的心情,那種莊嚴神聖的感覺就跟着部片子裡面這些偉人此時的心情是一樣的。我當時尋找着回自己家上樓梯的自豪感,幸福感,親切感。,不知不覺得到了人家家裡了。那是一個有着一個套間的普通的房子,灰色的水泥地,普通的白牆壁,屋頂懸挂着燈泡,桌子上放了一台小台扇,在今天的人們看來,那是多麼寒磣的一個屋子,可那是卻讓我神往不已。在那個工人給我數錢的時候,一個和我年齡差不多的少年赤着上身,穿這藍色的短褲,趿拉着一雙當時流行的灰色拖鞋,伸着懶腰從套間走出,一看就知道剛剛午休起床。我當時以羨慕的目光打量着這個少年,我想,有一天我也要走出這個貧窮的農村,成一個城裡人,我也要悠閑地去買雞蛋,我的兒子也要想這個少年的樣子,住在這種水泥結構的樓房裡,有一個幸福,舒適的家,能天天有午休,而不會像我這樣大熱的天去賣雞蛋。

  昨天的美好願望,已經伴着1983年一張高等院校的錄取通知書的到來,而即將變為現實。說來可笑,當我手捧着那封裝有通知書的信件的那個時刻,我腦子湧現出的第一個感覺卻是我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城裡人了,我不會再向我的父輩們過這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苦日子;那不太高的樓房,那雪白的牆壁,似乎已經在向我招手。我慶幸自己爭氣,終於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1997年,我用自己省吃儉用積攢的錢,買了平生第一套單元房,儘管是只有72平方的兩室一廳,也沒有裝修,可已經讓我興奮不已了。搬進樓房的最初幾夜,我激動得難以入睡,感覺自己好像到了天堂。這幾年,由於工作調動,我在不斷的變換着一個又一個房子,換的房子一次比一次好,直到今天,我已經住進了擁有140平米的四室兩廳單元房,我和母親,妻子以及一兒一女住在一起,盡享着天倫之樂;而且一般的家電除了電腦外(主要怕耽誤兒子的學習而沒有買)我都有,可以說冬天不冷,夏天不熱,應該說已經很滿足了,可這些年來我的幸福指數卻隨着生活環境的改變一路下滑。我沒法適應城裡人那種一進門便關門的習慣,沒法容忍沒有院子的生活,小小的陽台,已經變成一個除了涼晒衣服外,幾乎沒有什麼用場的一處空地,,哪有一點院子的情味?在裝着空調的屋子午休,人感覺的不是涼爽,而是冷森,且容易感冒。遇着雨天或下雪天,即使不上班,也不會像坐在老家的熱炕上,約上幾個朋友打撲克,而是看着無聊的電視,消磨這本該難得卻顯得乏味的時光。對門之間很少竄門子,如果要去別人家,得先考慮是否方便,於是這樣,只好不去也罷。雖有書房,但顯得過於鄭重,領地也過於狹小,怎麼能盛得下那濃烈而幽香的書卷味,打開書籍擺得密密麻麻的書櫃我深深的惋惜我的書籍連伸懶腰的空間都沒有。面對着我,他們似乎在向我傾訴着他們的苦悶。整天忙忙碌碌的上課,哪有空閑欣賞着溫馨的家庭帶給人的舒適感?熬到過年,回趟老家,感受到父老鄉親,街坊鄰里的古道熱腸,走進自己長滿野草的院子,頓感無盡的遺憾與凄涼。我真有些後悔,後悔自己離開了這裡。我現在才認識到,這就是我理想的家園。

  人生就是這樣,有時,你苦苦追求的東西,原來是如此得讓你失望。你最愛的地方,可能就是那個最平凡的地方,只因為你長期在那裡,所以感覺平凡,也正因為你長期在這裡生活,這裡的一切便深入到你的骨髓,永駐到你情感最細微的角落,融入你的血液,傾注了你的感情,所以看似平淡,實則韻味悠長,讓你牽腸掛肚。在城裡呆了20年,我越來越感到我現在是”反認她鄉是故鄉”

  我心中的家,依然是那個破破爛爛平平淡淡的老家。

  環境的改變,人生的漂泊,際遇的變換,都不能改變自己對老家的情愫,唯有這樣,才有了儘管少小離家,白髮盡染卻老大而回,鄉音無改,歸心似箭,這就是家的情結。

  2006年9月13日於臨潼中學語文組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