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散文>記事散文>第一次打電報

第一次打電報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1958年深冬)

  今年的寒假放得特別遲,農曆十二月二十七日才回家。這是因為“大鍊鋼鐵”耗去了一部分時間,學校決定初、高三畢業班推遲一周放寒假。

  今年是小年,十二月只有二十九天。按照峰市的習慣,每逢小年,最後一個墟天都得提前一天,也就是二十八日的墟天提前到二十七日。當我們回到峰市街時,正碰上一年中最熱鬧的一個墟天,又是墟天中最熱鬧的時候。過去,每逢這一天,拐子渡從清早開始,一直就不能停航,船工也得增加兩個,以便輪班作業。今天,我們來到拐子渡口,只見渡船並不緊張,雖然也是兩班工人輪流,渡船上的乘客並不見多。

  我們上得碼頭,來到街上,並沒有看見過去那種摩肩擦踵、人頭攢動的景象。我們挑着行李,順利地穿行在人群中,覺得跟過去平時的墟天沒有多大差別。街上的貨物品種雖然並不見缺,但是數量卻少了許多。

  我回到家裡,母親和弟弟妹妹都在家,正準備吃午飯。母親問我有沒有見着哥哥,我說沒有。等我們吃完飯,哥哥回來了,肩上挑着兩棵碩大的包菜,還有一包好像是香紙蠟燭之類過年要用的東西。

  母親略帶興奮地說:“買到包菜啦!”哥哥說:“包菜是有的,但是不多,只有一兩個菜攤才有賣。幸好我去得早,要是去遲一點,可能就沒有了。”

  哥哥放下擔子。我湊上前去,慶幸的說:“好在幾天前我打了一個電報回來,不然家裡以為我會買回來呢!”

  哥哥一聽,嗔怪地說:“莫說打電報了,父親都快被你嚇死了!”

  我說:“我沒有嚇人哪!只是告訴家裡,我在縣城沒有買到東西。這怎麼會嚇人呢?”

  母親說:“好在父親看了電報內容,才把懸着的心放了下來。其實,這麼一點小事,是用不着打電報的。”

  原來,我這學期的最後一次請假回家是在農曆十一月下旬,距離過年只還有一個月了。我回到家裡,時間已近中午,但是家中還不見人影。我想,現在是冬閑時節,他們都到哪兒去了呢?不久,母親、弟弟妹妹都回到家裡。原來母親到生產隊里開圳,剛剛才收工,兩個弟弟帶着妹妹在小學讀書,也才放學回家。父親呢,我知道他仍然在新橋頭小店裡忙活。

  我問母親,哥哥幾時才會回來。母親告訴我,哥哥到鐵廠煉鐵去了,晝夜都得輪班拉風箱,吃住都在工地。我便惦記着哥哥,吃完了午飯,跟母親說了一聲,就帶着弟弟妹妹一齊去新橋頭。

  到了新橋頭,就在煉鐵廠里見到了哥哥,他正好從拉風箱的崗位上換下來。哥哥見到我們,很高興,說很久沒有全家人聚在一起了。他說,晚上他會請假回家一趟。

  我們大約說了二十多分鐘,又輪到哥哥上崗了。只見哥哥和另外兩個人一齊拉風箱,跟我們學校的情形一樣。我再看那些高爐,也跟我們學校的差不多。看了一會,我們就告別哥哥,到新橋頭父親店裡去了。

  父親正忙,店裡還有好些大人,好像剛剛跟父親討論過什麼事情。我們呆了一會,想到店後邊的煉鐵廠去看。父親叫我們不要去,會影響人家做事。弟弟妹妹就在店裡玩,父親詢問我的近況。我向父親述說著學校里也煉鐵和畢業班推遲放假的事情。父親只是聽着,沒有多說話。我們在店附近玩了一會,就告別父親回家了。

  晚上,哥哥和父親都回來了。父親不知從什麼地方搞到一點肉,母親用上半年留存下來的糯米碎煮了一點湯丸,一家人算團聚了一回。

  晚飯後,父親和母親、哥哥商量着。父親對哥哥說:“眼看年關臨近,一家人的衣着、過年的用品還沒有着落。現在阿昌回來了,正好把一家人的身子量一下。”又對母親說:“只有你才有時間出街,出街時到布店裡剪一些經濟實用的布回來,也要抽點時間把它們做了。”

  母親說:“峰市街墟天也沒多少東西可買。聽說,過年的豬肉由管理區統配,能配到多少,大家心中也沒個底。現在,雖然所有的人都不閑着,但是菜地里的菜都是生產隊的,過年連吃菜都不知道怎麼解決。”

  哥哥說:“阿昌在縣裡讀書,看縣裡能不能買些過年要用的東西回來。”

  父親想了想,說:“也好,那就看看能不能從縣裡買些香、柑子、包菜回來。”

  並且吩咐母親,明天多給我些錢,除了生活費,還要提備一些買東西的錢。

  返校后,日子過得飛快。轉眼已經過了十二月十五。我想起父親的囑咐,一連幾天,都在早飯後迅速溜出校門,到菜市場去看。我發現:市場地攤上賣菜的大都是附近農家的人,地上已經沒有包菜,只有少許爛包菜皮,還都帶着露水;供銷社蔬菜門市部也很少有蔬菜,而且他們說要供應學校和機關食堂,一般不零賣。十九日,永定縣城墟天。午飯後,我請了個假,到街上轉了一遭,根本沒見着香和柑子的影子。我心中不免着急起來:家裡等着這些東西過年,如果等到二十七日回到家時,家裡才知道沒有這些東西,父母親他們不知會多焦急呢!應該設法讓他們早點知道這裡的情況。

  那天晚上,我努力在思索着,該用什麼辦法呢?回去吧,很不合算,接着就是期末考了,考完了才繼續上課,考試是千萬不能耽誤的,況且老師也不會批准;寫信吧,雖然我家離縣城只有五十多里,但是那信最少都要五天時間才能送到父親手裡,五天後,已經是十二月二十四了,峰市又錯過一個墟天(二十三日是峰市墟);打電話吧,我在縣城,可以到郵電局去打,但我們父親在農村,那頭還沒有電話……後來,還是“電話”這個詞提醒了我:這學期剛剛學了應用文“打電報”,它的特點是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郵遞員直接把電報送到對方手裡,據說是一種最快捷的通訊工具,自己何不試它一回呢?

  我主意打定,一邊暗自高興,一邊打着電報的腹稿,漸漸進入了夢鄉……

  第二天中午,我又請了一個假,徑直到縣郵電局(那時郵政和電訊還是一家)去,請營業員幫我打電報。

  營業員先問我什麼事,我如實告訴他。他遞給我一張電報稿紙,叫我先填寫相關內容。因為應用文里介紹過怎樣填寫,格式基本是正確的,只是內容上字數不夠凝練。營業員幫我修改了一下,拿給我看。正文只有七個字:“香柑包菜全無康”。我知道,打電報是按字數計費的,一個字三角錢,字數少就可以省錢。我看過後,覺得沒有問題,就同意了。於是,營業員給我辦理了相關手續,我付給他三塊多錢,問他幾時能收到。他回答說:“最遲明天。”我心中好像一塊石頭落了地,放心地走出了郵電局的大門。

  當天下午,峰市郵電所就收譯了我的電報。鄉郵員是本三峰村人,見到電報的收件人是“俞如成”,發報人是“俞乃康”,就知道是我給父親發的電報。他也沒有拆看其中的內容,以為有什麼緊急的事,立即就送到新橋頭我父親手上,說:“阿成師,你有電報。是你兒子的。”父親一聽說“兒子的電報”,心中“咯噔”一下,以為出什麼大事了,在電報收條上簽字時,手都抖個不停。父親慌忙打開電報信封,展開一看,見是“香柑包菜全無康”,這才鬆了一口氣。鄉郵員問他是什麼事,父親說:“雞毛蒜皮的事情,也要打電報,真是的!”

  電報的事很快就傳到家裡。哥哥和母親剛聽到父親收到我的電報,都先捏了一把汗,等聽清楚之後,也都怪我小題大做,把事情鬧得大了。

  當然,接到了我的電報,家裡自有打算。二十三日墟天,哥哥就先在街上買到了一些柑子。但是,包菜卻沒有買到,因為包菜只有幾個廣東桃源鋪人挑來賣。他們還沒有挑到峰市街,路上就被人搶購一空。香也沒買着。直到今天二十七日,哥哥一早就去赴墟,終於買到了香和包菜。

  我問哥哥:“為什麼收到電報要嚇一跳?”

  哥哥說:“大家都是碰上十分緊急或者十分危險的事情才要打電報。父親剛聽到你的電報時,以為你出大事了。買不到東西這點小事,用得着打電報嗎?”

  我這才醒悟父親被嚇一跳的原因。

  我問母親,為什麼這些東西那麼缺。她回答得很乾脆:“大家都去煉鐵了,哪兒來的這些東西呀?”

  這就是我五十多年前第一次打電報的故事。後來漸漸懂得,電報的確不是隨便打得的,顯然我是有些小題大做了,而且打電報花了三塊多錢,已經可以把所需的東西買回來一半,真有點不合算。但是,在那物資匱乏的時節,擔心家人到時候買不到東西,早早通知家人做好準備,還是有必要的。現在想來,在那交通和通訊都還很落後的年代,能利用電報快捷的特點給家人報信,其實還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2010-12-23



第一次打電報 標籤:守住第一次 開學第一課 新春第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