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散文>經典散文>家鄉的老油坊

家鄉的老油坊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家鄉的老油坊

  文/溪水一石

  春光明媚的四月末,我從蝸居的小縣城回到鄉下老家,沿着雨後泥濘的小路到坐落在溝邊的舊窯庄去看看。放眼望去,對面的堡子面目依舊,站在那裡好像在向人們證明它的存在。堡子外的溝邊,那曾是老油坊的地方卻面目全非了,有兩孔窯洞好像坍塌,剩餘的窯洞也被土石和蒿草將其一半掩埋。唉,水土流失使那老油坊早已破敗不堪,我那深情的黃土地是最經不起歲月沖刷的啊。

  在我的腦海里,仍依稀保留着童年時對老油坊的記憶。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電還沒有進入我們隴東鄉村,一切勞動不是靠畜力就是靠人力。小孩兒覺得最累人的活是用石磨磨面,最有趣的活就是榨油。那時,我家對面的溝邊是生產隊的油坊,一出家門就能看得見。這油坊不僅給本村人提供方便同時還兼顧着方圓幾十里的眾多百姓人家。

  家鄉所在的村莊叫丁家溝, 呈拋物線形狀,開口朝南。村裡的父老鄉親世代都沿溝邊挖窯居住,對面的溝邊有一凸處,大約十多畝大,三面陡峭直達溝底。 因地勢險要,不知何時在那裡就有了一座堡子,遠遠望去黑魆魆的,又高又厚的城牆,也不知是何年何月被何人在中間挖了一個缺口,順着這缺口走出,溝邊僅一戶人家,好像要與外界隔絕似的。在這戶人家的下邊又是一溜兒間隔均勻的五孔窯洞,這裡就是我所說的老油坊了。

  要說這老油坊有多老,普遍的說法是清朝咸豐年間本庄一個大戶人家創辦的,也有說是乾隆年的。單看那個長十多米、直徑近一米的圓木油梁在不到三米寬的院子里是如何抬進那個窯內的。我猜想,當年一定是窯洞前的院子比較寬敞,後來隨着風蝕雨侵,溝邊塌陷才變得如此,要不,那大梁怎能進得去呢。據此,我也覺着這老油坊大概有一百五六十年的歷史了。

  說起這榨油來還挺有意思的。一般榨油都選擇在秋冬時節,因為榨油是相當酷熱的活兒,也許春夏季節熱得人受不了吧?榨油首先是選油籽,用篩子去除癟籽和雜質,然後炒料,架起柴火,將油籽倒入一口很大的平底鍋,用木質小銑不停翻動,稍不注意就會弄到外邊,這是個技巧活兒,火候不好把握。炒不到位,出油率低;炒得過頭,不僅出油率低且榨出的油味苦,所以說有一定的技術含量,一般人是干不好的。炒好的料要及時涼開,否則裡邊的油籽就會變味。接下來用石磨將炒熟的油籽磨細,再放入籠屜蒸半小時左右。蒸好后,用經過水泡過的長麥草將蒸熟的細料包裹成厚厚的大餅 ,行話叫“包坨”,然後將包好的坨放入木質或竹制的油圈中,用繩纏繞捆紮。

  接下來就是壓榨出油了。一般是二到三人用力踩動轆轤,將上邊掛有石碌碡的大油梁提升上去,這是很出力的活兒,常由年輕力壯者承擔。油樑上到一定高度,卡緊機關,將石碌碡壓在油圈裡的“包坨”上,這時放開機關,讓油梁自然下降壓包坨,壓出的油順着油圈的油槽流出進入大油鍋。油梁下到一定時會自然停止,這時,就得用準備好的大木楔子,楔進油梁一端,使得壓包坨的另一端產生更大的壓力,這樣反覆幾次,油圈裡的包坨被壓得越來越薄,直至不再有油流出為止。實際上這是利用的槓桿原理。榨油時,從蒸、包、上樑、壓榨都是連續進行的,窯內霧氣瀰漫,熱浪襲人,榨油的人個個穿短褲汗衫仍汗流浹背。

  中途休息,油坊的人們將榨出的熱油舀一勺倒在炒油籽的平底鍋燒燒,再取出 來時帶的饃饃放到裡邊,“滋啦”一聲,再翻個身熱熱,那個香呀,遠遠都聞得着,常常惹得我們流口水。有時大人看我們那個饞樣,就抓一把炒熟的稔或麻子打發我們。 那是個缺吃少喝的年代,有保障的國家幹部每人每月也只有四兩油,普通人家一斤油吃兩個月也是常有的事。所以,榨油的人雖然出力大,但他們都很喜歡參加榨油的,圖的不僅是掙工分,還有美美的油炸饃享受。

  後來,村裡通了電,安裝了電動榨油機,慢慢的老油坊門上掛的大鎖鏽蝕不再打開。周末或假期,我們偶爾到老油坊那兒去玩,順着門縫透進的光,看到直挺挺躺在那的大油梁身上污漬斑斑,向人們昭示着它曾經的滄桑和悠久的文化底蘊。再細看,它更像一頭勞作一生終因老邁無力而被人們拴在槽頭后遺忘了的牛驢,卧在那裡任其自生自滅。

  現在,我們的食用油多了,不知是我的嗅覺和味覺變了還是現在的食油品質發生了變化,反正是再也聞不到老油坊榨出的油香味了,並且有時吃着還會產生噁心感。 媒體上不時有地溝油進超市、上餐桌的報道,這就越加令我懷念起家鄉的老油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