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楓葉紅了的時候,一個個大大小小河溝,星星般地散落在呼蘭河的兩岸,如天上撒下千奇百怪形狀的碎銀片,有蝌蚪狀,有稜角形,還有橢圓形……在陽光下,波光瀲灧,在微風中,波紋蕩漾,格外地好看。
當夏天渾濁湍急的洪水已經退去,河岸邊大地里吵鬧聲也漸漸地偃旗息鼓,還有那車水馬龍似的鼎沸聲,正在被秋天的寂靜所替換,這些大大小小的小河灣,便靜悄悄地鑲嵌在秋葉織成的花地毯上,每一個溝泡都沒有名字,老百姓都叫它們是大水泡子,或者稱為水坑子,河叉子。我很喜愛它們,給它冠一個文雅名字,叫小河灣吧!
呼蘭河岸邊小河溝形成是有季節性的,它們受河水漲落的控制。夏天,河水是豐水期,水漫過河床以後,進入到草灘上,這些溝泡就和大河溶成了一體,沒有了蹤影。到了秋天,江水退去,草甸上有深的大坑存住了水,它們才顯現出廬山真面目,在紅葉的掩映下,它們如淑女般地沉靜羞赧,同時又不失端裝典雅之態。
小河灣最美的季節是秋天,很嬌美,也很浪漫,遠看一幅畫,近瞧處處景。
如果把呼蘭河比喻是披着秋季時裝文靜女子,那麼,這些小河溝就是生長在鄉野里情竇初開的小姑娘。在萬籟靜寂的秋天,驕陽將絳紅暖色調塗抹在小河溝的水面上,魚鱗似的波光泛着微紅的氤氳,很像小姑娘臉蛋上的徘紅,她羞答答地望着周圍開闊平坦原野,就像望着眷戀心儀已久的心上人。此時,小河溝周圍仍然保留着夏天還未完全褪去的綠色,豐腴有些發黃的蒿草還長在那裡,豐收的莊稼還在最後沐浴溫暖的陽光,把精血輸送給金黃的籽粒。不遠處,可見幾間茅屋裊裊飄浮的炊煙,那裡是打魚或者放牧人的房子,可以想象,那裡面有春天的故事,夏天的傳說。秋陽染紅了溪邊叢叢低矮的樹,它們在微風的親吻下歡快地搖曳,跳躍着優美的舞蹈!一個個小河溝,把一年所有最美麗的景緻拍成了一幅幅的照片,排列在呼蘭河的兩岸,讓人們來參觀欣賞。
一位大手筆的創造,將美人的眼神比喻成秋天的水波,可謂絕妙。不僅道出了女人眼睛的清澈明亮美麗,還有着一種脈脈含情,傳達情愛的顧盼,這就是暗送秋波。
毫不誇張,呼蘭河畔一個個小河灣,就像一雙雙美女的眼睛,每年的秋天都在向喜歡她的人眉來眼去,暗送秋波。
在天高雲淡的日子裡,來到呼蘭河邊,讓秋天的小河溝那一雙雙那撩人心魄的秋波掃描,享受大自然給予甜蜜的愛,大有脫俗之感,是十分愜意的。
暗送秋波這個詞很美,具有非常浪漫的色彩。據考是南唐只會做詞而不會治國的皇帝李煜所創。他詞作得好,用語別具一格,大約正是因為這一點,他很討女人們的喜歡。他娶周氏昭惠后,小姨子小周后在姐姐生病時來到宮中,一見鍾情愛上了姐夫李煜。在一個花明月暗,輕霧迷濛的夜晚,小周後手提金縷鞋,只穿着絲襪,悄無聲息地來和李煜幽會。兩人心音顫顫,每次都恣意盡歡。後來,大周后病故,妹妹接替了姐姐的位置,為此,李煜很認真地為小周后火辣辣的眼睛寫了三首《菩薩蠻》,其中一首寫她的眼神說:“眼色暗相鉤,秋波橫欲流。”意思是小周后的眼睛是很勾魂攝魄的。這個李煜真會弄詞。把秋天水的波紋比喻成女人的眼睛,真是恰到好處,這樣暗送秋波這個詞就流傳下來了。
秋天的小河灣,一隻只女人的眼睛,在陽光下眨動,在秋風中傳情。她那秋波中,深沉得不可捉摸,含蓄的令人遐想,矜持的令人肅敬。她彷彿把世界上的所有的秘密都收藏在她雋永的眼睛里。她驕傲,她矜持,天是她的長者,地是她的母親,風是她的使者,樹是她的鄰居,雨是她的朋友,小鳥是她的戀人,而我們,是她的拜讀者、欣賞者。
秋天的小河灣,有她獨有的風韻,她一絲不苟地用清濯的水哺育周圍稠密的林木,青青的小草。她用甘甜的乳汁讓牛羊喝醉,嘀鳴的鳥兒亮翅。她育出來的魚蝦,引來老者垂釣,野鴨嘻戲,水鳥飛吻。
秋天的小河灣,有她飽滿的情愫,豪邁的個性,堅強的品質,曠達的胸懷展示。它不孤獨,有暖陽的陪伴,不寂寞,有和風的呵護,不張揚,她牢記河的囑託,自己只是滄海一粟。
望着一個個小河灣,不由地讓人浮想聯翩,滾滾長江東逝水,有大江大河的澎湃,也一定要有小河灣堅守,那樣,大地才如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