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會對“beyond”這麼感興趣,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是一首遠古時代的歌吧,如果沒有人提及,我恐怕很難再記得了。"那歌真的好聽,在學校中午午睡醒來,第一首就了它了。你知道嗎,你們那個時代的歌手,幾經波折,就只剩下beyond了,80年代的當然只能是五月天。"女兒侃侃而談。
其實我更記得的是小虎隊或者“四大天王”,但由於不追星,所以沒有刻意去記得或者忘記。其實我通常認為這就是“藝術的悲哀”,高尚的有品味的能鼓舞人心的音樂往往沒多少聽眾,街頭巷尾不絕於耳的卻是奢靡濫俗不堪的。
女兒還在繼續着她的高論:你聽聽現在的歌,哼哼唧唧,都是一些卿卿我我的陳詞濫調,離開了愛情他們還能寫歌么?一些歌如:《傷不起》、《為什麼我們相遇網絡》、《香水有毒》、……
我對女兒說:《香水有毒》這首歌,我超級討厭那一句“不該嗅到她的美,擦掉一切陪你睡”,真是踐踏了女性的尊嚴。如果把“睡”改成‘醉’,不是更有深度么,真恨不得把寫這歌詞的拉出去斃了。
所以呀,這就是藝術的悲哀,它可能比《光輝歲月》知名度更高吧?女兒反問我。
想起十年前,我剛來沅江,在一家美容院打工。我一同事,一唱卡拉OK,必定是《光輝歲月》,她音質超級差勁,又五音不全,我都被她唱得對這歌沒什麼興趣了。於是我把她的聲音模仿了一次,女兒哈哈大笑,說媽媽你真是慘不忍睹,現在又是我一遍一遍地唱……真的喜歡這首歌,你有沒有看到這樣一群人,可以把政治到種族、從非洲局勢到歷史遺留問題、從弱勢人群到都市頑症……作為歌的主旨的?
我確實不知道了。
突然覺得,忘記青春時代的歌手和歌曲是可悲的,因為這意味着忘記了自己青春年少的夢。
女兒是那麼地無拘無束,青春綻放着異樣炫目的光彩於我的視景,讓我彷彿也和女兒一樣活力四射。自從做了母親,我總覺得人生又重複了一遍,原來卻是我和女兒在一起成長。比如女兒會鼓動我看她的教科書,着重推薦了語文,我卻順帶着把歷史和政治看了,還準備看地理了呢。我笑自己是高中留級生,又要經歷人生的第二次高考,可是這次我不是拿文憑,而是學知識。女兒似乎和她媽媽一樣,完全沒有高三學生的緊張,我也不太過問。高考真的沒有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我們今後的人生道路,究竟要以一種怎樣的姿態走完。我經常這樣告誡女兒:一個人不管身在何處,不管是在什麼年齡,學習是一輩子的事,什麼時候都不要放棄,不僅僅是在校讀書,因為學海無涯;一個人的成功也不是只是在校讀書發奮,而是一輩子的勤勉上進。
雖然我對她的教育可能違背了現代教育的宗旨,女兒成績雖一般,但有女如我家小妞馮詩蕾,是我的福氣,尤其是當她面臨高考還能和她媽媽如此侃大山。
母女伴唱《光輝歲月》良久后餘興未消,又談論起了《三國演義》,當然說得最多的英雄是我們最喜歡的“關將軍”。在廟堂,我總喜歡靜靜地在關羽的塑像面前站立許久,默默注視。意趣濃時,我還會為女兒唱《三國演義》的插曲《這一拜》,“……這一拜,忠肝義膽,患難相隨誓不分開……
還有什麼比歌聲更能讓人憶起此情此景呢,音樂於我們,到底意味着什麼?一種最輕鬆最愉悅最簡單的藝術,鑲嵌進了我的靈魂,如同童年也如同往事。是的,作為一文學愛好者,文學佔據了我許多的時空,但可以這樣說,我最愛的藝術卻是聲樂,雖然我的歌喉不是很好。
電腦依然在重複播放《光輝歲月》,而我,佇立在窗前……
“beyond”,女兒還在伴唱《光輝歲月》,可是誰能伴唱我的青春……
“beyond”誰能伴唱我的青春 標籤:我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