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見一組蘭花圖片,雖非鮮活靈動,依舊風姿綽約,玉潔冰清,不愧空谷佳人之譽,株株透着唯蘭獨有的清美,竟覺着蘭香沁脾,恍若身在有蘭之地。
人為萬物之靈,蘭為百花之英。在我們中國人眼裡,蘭是具人格的。傳揚千古的香草美人之說,以蘭自喻、自勉的君子風範,至今仍是蘭香裊裊。
屈原《離騷》通篇都以香草美人比賦。王逸《離騷序》說:“善鳥、香草,以配忠貞……靈修、美人,以譬於君”。君指帝王,而我更願是指世人中的君子。《詩·邶風·簡兮》就有句“雲誰之思,西方美人”。這“美人”就是品德美好的君子。《孔子家語·在厄》說:“芷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不正是以蘭來觀照君子風範?蘭,潔身自好而芬芳,是以得配、得引喻君子之崇高品德、完美人格。直接看屈原的《離騷》吧:“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內美且修能,才敢佩蘭;而佩蘭又何嘗不是以蘭自勵自勉呢。所以,屈原可以捫着自己的心走向那有蘭的地方——“步余馬於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那裡是他純凈芳香的精神家園,也是他所理想的和美人世。
人生在世,都期盼和和美美。何為“和美”?與人和睦,與自然和諧。然而現實中我們卻不得不面對與人之間的傾軋紛爭、自然環境一天天惡化,以致也憤青似的憤世嫉俗,恨不能遠離塵囂,找個世外桃源自成一統,獨善其身。難怪今人紛紛崇尚青藏高原的純凈藍天,推崇香格里拉是人間福地,彷彿這些地方便是人與人和睦、人與自然和諧的大美之地、理想世界。然而青藏雪域大片的地方其實是無人區;而香格里拉呢?“百度”一下,乃知是滇、川、藏三省區交匯,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江併流的原生態山地,偏遠而閉塞。靜心想想,就有了疑惑:尋找與人的和睦要到那渺無人煙的僻處,尋找與自然的和諧要找那荒漠大山,不是有些奇哉、怪哉?清談而已,空想罷了,充其量也就是無奈的心靈寄託。如其這般嚮往和美,內心必定還是在紅腫着、殘缺着。
假如真有純凈和美的理想世界,我們倒該先問問自己能否像屈原那樣捫心以對。想想心中那些是非,看看身後那片狼藉,只怕先就要自慚形穢了。在一片蘭香馥郁的地方,自己有一片蘭心嗎?就不怕這形穢之身再糟蹋掉一片凈土嗎?“蘭芷變而不芳兮,荃蕙化而為茅”。這才悲乎!
尋找和睦,就在自己的身邊;尋找和諧,就在自己的所在。屈原之崇高令人仰止,我等世俗之人,倘能老老實實學着“修道立德”,學着做“內美”且“修能”的君子,便是大善,便會和美。這世界君子多了,自然就有蘭香,自然會和睦與和諧。宋人柳永有句詞說得好:“有天然,蕙質蘭心”。自己有一片蘭心,才會有一個蘭香沁脾的世界。
寒水 20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