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丘是全國聞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她歷史悠久,物化天寶,人傑地靈,文化名人燦若星河。一萬年前,燧人氏鑽木取火,揭開了人類的文明樂章,商丘的生意人被稱之為商人,沿襲至今,是商業的發源地。更為人稱道的是在距市區東南,二十公里處有一坐古城,名曰歸德府城,氣勢雄偉,古樸莊重,是國家級的歷史文化名城。
??從南部進入古城南門,五百多米的地方矗立着一個大牌坊,上書“商祖苑”,牌坊肅穆高大,不遠處還有舉世聞名的“八關齋”,顯然鮮明的色度有人為修飾的痕迹,“八關齋”取名於《八關齋會報德記》,內部現存有珍貴的碑文,是唐代書法家顏真卿64歲時,路遇商丘而做,碑文記載了河南節度使田神功兩解宋州圍,有病初愈,當地官吏為逢迎田神功竟相舉辦八關齋會,以答謝神靈的降福。抗戰中日本欲將顏真卿的瑰寶運往日本,后因戰事無奈放棄。中間一條筆直的油漆路穿過牌坊直達古城南門,路兩旁長滿了花草,還有茂盛的小樹,全支棱着葉子為古城平添了許多活力。
??古城始建於明朝1502年,共有四個城門,整體呈八卦行,城外是寬廣的護城河,據《商丘縣誌》記載商丘古城“高二丈,頂闊大,址闊三丈,城堤距城一里許,圍一十六里,闊二丈,地闊六丈一尺。”可以想象在生產力還很落後的年代,建造如此一座城池要耗費多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到了近代,戰火、革命讓古城遭受了巨大的創傷,城內古色古香的建築、四合院、廟宇都一同在瘋狂的年代,消失在了人們的記憶里,這個災難性的毀滅讓很多古城守護者痛心疾首,如喪考妣。當地的老人說,他們小時候古城的四周十餘里還都是水泊,護城河波光粼粼,碧波蕩漾,清澈見底,時有漁船漂浮在湖面上。夏天,蘆葦叢里就會有很多美麗的水鳥,成群的野鴨出沒其中,他們經常下水撈魚很少空手而歸。但是隨着人口的激增,填湖造田的聲勢一浪高過一浪,護城河急劇縮小。
??近年來,山西平遙古城的經濟效益讓很多人都懂得了古迹的重要,儘管還認識不到無價文化的深刻內涵,但表面來說對古城的保護意識還是提高了。現在的古城雖然遭受了致命的傷害,但修復后的古城還是再現了往昔的輝煌。街道兩旁豎立的兩層小樓都是仿古的明清建築風格,街面上懸挂着古裝戲里見過的店鋪招牌。古城牆的修復很成功,東門和西門都還保持着明朝的原貌,破敗的青磚,將要坍塌的城門上已經長出了自然生長的樹木,野草,荒涼中滲透着迷人的古典情致。南門和北們較為雄偉完整,基本上再現了原貌的風格,站在城樓上城下盡收眼底,一覽無餘,深藍色的南湖,綠意盎然的草木,往來如織的遊人,川流不息的機動車,路旁叫賣的蒸綠豆糕、油炸吃食、古玩小市、溜冰場、跑馬場、遊樂場混合的聲音讓古城不再寂寞,喧鬧一堂。
??空閑的時候我喜歡一個人騎上單車,靜靜的環繞着古城,注視着城牆,它被腐蝕的表層,還有人為破壞的磚跺都使我的思緒漫天紛飛,我想那蓬亂的草叢處,或許原來就是某位將軍,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指揮戰鬥的大本營;那倒數的半截青磚說不準下面就有一位忠烈遺魂在尋覓千年悲愴的傾聽者;河面上翻越出水的魚兒,也許是古代戰船英勇獻身軍士的幻影。踏在青石板鋪就的小路,我心靜如止水,呼吸着清新的古樸氣息,有種酣暢淋漓的愉悅。
??張巡祠,坐落在護城河邊,唐朝年間“安使之亂”叛軍圍攻睢陽城,張巡彈盡糧絕,殺妻為兵卒食,士卒多為感動,誓死效忠大唐,更有忠烈神箭手南霽雲“因拔所佩刀斷一指,血淋漓,以示賀蘭”死命追隨張巡,最終全軍覆沒,但為唐王朝軍隊爭取了寶貴的軍事部署,功不可沒。台灣人敬重張公為人的忠勇,萬里尋覓,捐獻巨款建祠堂紀念其功勛,那場殘酷的戰爭就發生在歸德府城池的所在地。
??踩在這片熱土上,追昔撫今使人感慨萬分。古城所承載的不僅僅是歷史,更傳承着先輩的精神與英勇,悲壯與豪邁。夕照下,南湖中休閑的市民暢遊在水中,古城的遺風是獨具的,戰爭已經遠去,人們在平靜中樂享逍遙,在逍遙中仍舊念叨着先人的美名,驕傲之情溢於言表。那遠去的英豪們,那奮鬥的將士們,那不屈的英烈們,那效力的志士們,安息吧!古城依然,群心依舊,你們將同古城一同彪炳史冊,萬古流芳!
(作者:逃生依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