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散文>愛情散文>讀書之樂何處尋?

讀書之樂何處尋?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得得9

  一次在紅袖網友日記中讀到:以一天一本書的速度閱讀。讀後有點質疑:為讀書而讀書?讀書不能走馬觀花。浮光掠影之後,腦子裡的記憶還能留多少?除非一目十行,過目可以不忘。

  ??每回有閑暇逛街,書店總是固定的一站,繁榮的圖書,讓人有明顯的感受:讀書的速度已經遠遠趕不上出書的速度。面對如此繁雜的書不斷上市,難怪有人急着要以一天一本書的速度閱讀,惟恐讀書也如衣着裝扮一般,不跟時尚則淪為落伍吧。但是,讀書與時尚還不同,你能說四大名著落伍嗎?所以,選擇經典來讀,不必跟隨書市走。一首流行歌十天半月就過時了,許多圖書也一樣,註定是曇花一現的產物,只能做一次性閱讀。

  ??不能否認,讀書已進入了快餐時代,快餐時代的圖書,使我們對快餐的態度一樣,對食品本身就有一種爭議,比如,對書質的質疑:如今寫書人多如牛毛,出版物遍地開花,精神大餐吃到齒頰留香,但品質良莠不齊也是事實,難免上當受騙。

  ??裝幀精美,封面華麗的書,本身就是一種美的存在,但是看過內容后,表裡不一,是徒有其外的金玉外質。“人不可貌相”,告誡人不要以貌取人,如選書,也不要被浮華的外表魅惑。同樣泛着紙香味,油墨水香味,貌同質不同。

  ??每次踏進書店,總要隨性地憑一時所好,買書來讀,每次面對浩如煙海的圖書做選擇,也很盲然,書有未曾經我讀,是讀書人的一種狂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之生逐無涯之知,那就成了資深的書獃子,終然皓首窮經,但記憶力不等於創造力,學問如果派生不出創造力,那是死讀書,讀死書,腦子被條條框框塞滿了,有什麼用?類若魯迅筆下的孔乙已,琢磨“茴香豆”的“茴”有幾種寫法,失去了讀書的意義。

  ??讀書是一把開啟心智的鑰匙,讀書可以為生命找到出口。思維被讀書的露水滋潤着,生命之樹則永遠鮮活。開卷有益,勸人讀書的一句樸實的語言,讀書多了,總有一種內里的文化底氣在運作。腹有詩書氣自華,是獨善其身的讀書效果,兼善天下,是“立言”,古人推崇的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其中之一。著書立說,起着教化人的思維,凈化心靈諸多作用。如于丹在《論語》心得所說:《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一則故事,改變一生!雜誌《意林》每期封面必有的一句話,讀書的功用涵蓋於此。

  ??人生這麼短暫,書是讀不完的,只能明智地有所選擇地讀書。隨着科技的發達,讀書也走入一個多元化時代,紙質閱讀,電視閱讀,網絡閱讀等等形式,不斷介入我們的生活,讀書之樂何處尋?不同型形的讀書人可以各選所好。

  ??年輕一族的網民們喜歡讀屏,而隨着網民隊伍以突飛猛進的速度爆增,讀屏多於讀書,這是一個閱讀的走勢。那種刻版的讀書在新一代網民身上隨着代年會漸行漸遠,當然,紙質讀書,還是以其傳統,佔一席之地,經久而不衰。

  ??網上圖書,終是一種無形的存在,文人多喜藏書,即使你在網上虛擬的空間里富到坐擁書城,不抵一櫃圖書慰藉心靈,這是讀書有形與無形的區別,一些傳統終是不能改變。這種有形與無形的不同,自有切身感受。每每抱得圖書滿載而歸,總是拿一枚藏書印章,醮了紅紅的印泥,在特定的位置周周正正蓋下去,不必匆匆合書圖書,輕輕吹氣,看着紅色的印泥慢慢散掉水氣,然後輕輕合攏書頁,一本一本上架,那是怎樣的一種心靈富足!

  ??為讀書而讀,難免春困秋乏夏打盹,我的學生時代也這樣一路走來,古人常說的“寒窗苦讀”,是一種境界,讀書之樂,那是另一種境界。元人翁森的《四時讀書書》以春夏秋冬的讀書為題,道出讀書盎然的情趣。

  ??春

  ??山光照檻水繞廓,舞雩歸詠春風香,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蹉跎莫譴春光老,人生唯有讀書如,讀書之樂樂如何?綠滿窗前草不除。

  ??夏



讀書之樂何處尋? 標籤:讀書思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