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範文大全>人生勵志>縣級官員的真實狀態

縣級官員的真實狀態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縣級官員的真實狀態

  作者/郭少峰

  “書記、縣長平均每天工作11小時。不少領導干感到身心疲憊。”

  這是中國社科院政治學研究所2011年11月底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

  2010年9月,中國社科院政治學所組成課題組,田改偉參與所里主持的“縣處級領導幹部日常生活狀況觀察”課題組,針對8個省市12個縣(區或縣級市)的162名縣處級幹部,實地觀察他們的工作、生活。

  這項課題是首次以科學方法描述我國縣處級領導幹部日常工作生活。

  據介紹,縣處級領導幹部常年工作在第一線,上對中央、省委負責,下要面對群眾,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群體。這個群體的工作生活方式是他們關心和研究的重點。

  當前一般群眾與黨政領導幹部存在一定程度的疏離感。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什麼?根據研究結果表明,縣處級領導干

  別是黨政“一把手”的工作方式及特點,正是造成千群疏離感的重要原因。

  每天工作11小時

  楊萬東2010年卸任西南省份一縣委常委、常委副縣長職務。

  2011年11月18日,他說,他任上具體事兒特別多。

  “不是我去找別人,就是別人來找我”,一旦遇到突發事件,楊萬東還要保證隨叫隨到。

  2008年他先後經歷“5-12”汶川大地震、北京奧運會等大事件,那期間他基本上全天候工作,“經常通宵,最多的一次三個通宵。”

  平時的工作也很煩瑣,除去重大節日以及洪澇等災害時期外,楊萬東平時需解決信訪、礦產資源糾紛、“爛尾樓”處理以及維穩等煩瑣的事件。

  楊萬東的例子在社科院政治研究所的課題報告中得到了體現。

  鄭建君是中國社科院政治學所博士,他曾花一天時間貼身觀察一位縣委“一把手”。

  早晨7點50分,那位縣委書記到醫院體檢,檢查一項即離開。8點一刻,他回到縣委開會。會開到10點多又開小會,到11點多。

  那段時間正值縣裡安排體檢,這位書記忙得連體檢都不能一次完成。每天醫院一上班,他就去檢查一項或幾項。

  11點開始,這位縣委書記門口就像商場收銀台一樣排隊。前面一撥人進去,後面的人則在門外等候。l小時有4撥人找他彙報工作,直到12點還沒結束。

  到中午,這位“一把手”向鄭建君表示歉意,本來他說好跟鄭建君一起吃午飯,“他跟我說,不好意思,你看我這裡還有人”。

  下午2點多,這位書記先後到老幹部活動中心和社區,考察老年人健身場所修建情況。4點多他又跑到—個鄉鎮調研,到晚上才回來。

  田改偉說,這些領導幹部平時住在縣裡,晚上九十點鐘開班子會很正常。

  依照課題組觀察,這些縣處級幹部平均每人每周工作總時長達47.56小時,按照一周5個工作日計算,平均每個工作日約為9個半小時。

  而書記、縣長工作時間更長,他們周工作時長平均為55.08小時,工作日平均每天工作11小時。

  “這都是實打實的工作,非常辛苦。”中國社科院政治學研究所所長房寧肯定這些幹部群體的勤政程度,他說,“要知道這群人長年累月都是這樣的工作強度,常人很難承受。”

  但讓課題組意外的是,在觀察的縣處級領導中,他們平均睡眠時間長達8.7小時,每周睡眠總時長達到61.48小時,其中晚睡55.34小時,午睡6.14小時。“他們中午可以回家午休,這在北京很難做到。”

  陪領導肘間長

  縣委書記、縣長“陪同多”是這次調查出來的特點。

  鄭建君強調,陪同的對象不僅僅是上級領導,還包括本行政區域外的來訪人員參觀調研等接待活動。

  作為常務副縣長的楊萬東,陪同客人“吃飯、喝酒、休閑是家常便飯”。

  2010年Il月18日,楊萬東說,前來考察的老闆、上級來督察,這都需要一位縣領導陪同。有些重要的客人,除了“一把手”陪同外,還要兩三位常委跟着。

  他說,外地客商前來考察投資,一般都需要一兩天,陪同的縣領導基本上全天圍着他轉。一個普通項目至少需一位縣領導陪着,“要是很重要的項目,一個班子都陪着”。

  要是部委、省里來的重要人物,有的需要“全陪”:提前到高速公路口接,車隊到賓館后,吃飯、開會彙報情況,陪同到現場視察,集合開會總結情況,走的時候還要送到高速路口,“更重要的人物,四大班子領導都要來”。

  楊萬東說,這種“全陪”的情況還不少,平時上面的財稅檢查組,項目督察組接待,都需要“全陪”。

  鄭建君說,他們調查的情況是,一旦上級官員出差或到本地視察,“一把手”肯定要全程接待。他們對全縣情況掌握更全面,是彙報工作的最佳人選。

  領導幹部用於“陪同上級領導或本行政區域外的來訪人員視察調研、參觀考察等接待活動方面”的時間佔到周工作總用時的9%。

  職位越高的幹部用於陪同的時間越長,黨政“一把手”周均陪同時間為6.25小時,明顯多於其他領導幹部的3.93小時;常委周均陪同時間為4.80小時,多於其他非常委領導幹部的3.25小時。

  在陪同次數方面,黨政“一把手”平均每周4次,比其他領導幹部的約2次多1倍。

  會議多1走基層少

  與“陪同多”形成對照的是,田改偉他們通過比較發現,職位越高的幹部,與群眾打交道的時間似乎越短。

  另外,除了上述“陪同多”之外,會議多、出差多、休閑少是縣處級“一把手”的工作生活特徵,報告中稱之為“一少三多”。

  會多也是楊萬東對工作的一個主要感受。

  作為常務副縣長的他,處理文件和開會是他的主要工作形式。

  “開會差不多佔30%的工作時間”,縣長外出期間,他還要主持縣裡的工作。

  除了縣裡開會,楊萬東還要外出開會,跑錢跑項目,“給上級彙報工作,或者去推介縣裡的項目。”

  根據課題組調查,黨政“一把手”平均每周開會5.55次,多於其他領導幹部的平均每周4.35次。

  “會多不一定是壞事,”田改偉對這種現象並不意外。

  “會多”與他們所處的地位以及工作特點有關。縣級黨委、政府需落實上面的政策、傳達精神,協調各方力量,部署具體工作。

  鄭建君曾跟隨某縣副縣長走訪基層,考察林場申請安裝攝像頭防火的事。

  “這種事要到現場看看,才知道有沒有必要。”副縣長跟他說,到現場轉轉,知道森林防火僅靠護林員巡邏是不夠的,他現場就敲定安裝方案。但在路上耗時2小時,現場工作時間還不到1小時。

  觀察發現,縣處級領導幹部總體的工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呈現出“三多三少”現象:室內時間多,室外時間少;與文件打交道多,調查研究少;和上級、同級打交道多,與下級和群眾打交道少。

  課題組的報告也顯示,縣處級幹部“走訪慰問”、“接待來訪”和“談話”一共占周總工作用時的5%,“似乎更顯得偏少了一些”。

  自稱“兩頭受氣”

  “我們是夾心餅乾中間那層,老鼠鑽風箱——兩頭受氣”,楊萬東連續用兩個通俗的比喻來形容他們的處境。

  作為常務副縣長,他比較大的壓力一方面來自經濟發展壓力,另一方面來自維護社會穩定的壓力,“一天到晚這麼辛苦,還要挨上面批評,下面挨老百姓罵,心裡感到很委屈。”

  —個副縣長曾跟鄭建君開玩笑,“我真希望所有的老百姓,能像我姑娘學校里一樣,每人當一天班幹部。他們要處在我的位詈卜,就知道我該有多難。”

  他想讓老百姓體驗一下“連喝水的時間都沒有”的工作狀態。

  為了縣裡招商引資,這位副縣長出去也是求爺爺告奶奶,但在外面做的很多工作別人看不見,外人還以為他出差是在花天酒地。

  “上面下達一些經濟指標,不管縣裡的實際情況,必須鋼性完成。”楊萬東說,為此縣裡要往下向鄉鎮、街道分解指標,“基層完成有困難,久而久之基層也有些想法和怨氣。”

  另外還有拆遷問題。

  楊萬東說,有些屬於重點項目,上面派人來督察,給他們很大壓力,不得已就要強拆,“強拆又造成信訪和維穩問題”。

  壓力之下他們的減壓方式也不多。

  田改偉說,據他們觀察,縣處級幹部每周參加體育鍛煉的總時長平均為6.40小時,“主要是網球和跑步”。

  而黨政“一把手”每周的休閑保健時長為3.91小時,比其他領導幹部的6.84小時幾乎少了一半。

  楊萬東的同事有的會早起游泳,他會在睡前慢跑半個小時,“每年體檢都是“三高”的人比較多,這也算是吃家的飯,得自己的病。”

  “他們不像文學作品中描寫的那種頤指氣使或高高在上。我感覺現在縣處級幹部身段都放得比較低,他們也感覺壓力大。其實他們也會感覺活干好了卻沒落到好,工作做了,還得不到別人理解。”田改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