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縣××年教育工作要點
×
×一、指導思想
×××認真學習十六大和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貫徹落實全國全省農村教育工作會議和市縣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觀,堅持教育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體制創新為動力,以信息化為手段,以提高隊伍素質為關鍵,以提高教育質量為根本,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統籌城鎮教育和山區教育發展,統籌各類教育協調發展,統籌智育和德、體、美、勞全面發展,統籌公辦教育和民辦教育協調發展,打造教育強縣,樹立石門教育品牌,推進我縣教育跨越式發展,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證。
×二、主要指標
×××⒈小學適齡兒童少年入學率、鞏固率達,小學畢業生升初中比例達以上,初中在校學生年鞏固率達以上,適齡殘疾兒童入學率達以上;初中畢業生升入高中階段學校入學率達,高考上線率和錄取率穩定在全省、全市前列。大力發展民辦教育,民辦教育在校學生人數佔全縣在校學生總數的以上。
×××⒉石門一中異地擴建工程第一期工程竣工,配套建設基本完成。啟動新一輪危改工程。啟動實驗學校擴建工程。啟動教育局機關建設。
×××⒊小學教師大專學歷率達,初中教師本科學歷率達,高中教師學歷合格率分別達以上,培訓骨幹教師人以上。
×××⒋基本實現教育信息化。高中學校、城區大型學校、部分鄉鎮中心學校校本部建成局域網,農村完小以上學校接入互聯網,部分村小、教學點接通天網。
⒌教育大局穩定,確保不出現大的安全責任事故。
三、主要措施
(一)全面實施教育提質工程,打造石門教育品牌
×全面提升我縣基礎教育質量,造就一支高素質教師隊伍,創建一批名優特色學校,基本實現教育信息化,推動教育現代化,進一步發揮教育對於整個經濟社會的核心推動作用,打造教育強縣,在全市乃至全省樹立石門教育品牌。
×⒈實施中小學布局調整工程,整合教育資源。啟動新一輪布局調整,切實優化教育資源配置,發揮教育規模效益,注重堅持“三個結合”:即全縣中小學布局調整與皂市水庫移民相結合,城區學校布局調整與學位擴充相結合,農村學校布局調整與危改、寄宿制學校建設相結合。對於暫時不能撤併的村小,變革原“四二分段”模式為“二四分段”模式,即保留一二年級,從三年級起集中到鄉鎮中心完小和片完小,片完小以上學校實行寄宿制。農村初中逐步向鄉鎮中心學校校本部集中。結合實施危改工程,大力加強寄宿制學校建設及設施的配套;加強寄宿制學校管理,增強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提高中小學校的防病能力;督促學校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科研究活動、校園文化活動,使學校既要符合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需要、留得住學生,又要能提高學生整體素質,使家長滿意。城區着重進行小學布局調整工作,啟動實驗學校擴建工程,擴充小學學位,嚴格控制老城區小學班額。啟動教育局機關建設。
×××⒉實施優質教育擴充工程,促進學校改造升級。加強示範學校、名優學校、特色學校創建力度。結合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將鄉鎮政府所在地初中、中心完小建成窗口學校,創建成市級示範性學校。各鄉(鎮)要擬定創建示範性學校規劃,年內鄉鎮政府所在地初中、中心完小要全部通過督導評估,形成以點帶面、循序漸進、區域推進態勢,以優質教育帶動本地教育整體水平上升。推行“走教制”,鄉鎮中心學校以片完小為單位統籌配置英語、計算機、體藝等學科教師,這部分教師作為走課教師,除負責完小的教學外,還要承擔片完小附近教學點的教學。發揮名校優勢,擴大名校的示範和輻射作用,進一步打響石門教育品牌,力爭石門教育在常德處於領先地位。城區學校啟動“名校工程”,努力將石門一中、一中分校、楚江一完小創建成全省高中、初中、小學三個層次的名校。啟動石門一中爭創國家示範性高中、石門五中創省級示範性高中、大型民辦學校創市級示範性學校工作。
×××⒊實施教育信息化工程,加快教育現代化步伐。推進信息化建設,加強縣教育信息中心建設,逐步搭建集信息資源庫、信息平台、辦公平台、學籍管理平台為一體的綜合管理平台。部分鄉鎮中心學校校本部建成校園網、完小以上學校接入互聯網,實現與縣教育信息中心的連接;教育系統推行電子政務管理,實現教育信息網上發布。強化學科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的整合,提高學生收集、整理、應用信息的能力。強化網絡管理、學科教學課件設計的培訓,提高廣大教師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加強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創建力度。加強圖書、常規教學儀器的使用管理,充分發揮其服務素質教育的效能。
××⒋實施全面育人工程,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鞏固提高“普九”成果,繼續把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突出地位,進一步加大扶貧助學工作力度,繼續開展捐資助學活動,解決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學生上學問題。加快高中階段教育發展,增加高中學位,使我縣高中階段入學率上升至。突出德育首位,將德育融入學校教育的各個環節,加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有效性和實踐環節。構建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管理體系。強化“科研興校”意識,進一步推進新課程改革,深入開展新課程教改科研,完善校本教研製度,完善新課程評價體系和與之相適應的考試評價機制,建立適應課改的對學校、教師、學生評價體系,發揮新課程在實施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推廣《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認真抓好“兩課兩操”,力爭初中、高中學生體育達標率在%以上;強化學校安全教育、預防艾滋病教育和毒品預防教育,做好飲食衛生管理和衛生防病工作。
×⒌實施教育人才工程,鑄造高素質師資隊伍。抓好小學教師第三輪、中學教師第二輪繼續教育培訓,着力提高教師實際教學水平,提升教師綜合素質。重點培養英語、計算機、體藝等學科教師,優化教師隊伍結構。加大骨幹教師的培養力度,啟動“名師工程”,選拔培養一批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起骨幹、示範作用的優秀教師和實施素質教育成效突出的教育名家,造就一支由名校長、特級教師、市級以上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組成的名優教師隊伍。推行骨幹教師到名優學校學習制度、名優學校教師到農村中小學支教制度、青年教師培養制度,為青年教師、骨幹教師、名優教師成長創造條件。要樹立一批長期紮根農村一線教師的先進典型,充分利用《石門信息導報》、石門電視台和教育信息網等宣傳媒體,廣泛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迹,通過先進典型來引導廣大教職工,弘揚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
×(二)積極推進教育改革,增強教育發展活力
××⒈進一步完善教育投入機制,加強學校財務管理。鞏固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切實做到“保工資、保入學、保安全、保運轉”。積極爭取農村稅費改革轉移支付資金用於教育的比例逐年提高,積極探索化解農村義務教育債務的有效機制,積極爭取多渠道教育投入。強化對學校財、物的監管,鄉鎮所轄中小學繼續實行報帳制。進一步加強對教育經費的監測和管理。加強對財務管理的過程審計,最大限度地發揮教育投資效益。勤管辦充分發揮在勤工儉學工作上的指導、開發、協調和引導功能,促進學校增收。
×××⒉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激發教師隊伍活力。啟動教師人事代理,發揮教育人才交流中心的作用。出台公辦學校教師到民辦學校應聘管理規定,為公辦學校與民辦學校教師雙向流通創造條件。加強民辦學校教師管理,推行民辦學校教師憑教師資格證上崗的准入制度。深化教師聘任制、校長負責制,逐步推行績酬掛鈎制。加強教工勞動管理,強化教工勞動紀律。
×××⒊支持民辦學校做大做強,保持強勁發展態勢。深入貫徹落實《民辦教育促進法》,以縣政府名義出台激勵政策,吸引民間資本向民辦教育流動。加大對民辦教育的扶持力度,在土地徵用、教師調配等方面給予優惠,學校招生、教師評優評職等納入統一管理。在加大支持力度的同時,加強指導,強化年檢,規範民辦學校辦學行為,提高其管理水平和辦學質量。鼓勵、支持民辦學校做大做強,繼續深化辦學體制改革,積極探索國有民辦、股份制辦學、校校聯合等辦學模式,給教育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打造民辦教育窗口學校,扶持澧斕完全中學、瑜遠中學等學校創建成為民辦教育窗口學校,帶動和輻射全縣民辦教育的整體發展。
×××⒋以服務為宗旨,就業為導向,深化職業教育改革。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堅持辦好所公辦示範性職業學校,吸引民營資本,加快發展民辦職業教育。以就業為導向,加大專業調整力度,培育職業學校專業特色和優勢。鼓勵支持職業學校開展“訂單”式培養培訓,推進產教結合、校企結合。繼續推進農科教結合和“三教”統籌,充分利用農村中小學、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站點資源,開展農民技術培訓,為農村經濟發展服務。
×(三)加強教育行風建設,樹立教育良好形象
×××⒈不斷加大依法治教力度,規範辦學行為。以治理中小學亂收費為重點,防止教育亂收費反彈,強化“糾風”工作。加大監督與查處力度,強化內審監督,對違紀違規違法人員進行嚴肅查處。
×××⒉進一步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嚴格責任追究制,促進幹部、教師的廉潔自律,規範從政從教行為,抓好班子,帶好隊伍。大力實施“陽光工程”,加強校務和政務公開工作,使之不斷規範、系統和深入,發揮政務公開、校務公開在糾風減負、源頭治腐上的制約作用。加強紀檢監察隊伍建設,建立健全各項制度,不斷完善教育內部監督機制。
×(四)加強教育督導評估,優化教育發展環境
×××⒈繼續加強教育督導工作,堅持督政與督學相結合,完善督導和監測手段。縣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要強化“督政”職能,加強與縣人大、縣政協及“兩辦”督查室的工作聯繫,每年至少聯合組織兩次對鄉鎮政府的教育專項督查,依法監督鄉鎮政府履行教育發展職責。結合縣級政府教育工作督導評估和縣級黨政主要領導幹部教育工作實績督導考核迎檢工作,認真抓好教育熱點難點問題的督查督辦。加強對中小學校教育教學管理的督查,切實規範學校的辦學行為。
×××⒉積極貫徹落實“五項學校保護制度”(對學校掛牌保護制度、對農村學校實行零行費制度、首查不罰制度、罰款集中制度、責任追究制度),加強校園周邊環境治理工作,為教育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打造平安校園。進一步做好信訪工作,化解各種矛盾,維護教育良好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