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期末,又見報頁上“風起雲湧”的“豆腐乾”,晚報上、縣報上是一大片一大片被“開墾”、“翻耕”過的“土地”,割出來的是一點點方寸之地,其上播撒着稀疏的“穀粒”,大約百餘字左右。偶一翻《紹興晚報》(昨日的),陡然發現其“花季版”擴展了好幾個版面,真有供不應求之勢,其上無一例外是全市學校的學生習作。文章內容乾癟得比之豆腐乾有過之而無不及,而唯一不缺的是小作者的學校、姓名及“指導老師”和姓名。
此意為何?我想作為語文教師的都會明白其中含義,此乃期末獎勵的又一“力作”。幾乎每所學校都將教師輔導學生髮表作為一大考核內容,多少都與獎金掛着鉤,不同的學校重視程度不一樣,有的小學校獎勵額度很大。但紹興縣裡差不多一致的都是以文章篇數論英雄,而非以文章字數、質量來論。於是乎,只要有一文,哪怕數十了而已,也足以當作一文記入期末考核。
而更令人大跌眼鏡的是由於不少老師平時不積極投稿,到了期末又無東西可交,於是想盡法子“擠”進去一兩篇,讓編者為其發表。有的托關係、找門路的,弄得編輯“狗急跳牆”,只求數量,不求質量,在原本不大的篇幅上增加分塊,削減文質,甚至增加版面,以滿足各種需求,顧全各類“面子”。本人沒有這樣的主動出擊的能耐,還好有幸有上眼的編者從我們的專輯中引去一兩篇刊出來,也聊以完成任務。
那麼,如此文章的質量又如何呢?可想而知,不是味同嚼蠟,便是陳詞濫調,既無實在的內容,亦無豐富的語言,也無新銳的創意,有的只是被切割過後剩下的“骨頭”,或被抽取出來的所謂“精華”。實際上,醉翁之意不在酒,其用意不在文章,而在於人名也。刊登指導老師和學校的名稱是最終目的,只要有了名,也便有了份,可以交差了。
歷來,學生習作是需要教師指導的,這無可非議。學生原本就是一塊不經雕琢的璞玉,他們要寫出美妙的文章更是離不開教師辛苦的指導和教育。所以,將辛苦輔導的老師名字刊上去也是對他的一種尊重。但我認為,註上老師的名字的話,其用意便有了宣傳老師和學校的傾向了。這樣的名一註上之後,想表達什麼呢?是教師的指導水平高?還是他教的學生好?還是這個學生有幸得好老師而學之?事實上也只說明這個老師發表了一篇學生習作。而且署上指導老師姓名的就會有幫其潤色、修改的嫌疑。現實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有的小學生的文章成熟而老練,用詞遣句都相當有功力,不像出自心靈純潔的兒童之手,倒像是出自有豐富閱歷的成人之手,其中的貓膩誰都清楚。曾有一位名師這樣教我投搞的訣竅(很珍貴的,千萬保密):學生的文章好壞沒關係,最主要的是他的文章中要有一個亮點,是思維中的閃光,然後你只要借這個亮點發揮一下,他的文章必然就能投中了。意思我懂,只要有這種想法,文章可以由老師代筆。還有的教我訣竅:投文章稿件時,不要太長,長的文章他們沒地方登,也不感興趣,短小精悍一點,這樣的“塊狀物”他們才喜歡。
我覺得那樣的指導老師可能指導得太過了點,甚至不經指導而直接代寫了。我偶有一兩文被人選中時,他們也將我的名字放在上面,我覺得我是沒有特意去指導這名學生的,只是我對我的學生都是這樣指導着,對每一位孩子都用着心,喜愛有些學生的才華而已,能發表是他們自身的文章較好。
對於現在孩子的作文,我希望他們能夠寫出自己獨特的視角、真實的感受、較為深刻的見解來,發表與否並不重要,只要是好文章即可。
(時2006-12-19)
“指導老師”(教師手記之443) 標籤:手記作文 寫作指導作文 教師作文 最美教師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