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雞離家之後受盡了列強的欺侮,被迫與母親分離。遙望當年,當台灣與大陸母親完全隔絕時,兩岸人民無時無刻的盼望着台灣早日投入大陸母親的懷抱。兩岸人都民望眼欲穿,盼望着與對岸的親朋好友相聚。“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正是對這最好的寫照!台灣著名詩人余光中在他的作品《鄉愁》中寫道:“而現在/鄉愁是一彎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從這句詩中,就可以看出余光中那剪不斷理還亂的鄉愁是多麼的濃烈!不僅說明了他自己,更代表了台灣大眾對故鄉、對親人的思念之情啊!時間可以沖淡一切,卻沖不淡那一縷鄉愁!
再來講講,兩岸文化傳承。媽祖是莆田望族九牧林氏後裔。媽祖生於公元960年(宋太祖建隆元年三月廿三日),祖父林孚,官居福建總管。父林願(惟殷),宋初官任都巡檢。在她出生之前,父母已生過五個女兒,盼望再生一個兒子,因而朝夕焚香祝天,祈求早賜麟兒,可是這一胎又是一個女嬰,父母有些失望。就在這個女嬰將要出生前的那個傍晚,鄰里鄉親看見流星化為一道紅光從西北天空射來,晶瑩奪目,照耀得島嶼上的岩石都發紅了。所以,父母感到這個女嬰必非等閑之女,也就特別疼愛。因為她出生至彌月間都不啼哭,便給她取名林默,父母又稱她為林默娘,默娘。林默幼年時就比其他姐妹聰明穎悟,八歲從塾師啟蒙讀書,不但能過目成誦,而且能理解文字的義旨。長大后,她決心終生以行善濟人為事,矢志不嫁,父母順從她的意願。她專心致志地做慈善公益的事業,平素精研醫理,為人治病,教人防疫消災,人們都感頌她。她性情和順,熱心助人。只要能為鄉親排難解紛,她都樂意去做,還經常引導人們避凶趨吉。人們遇到困難,也都願意跟她商量,請她幫助。台灣的媽祖信仰十分普遍,台胞三分之一以上信仰媽祖,台灣全島共有大小媽祖廟510座,其中台南一地即有116座。它們的名字很多,有的叫天妃宮、天后宮、媽祖廟;有的叫天後寺、天後祠、聖母壇;也有的叫文元堂、朝天宮、雙慈亭、安瀾廳、中興公厝、紛陽殿、提標館等。 福建、台灣、廣東及東南亞的林氏宗親都稱媽祖為:“姑婆”、“姑婆祖”、“天後聖姑”、“天上聖母姑婆”等。 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有媽祖信眾2億多人,僅在台灣就有信眾1700多萬。看來大陸和台灣的同胞都有共同的信仰。
共同的文化是構成一個民族的基本要素之一。在民族認同中,文化甚至具有比血緣更為重要的作用。中華文化為中華各族兒女共同創造,一直是中華民族強大的凝聚力的源泉,也是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一個重要基礎。台灣文化的母體是以河洛文化為核心的中華文化,與祖國大陸其他區域文化一樣,都是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兩岸文化體現出同一性特徵。台灣和大陸兩岸文化具有同質同源性,這種同質同源的文化同一性又必然是兩岸統一的基礎。
相信不久的將來,文化相同的母雞和小雞一定會相聚的!
海峽兩岸 標籤:兩岸作文 海峽作文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