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語文課上,老師把作文發下來,讓我們修改。這時,同學們發現一張沒名字的稿紙。老師看了看,拿起這篇無名的作文讀了起來。讀着讀着,突然,同學們“哄”得一聲笑了起來。原來,這篇作文的主人把“口渴”的“渴”寫成了“喝水”的“喝”字了。老師趁機在黑板上寫下這兩個字,教我們怎樣區別。她先做了一個有趣的動作:眉頭一皺,把舌頭伸出來,然後用手在舌頭前扇動着,接着拿起一瓶水,咕嘟咕嘟地喝下去了。同學們看了笑得合不攏嘴,也有些同學好奇地望着老師,不明白其中的奧妙。這時,老師說:“渴了就是想喝水,是不是?”同學們齊答:“是!”老師說:“渴了要喝水,所以‘渴’字的部首是三點水;喝水要用嘴巴喝的,所以‘喝’字是口字旁。”通過老師的講解,同學們恍然大悟,若有所思地頻頻點頭。
這堂課即將結束的時候,老師檢測我們的聽課效果,問道:“‘渴’的部首是什麼?‘喝’的部首是什麼?”同學們信心百倍地齊聲答道:“‘渴’的部首是三點水,‘喝’的部首是口字旁,渴了要喝水,喝水要用口!”
一節課就在歡笑聲中結束了,在這樣輕鬆愉快地氛圍中,我們既學到了知識,又增加了師生之間的情誼。
老師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微笑,同學們發出得意而自豪的笑聲。
四年級:何靜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