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中國國際園林花卉博覽會於2007年9月在廈門舉行,會址選在“華僑旗幟”陳嘉庚先生的故鄉——集美中洲島。2007年10月29號,我們設計院一行20人有幸到廈門園博園進行了參觀學習,雖然時間短暫,但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
園博園規劃片區總面積6。76平方公里,其中陸域面積3。03平方公里。主要包括園博園主展區、生態濕地公園、水景及水上運動、溫泉度假村等商業配套設施。園博園片區規劃以半島、島嶼的形式進行總體布局,由九個島嶼和兩個半島組成。其中五個為展園島嶼,四個小島為生態景觀島。以此為基礎,分期規劃建設東邊的自然原生島、西側的杏林苑、中部的教育之園、石文化園和北側的山林休閑園,形成一片中央公園式的大綠地。
我們這次主要參觀了園博島(主島)、閩南文化島(輔島)和貫穿兩島的園博大道,其餘諸島尚在分期建設中,未對外開放。主島佔地76公頃,分別為中國四大園林流派園區(江南園區、北方園區、嶺南園區、民族風情園區)、現代園區、國際園區、風景園林師園區和公共園區。走進園博園能清晰地感受到各地園林藝術不同風格和魅力,領略到古今中外園林藝術迥異的美感。下面我分別介紹一下各主要展區的情況;
1、園博大道:,園博園大門是以廈門市鳥白鷺為原型,塑造了“白鷺展翅飛”的優美造型,非常具有動感和地方特色。園博大道寬30-50米,總長約2100米,具有景觀交通休閑多種功能,是園博會的主軸,形成了貫穿南北的主要空間軸線。以“花好月圓為”主題,起點為“花之門”,與之相呼應的終點處放置外徑36米的名為“月光環”的大型景觀構築,設計理念來源於月的陰晴圓缺,它與寶島台灣遙遙相望,不由使人聯想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詩句,期盼着中華民族的團結統一,此時、此地、此景,感覺非常協調,境由此生。除此之外,整個園博大道彷彿是花的海洋,花的世界,花境的運用使園博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主題得到了全面的詮釋。沿途不斷會開闢供人休息賞景的小空間,放置雕塑小品、坐凳和花架涼亭,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
2、江南園區:參觀了以南京、成都、濟南為代表的共10個城市展園,採用江南園林理念設計手法,布局精練,造型輕巧簡潔,色彩淡雅,輪廓柔和優美,“粉牆黛瓦”風格展現江南的水鄉特色和古鎮風韻。建築沿河沿街,形成小橋流水人家的江南水鄉風貌。
3、北方園區:以北京、天津、河南為代表共有六個城市展園,充分利用了山體的景觀控制性,緊扣以“皇家園林”為代表的北方園林意境的精髓,房山石、垂花門、漢白玉拱橋等園林要素的運用強化突出皇家了園林嚴謹的視覺控制軸線和莊重的風格,建築莊嚴、厚重是這一園區的鮮明特色。
4、民族風情園區:以一個民族風情廣場為核心,突出民族大團結大融合的主題,融合和組織各具特色的民族風情展區。有西藏、雲南、蒙古、新疆石河子、貴陽、呼和浩特等城市參展,各少數民族地域特色特色鮮明,置身其中彷彿身臨其地。
5、現代園區:共參觀了上海園、重慶園、煙台“煙景薈園”、合肥“和園”、威海園等9個城市展園。整個園區以“時代樂章”為主題,設計簡潔大方,採用各種新材料、新工藝,塑造了豐富的園林空間,讓人感覺耳目一新。
6、國際園區:包括澳大利亞、日本、埃及、墨西哥、美國、新加坡等24個國家的展園。展示世界各地的園林特色和建築風格。如新加坡的“獅身魚尾”雕塑、非洲草原的“金錢豹追逐羚羊”的雕塑以及荷蘭的“大風車”無一不體現着各國的地域特色。
7、風景園林師園區:分別參觀了王向榮、王浩、朱建寧、俞孔堅、章俊華等8位國際青年風景園林師的園林作品,給我最深的體會就是他們運用了詩的語言,靈活運用空間藝術,耐人尋味,創造了符合場地原有特質的詩情畫意,同時又特別崇尚簡約、節約,摒棄了造園中大興土木,為造景而造景的弊端。
8、閩台園:是集中反映閩台文化的場所,是主辦地福建及近鄰台灣園林的共同展示區。意在反映大陸與台灣同根同源,同屬一個中國的思想。
通過緊張的遊覽,我覺得有以下幾點感觸頗深:
1、園中園的處理手法。
在園博園主島上分別布置的北方園區、江南園區、嶺南園區、民族風情園區、現代園區、國際園區和風景園林師園區等園區,各園區分處主島不同方位,與整個園博園不可分割卻又自成體系,包括道路系統、地形、水體、植物、建築等園林要素的設計運用,體現出不同的地域特色,同時與園博大道緊密相連,形成一個完整有序的遊覽體系,營造出一個個形散神不散的景觀空間。
2、比例和尺度合理宜人。
作為集會、慶典的重要場地,園博廣場不僅要滿足功能的需要,而且必須滿足景觀比例和尺度的要求。在設計手法上設計師採用了“尺度變異”的手法,用誇張的尺度通過巨型花盆改變廣場的尺度感,60CM寬的花壇壓頂,近3M高的花盆,使之與寬闊的園博廣場尺度協調統一。而在其他小面積的園區內,你就會發現與人的活動尺度相協調的諸多小空間,如小型花架和亭廊等。
3、設計手法形式靈活多樣,變化多端,充分發揮了設計師的想象力。
例如:園博廣場的設計主題“鷺舞琴韻”,地面鋪裝以深淺帶狀形式寓意琴鍵,“白鷺”造型燈彷彿一群白鷺飛向水面,映襯廈門特色“鋼琴之島”和“鷺城”的美稱;以“白鷺展翅”作為設計靈感的門形構架為入口標誌;青島園以青島啤酒瓶造型設計的坐凳等等,那麼自然,那麼貼切,使人不得不佩服設計師的想象力。
4、空間布局內聚外擴,空間不斷被分割和轉換,形成了諸多景觀豐富的小環境。
這裡讓我感覺最強烈的就是景牆的運用,用植物材料編織的景牆,雕有金屬浮雕的景牆,油畫彩繪的景牆,江南的粉牆黛瓦景牆,不同形狀,大小各異的形形色色的景牆,花窗框住一幅幅美麗的圖畫,框景、借景在這裡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運用,形成了空間相互滲透,景觀相互因借的藝術效果。在不大的空間里使人感到的是“咫尺山林”、“步移景異”“柳暗花明又一村”,引起遊人進一步尋芳探幽的慾望。
5、注重各地地域文化,歷史內涵的挖掘和意境的創造,地方特色鮮明。
無論是現代園區、江南園區還是國際園區、北方園區,有一個共同的地方就是帶有強烈的地方特色,構築了帶有明顯導向性的公共主題園。各園區向我們展示了不同國家、不同城市的區別於其它城市和國家的特異性景觀。尤其是國內的展園充分展示了以現代手段詮釋傳統精神的設計構思,其實質來源於中國傳統的文化園林以物寄情,營造意境的手法,文學、繪畫、書法應用其中與造園藝術相結合,烘托氣氛。
6、新材料、新工藝的運用,雨水的收集和能源的開發。
生態的建造方法和環保材料在園內被應用,如大面積廣場道路鋪裝採用透水性鋪裝,建築屋頂綠化作為保溫隔熱層、垃圾桶採用環保型材料,分類回收垃圾。雨水收集系統貫穿整個園子,大大節約了水資源。風車不僅作為園博大道上美麗的風景,而且風力發電為園子的照明系統提供了電能。
總之,萬變不離其宗,園博園各園區的設計是我國傳統園林的集大成之作,是對傳統園林的繼承和發展。通過學習更加深了對園林的理解,感知了各種設計手法的運用,有助於我們不斷探索現代園林發展的方向。以上是我參觀學習園博園后的一些心得體會,希望與各位同行互相交流,共同進步。
三年級:374459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