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讀了高爾基的《童年》。這是作者以自身經歷為原型創作的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講述的是主人翁阿廖沙。彼什科夫三歲到十歲這一時期的童年生活。阿廖沙自幼喪父,隨着父親和外祖母來到外祖父家。這一切只是主人公阿廖沙艱苦命運的開始。外祖父家,與其說是家,不如說是人間地獄。外祖父暴力、貪婪、霸道,他掌管着家裡的一切,,阿廖沙時常因為犯錯而被痛打這一切在阿廖沙幼小的心靈留下了陰影。他的兩個舅舅因為錢財而互相殘殺,雅可夫舅舅還因為生氣而把自己的妻子連頭帶腳的兜住打死了,這可見當時的女人是多麼的不起眼。米哈伊爾舅舅把大十字架放到小茨岡,導致他背負過重摔死了。高爾基在作品的開頭就寫到:“有時連我自己也難於相信,竟會發生那樣的事。有很多事情我很想辯駁、否認,因為在那‘一家子蠢貨’的黑暗生活中,殘酷的事情太多了。”當時的社會多麼黑暗,而這黑暗也深深地印在了阿廖沙的心裡,可是每個人的黑暗中還是有一絲絲的陽光,他的外祖母就是他的陽光,她用她那聖母般的行動感化了阿廖沙,讓他明白他的童年還有開心的記憶。
這個故事描述的家庭:貪婪、殘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間勾心鬥角;為爭奪財產常常為一些小事爭吵、鬥毆……在這樣一個瀰漫著殘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幼小的阿廖沙過早地體會到人間的痛苦,而她的外祖母胸懷寬闊,她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阿廖沙孤獨的心,外祖母對阿廖沙的愛,給予了阿廖沙堅強不屈的性格,讓阿廖沙感覺到自己的存在,她經常給阿廖沙講神話故事讓他了解更多的事情也為了他長大后不做一個心裡陰暗的人。
讀完書的最後一頁,阿廖沙的童年也結束了,等待他的是另一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我想,高爾基要告訴我們的是: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讓我們永遠以那種積極,勇於拼搏的態度對待現在和未來的生活!
六年級:盧思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