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那是一個夏夜,我坐在離家很近的小河邊,看着燈光在河水裡閃爍,微風輕輕的吹着,吹着那棵粗壯的老柳樹上柔軟的柳條,她們在風的幫助下,慢慢舞動起來,柳絮輕輕的飄落下來,像冬天的雪花;像天空中的雲……微風吹乾了我臉上未乾的淚痕,隱隱約約的,腦海里又浮現起了剛才的一幕:
“孩子,你知道你的成績為什麼提升不上來嗎?”爸爸扶摸着我的頭問,“不知道,可是爸爸,你別再說了好嗎?我可受夠了,你別再講那些古代人怎樣去學習的啦!”我不耐煩的回答道。“哦?是嗎,那你說個故事吧。”爸爸說。“鑿壁偷光,講的是西漢時候,有個農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時候很想讀書,可是因為家裡窮,沒錢上學。還有匡衡買不起書,只好借書來讀。那個時候,書是非常貴重的,有書的人不肯輕易借給別人。匡衡就在農忙的時節,給有錢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錢,只求人家借書給他看。匡衡長大了以後,成了家裡專門勞動的人。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幹活,只有中午的時候,才有工夫看一點書,所以一卷書要很長時間。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讀過的書。背着背着,突然看到東邊的牆壁上透過來一線亮光。他站起來,走到牆壁邊一看,啊!原來從壁縫裡透過來的是鄰居的燈光。於是,匡衡想了一個辦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牆縫挖大了一些。這樣,透過來的光亮也大了,他就湊着透進來的燈光,讀起書來。”
“恩。你現在還用鑿壁偷光嗎?你有那麼好的學習條件,要書,家裡有,為什麼不看呢?你看匡衡,他呢家裡沒錢,而他卻也沒放棄對讀書的愛好,他勇於戰勝艱苦,並創造條件勤奮讀書的精神,你是不是該去學習?”爸爸意味深長的講了一大堆。“我不聽!我也不管,他是他,我是我。我不要學習,每天那麼多作業,都累死了!”我馬上反駁道。“你怎麼能這樣看待學習!”爸爸似乎生氣了。我看着爸爸,委屈的淚水流了下來,我哭着跑出了家門。
“柳樹爺爺,我不要那麼多作業,我要輕鬆和自由。”我看着老柳樹,喃喃的嘟囔道。忽然有一陣風吹過,柳樹好像搖了搖頭,我閉上眼睛,回想着爸爸說的話,此時此刻,我也覺得自己錯了,其實,我每天都有很多時間休息啊。
我站了起來,對着老柳樹笑着說“我明白了!謝謝!”說完,我高興地跑回家。
我明白了,學習要換個角度去看;學習,不能一心二用。
無棣縣水灣鎮中心小學六年級:王靜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