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有那麼一群人,只見了一面,不是什麼驚鴻一瞥,卻能深深烙印在人的思想中。
高三夏夜十點半,室內學生是沉悶的,在“高聳入雲”的書山裡奮筆疾書,空氣令人窒息,襯衫上早已汗濕“半壁江山”。風扇嘎吱做響,似乎在傾訴着什麼,高考前的壓抑期能讓一個溫文爾雅的人變得狂躁不堪。一聲鈴響,晚自習,甚於幾個世紀般漫長,終於結束,給了我們暫時躲避在角落舔舐傷口一個絕佳的借口。
大家蜂擁而下,不亞於脫韁的野馬,室外的空氣是沁人的,夏夜的小蟲唱着只屬於它們的奏鳴曲。我踱着步,享受着着難得的悠閑。昏黃的燈光下站着一位老人,約摸七十幾歲,歲月在她的身上留下了太多的痕迹,皺紋是上蒼給予的“禮物”。暗黑的光線投射在地上,斑駁的黑影令人恐懼。她直愣愣地盯着教學樓,眼神似乎在搜尋着什麼,眸光渾濁又明亮。老人在風中顫顫巍巍,佝僂的背像一座山,壓得她不得不彎下腰保持重心,以期能平安地度過一生,或許是愛,或許是責任。她蒼老的像一幅畫,一幅年代已久破舊的有油畫。
我有一股想哭的衝動,她似乎孤獨地孑然一身。她是誰?為何深夜在此?她是在等待着誰?為何如此執着?我敬佩這位老人,我羨慕那位被等待的人。老人或許是在等待作為學生的孫子或孫女,下晚自習后與他們一起回家;或許是在等待成為人民教師的子女;或許什麼也沒在等待,只是想重溫曾經的母校。猜想是我的一廂情願,但我知道,她一定是在守望幸福,執着地守望幸福,滿懷希冀地守望幸福。心中的信仰不滅,才能成為最幸福的人。
我兀地釋然,慢慢的走開。佝僂老人仍像一座豐碑似地立在那裡,昏黃的路燈不變,她還在守望。我繼續高三生涯,改變的是一顆擁有信念紮根的心,這樣的高三或許就不苦了吧。
江西財經大學高三:萬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