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得下是一種自愛。一位70多歲的離休幹部,其女兒遭遇車禍去世,老人被這突如其來的不幸一下擊倒,整天不思茶飯,恍恍惚惚,痛不欲生。其妻是個年過六旬的退休女工,料理完女兒後事之後,對丈夫說:“孩子也是我的骨肉,千斤重的悲哀咱們也該放得下。你應節哀,我不能剛失去女兒,再失去丈夫啊!”一句話提醒了丈夫,於是兩位老人重新振作,眼下正過着健康而充實的生活……
放得下是一種自信。紐約街頭一位賣花的老太太,貧病交加,穿着破舊的衣服,身體虛弱,但滿臉喜悅。有人問老太太:“您很能承擔煩惱?”老太太回答:“耶穌在星期五被釘在十字架上的時候,那是全世界最糟糕的一天,可三天後就是復活節。所以,當我遇到幸時並不絕望,三天後一切就恢復正常了。”
放得下是一種自強。一個人在處世中,拿得起是一種勇氣,放得下是一種肚量。就像“實話實說”里說的:人的一生,好比一盤餃子,也就是在面板上被揉一揉,放在開水鍋里煮一煮,再端上桌被咬上幾口……怕它什麼?
明朝憨山在師有一首《醒世詠》傳世,也是勸人放得下:“紅塵白浪兩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到處隨緣延歲月,終身安分度時光……世界由來多缺陷,幼軀焉得免無常。吃些虧處原無礙,退讓三分也無妨。春日才看楊柳綠,秋分又見菊花黃。榮華終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麝因香重身先死,蠶為絲多命早亡。一劑養神平胃散,兩盅和氣二陳湯……休得爭強來鬥勝,百年渾是戲文場……”
“人生不順常八九”。要坦然面對生命之重,像雅典奧運舉重冠軍那樣舉得起、放得下,最後還贏得滿世界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