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書為舟
在煙波浩渺的人生的大海上,我以書為舟,向著理想的彼岸,前進,不彷徨。
--題記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我一直堅信這句真理。因為是書,教給我知識,開拓了我的視野,啟迪我的人生。
我愛讀漂流記中的魯濱遜,他那奇異的經歷與發現吸引着我,在一次次摸索與實踐中我學會了對於科學的踐行與探索。我愛讀一直在追求幸福的簡妮特,她用人生來追求平等,用行動來完善自我。我愛讀培根關於人生的哲學思考,他的睿智與機敏令我欽佩,他教我,要珍惜 時間,拖延會耽誤一切……
當然,我更願走進中國文學的殿堂。我會為俠肝義膽的梁山好漢聚義造反、除暴安良而拍手叫好;我會為周瑜心狹氣小病入膏肓而扼腕嘆息;我會為黛玉葬花心力憔悴而嘆息芳春的消歇;我更會被那孫悟空的七十二變而牽引,不禁一個筋頭雲神飛天外……
我願在每一個月色朦朧的夜晚,低吟“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的輾轉纏綿,願在每一個菊花落盡的深秋回想易安:“人比黃花瘦”的面龐。看到那激流沖盪的黃果樹瀑布,我會高聲唱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慷慨激昂!在秋夜微涼的夜晚,我想起“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的凄婉;在喧鬧繁華的春日,我難忘“笑從雙臉生”的朝氣蓬勃……
我常常想起張愛玲在繁華的燈紅酒綠中獨自守着內心如那“慘白的日”一樣的孤寂,凄嘆那樣一個弱女子如何在大上海謀生;我更不敢忘史鐵生在生命的盡頭淡定自若,沉着地告訴親人“節日已經來臨“,“在時光被忽略的角落,生死同一”。我還記得,龍應台在《1964》中沉痛而又意味深長地告訴我們“人生由無數淡淡的悲傷與淡淡的幸福組成,在小小的期盼、短短的失望、沉默的痛苦中終其一生……”
我知道這是在教導我,要看淡人生的成敗,走好每一步!
“人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鑒,可以知得失。”李世民如是說。而我要說:“以書為鑒,可以明事理,可以知人生”。
我願以書為舟,在人生的大海上航行,不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