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者不吃嗟來之食,這是廣為流傳的中華美德,朱自清寧願餓死也不吃美國救濟糧。兩則小故事透出了中華傳統美德。寫出了中國人的骨氣,難道骨氣就是如此么?難道兩則都是中華精神么?
中華精神生生不息,文天祥寧死不屈,關天培命亡虎門,霍元甲為了民主大義被日本人下毒害死,這些是真正的民主美德,而寧願而死不吃,是不是所謂的骨氣?
春秋時期,齊國大災,到處都是餓民,一路上餓死的人無數,齊國富商黔敖站了出來,慷慨解囊救濟災民,和當今汶川大地震各路愛心人士捐錢捐物是一個性質。唯獨一個乞丐,沒有接受黔敖的施捨,理由是態度不好。結果寧願而死,也沒吃黔敖的食物。
我們可以分析一下當時的場景,當時的場景有可能是這樣,秋風蕭瑟,一路上都是空腹的災民,黔敖招呼災民,場景亂鬨哄的,災民們應該在謝黔敖施捨。這時黔敖看見一個乞丐沒有來吃,當時場面亂,聲音雜亂,黔敖就對那個乞丐喊:“過來吃啊!!”乞丐回頭憤怒的說:“我就是餓死也不會吃你的東西。”當然這只是本人的猜測。
本人認為,這完全是一種無意義的骨氣,態度不好也比較正常,人家黔敖富豪,哪個富豪沒有一點壞脾氣?難道別人是專門來侮辱這一個乞丐么?不應該吧,人家肯散盡家財來救濟災民,完全可以看出黔敖本無惡意。態度不好很正常,經濟差距太大,人家富豪,家財萬貫,良田數不清。你一個小小的乞丐,又臟又臭,別人對你態度不好是很正常的。難道你還祈求別人對你說:“先生,您餓了吧,來吃點東西,暖暖肚子。”拉倒吧你,如果黔敖這樣做,就是傻子。結果乞丐不吃餓死了,還拿汶川地震來對比,志願者們親赴災區,和黔敖一樣目的是好的,如果有些志願者原本就是大大咧咧點,受外界影響說話有點粗話,災民就不接受了,不讓他們幫助了。這還了得?黔敖肯定和志願者們一樣會很尷尬,到時誰還會獻出愛心,在困難面前誰還會向別人慷慨的伸出援手?對社會的愛心人士打擊會多大?這種真的是一種值得讚賞的精神么?這種精神能屬於中華傳統美德么?我很懷疑。
再說我國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教授,晚年身患嚴重的胃病,他每月的薪水僅夠買3袋麵粉,全家12口人吃都不夠,更無錢治病。當時,國民黨勾結美國,發動內戰,美國又執行扶助日本的政策。一天,吳晗請朱自清在“抗議美國扶日政策並拒絕領美援麵粉”的宣言書上簽字,他毅然簽了名並說:“寧可貧病而死,也不接受這種侮辱性的施捨。”這年(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貧困交加,在北京逝世。臨終前,他囑咐夫人:“我是在拒絕美援麵粉的文件上籤過名的,我們家以後不買國民黨配給的美國麵粉。”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也不領美國的“救濟糧”,表現了中國人的骨氣。
內戰的爆發主要還是當時老蔣,怎麼說呢?老蔣的國民黨是主謀,美國也算上了幫凶,朱自清寧願餓死也不願意吃美國的救濟糧,和上文的乞丐不一樣,美國成了國民黨的幫凶。朱自清文人一個,無法上陣殺敵,在背後支持。有何不錯?這是“恨屋及屋”朱自清這才是真正的民族精神。是真正的,而不是盲目的。朱自清的精神值得讚美,乞丐的能么?
朱自清不吃美國救濟糧寧願而死和貧者不吃嗟來之食的乞丐是兩個性質,朱自清的才是真正的中華精神。中華精神永遠存在,薪火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