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似長似短,一路走來,我已不復從前。
——心中所想
4歲——
我是個小孩子。混沌初開,猶如一張白紙,在天真地找尋可以在上面畫畫的人。
我找到了,是父母,是老師。他們畫什麼,我就是什麼。所以,我很乖,很聽話。
喜歡聽到大人們的誇獎,所以我總是按照他們說的去做,而且要做得很好。考試第一,唱歌第一,畫畫第一……太多太多的榮譽,於是我是大人們眼中的好孩子。我好高興,因為我可以得到好多好多的誇獎。
4歲,總是如此單純,單純到為了一句簡單的而努力。
14歲——
我早已不是孩子。漸漸長大的我也不會顧及別人對我的評價。或許是青春在做怪,或許是我骨子裡的叛逆已成熟,又或許是我為了補償小時侯無知所浪費的寶貴的光陰。我會大聲宣布:我是“我行我素”的代表。
考試不再是第一,不喜歡聽到大人們那無聊的誇獎,更不會乖乖聽話。只是想着如何才能擺脫大人們的監控,做一隻快樂的自由的小小鳥。
不會再認真地聽課,作業也是“應付式”,更是經常出入教師辦公室。父母當然是每天每天的教育,甚至是責罵。但我不在乎,我只想快點長大,去尋找我的天空。
4歲——
我是個小孩子。每天都在家以外的天空下奔跑,和小夥伴們玩耍,玩得滿頭大汗,好開心!
雖然知道回家晚了會挨罵,但就是貪戀這快樂的時光,直到傍晚才戀戀不捨地與夥伴道別,急忙地跑回家。
那時玩的是“老鷹捉小雞”。每次都為了決定誰是“老鷹”而爭執不休,好不容易才解決“老鷹”問題,又開始爭論“母雞”問題。但是我們還是不厭其煩地玩着這“老套”的遊戲。
14歲——
我早已不是孩子。昨天在回家的路上,看見一群小孩在玩“老鷹捉小雞”。我看不慣這幼稚的小孩玩這種幼稚的遊戲,輕哼了一聲,徑自走了。
真是無聊,一群小毛孩。
我不知道我這樣的想法是出於什麼目的,或許是妒忌,或許是在炫耀我已不是小孩,又或許是我不再留戀那令我度過童年的“老鷹捉小雞”。
我是真的不再喜歡這樣的時光了嗎?還是我沒有這樣的時間耗在這樣的快樂上?
4歲——
我是個小孩子。永遠無憂無慮,根本就不懂什麼是煩惱。
有飯就吃,有事就做,就這樣一天一天地過着,笑就是笑,哭就是哭。天真的以為會這樣下去,天天都可以笑得很燦爛。
很喜歡上學。因為上學就可以和同學們一起玩,可以和老師一起,聽老師講故事。還會自己淘氣地爬牆去抓蟋蟀,然後會被老師找到,罵個臭頭……
14歲——
我早已不是孩子。初三的生活過了大半,初中就這樣走到了尾聲。
已經累垮了。每天過着“兩點一線”的生活,早已厭倦。想逃,但又怕逃了以後自己的未來就完了,這個重要的轉折點,我不能輸!
於是又安安靜靜地坐回椅子上,不再想,靜心學習。
爸媽為我取這個名字是為什麼?文靜?是要我很“淑女”很“文靜”嗎?但同學都說我這名字是我父母的美好希冀,永遠不可能實現的夢。又或者是我姓錯了,我應該姓“吳”,“吳文靜”才是我的個性:不文靜,而且很粗魯。
想着想着,心又不能靜下來了。未來,未來,我要加油,好好學習!
肩上的擔子太沉了,壓得我好累。但我會好好地走下去,為了我的未來,也為了愛我的人。
我無法再回到4歲,因為我身上有了更多的責任。但我可以回憶,這些美好的記憶足夠我回味一生的了。
十年,似水流年。一路走過,我在足跡中成長,在回首中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