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過後是宋詞,那麼國內的“英語熱”過後呢?我們是否該拾回對母語的尊重和熱愛?
——題記
依稀夢中,遠古先人吟唱着古老的歌謠在田間河邊勤勞地耕種。從《詩經》中一路走來,我聽到無數黃皮膚黑眼睛的中國人吟誦着不朽的詩篇,抑揚頓挫、斷金切玉,每個字都那麼妥帖,那語言彷彿活了過來,如夢謠般輕輕吟唱着中華民族的風骨和氣度。
是的,從來未曾將漢字看成沒有思想沒有感情的死物;從來未曾將漢語看成簡單的交流工具。從來,我都是將它放在高高的神壇上,當作祖先千百年傳承下的民族圖騰般頂禮膜拜,神聖而虔誠。在我眼中,母語如河,流淌着先祖的諄諄教誨和萬般叮嚀。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從《詩經》中,我知道中國人眾口傳承的君子形象是溫潤如玉、堅硬如玉的,那是一種高尚的情操和雍容的氣度。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從李清照的深情歌頌中,我明白中國人欣賞的是怎樣豪爽大氣的英雄。
雄渾壯闊、氣度雍容,簡簡單單的漢語告訴我們的竟是如此寬廣的胸襟,傳達給我們的竟是如此深刻的哲理!教我們如何不深深地熱愛自己的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