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件往事。
在我上學的路上,有一座獨立的小院,小院里住着一個老人,她很少與人說話,也很少露面,偶爾見到她,看到的是她獨自一人坐在院子里,默默地曬着陽光,獨自望着院門發獃。
那天,我騎自行車回家,放肆地撒下一串悅耳的鈴聲,沒想到,老人竟然打開門,我心裡一顫,這是怎樣一張臉啊!一道道皺紋佔據了核桃似的乾癟的臉,渾濁的雙眼有些獃滯地看着我,一縷白髮耷拉在額頭上。她的嘴唇分明蠕動了兩下,卻沒有說出話來。面對這張臉,我害怕極了。
門又悄悄地關上。
以後,只要一聽到我的自行車鈴聲,老人一準打開門,繼而探出頭來,悄悄地望一眼之後,又輕輕地搖搖頭,失望地關上門。
後來無意間聽別人說,老人一直孤獨着,養子養女成人後,一個個先後棄她而去,連她最疼愛的孫女都不願意到這個院子里來,而她孫女的自行車還是老人攢了好長時間的養老金買的,以往孫女一來就使勁地搖自行車鈴,老人就樂得過節似的開門迎接,也不知從何時起連孫女都很少來。此時,我才恍然大悟,為什麼我自行車鈴聲一響,老人就踩着碎步打開了門的。聽到這裡,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為什麼老人的養子養女要這樣對待她,也許她們不想讓老成為自己的累贅?也許她們覺得老人已不需要關愛?也許……但不要忘記了,老人才是生你養你的人,母親為我們付出了太多太多代價,我們難道不應該回報一點嗎?偉大的、默默的,不顯山露水的舔犢之情是天下所有母親的共性,那就請摘下你們心靈上的藤蔓,拋棄種種推脫的理由,好好孝敬她吧!
又一次放學,我習慣性地按了按自行車的鈴,老人習慣地打開門,我友好地望着老人笑了笑並叫了聲,“奶奶!”她似乎吃了一驚,竟然感動得流了淚,老人笑了,那笑,就像在秋日裡綻放的菊花。
從此以後,只要有時間我總會陪老人,陪她說說話,做做事,小院子也不時飄出一老一少愉快的笑聲。
“母親”——一個多麼偉大的稱呼,是母親呵護我們從小到大,她從不渴求什麼,卻一直把子女的身影裝在心裡,時時品味,呵護。但我們對母親的偉大又能理解多少?又真正為她做了多少?
請摘除心靈的藤蔓,為母親做點什麼吧,哪怕只是一點點,別再冷落她的心,因為每個人只有一位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