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高昂洪亮的齊讀聲,雖聲勢雄偉卻聽不出一絲情懷,顯然是初中生在背課文。
蘇軾的本意呢?那閑逸的夜晚——解衣欲睡,腦中無任何牽念;月色入戶,心中只剩下閑心。那優美的景色——月光下徹,如一池春水般清澈透明;竹柏倒影,如水草搖曳婀娜多姿。那曠達的抒情——淡淡凄涼,自我排遣;全無世俗,樂觀積極。
月光映襯出一種閑心,一種踏破紅塵后的閑心!在人生低谷時,是這種閑心讓蘇軾樂觀曠達;在宦海沉浮中,是這種閑心讓蘇軾淡泊名利;在坎坷道路上,是這種閑心讓蘇軾隨緣自適。
而當我們拿起蘇軾的詞朗讀,讀不出作者的本意,是因為我們讀、背的目的是為了作業與成績,缺少這種“閑心”。當厚厚的書本與成堆的作業重重壓在我們身上,當被迫的考試與無奈的分數完全充滿我們心間,當世俗的利益與短淺的見識逐漸扎進我們腦海,我們是否已無法動彈,無法敞開心扉,無法在腦中給閑心留一片空間?
我望向窗外尋找那個一千多年前曾讓蘇軾擁有閑心的明月,卻發現窗外只是一片漆黑,就像我們的光芒逐漸消失的內心世界。當我正望着那片漆黑髮呆時,電話鈴突然響起。
“喂?你看到月亮了么?”
“正找着呢,好像看不到。”
“看到了給我照張照片!要不這作業怎麼完成啊!”
——作業。好有震撼力的名詞!現在,賞月不再是為了體會蘇軾的閑心,而是只為了作業,那這閑心還能有多少人擁有?
明月不應該在這片漆黑里,而應該在我們心中。那月光照入心房,如一潭清水,微波蕩漾,水草搖曳,是一片人世間看不到的景象。在欣賞這片月色中,我陶醉其間,忘卻了一切雜念,終於理解了“閑人”的意思,那種閒情逸緻,那種樂觀曠達,那種隨緣自適。
閑心就像明月。唯有與皎潔對視,才能拋開世俗,沉澱出人生的真正態度,而且如一潭清澈的積水,洗滌心靈上的污垢,留下透明、純凈、曠達,水中水草搖曳,描繪出一片美麗的風景,安靜、祥和。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那洪亮的聲音遠去了,寧靜又清幽的世界里,只剩下閑心。
北京海淀區育英學校初二: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