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古今,“生於憂患”的例子舉不勝舉:越王卧薪嘗膽,最終“三千越甲可吞吳”;朱元璋飽受窮苦,領導起義,從而登上皇位;貝多芬雙耳失聰,卻身殘志堅,為世人留下不朽的名作;蘇步青家境貧寒,發憤苦讀,最終摘取數學桂冠……以上種種,皆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成功者都是從逆境中磨練出來的,他們都有豐富的經驗與不懈的追求。當然了,還有着他們的成功。
有成功當然也有失敗,也不乏死於安樂的犧牲者:隋煬帝花天酒地,沉迷於美色,使得李淵起兵造反,推翻隋朝;清政府閉關鎖國,“自給自足”,導致八國聯軍的野蠻入侵。以上等等,失敗者不僅悔之晚矣,而且造成了無法彌補的損失。等待他們的除了墮落,還有消亡。
難道我們沒有什麼可以引以為戒嗎?難道我們不該好好反思么?有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看似簡單,實則包含了無數的人生哲理。任何事物都有正反兩面,永遠的天堂也是地獄,逆境不但可以使人墮落,也能使人發奮;順境則如蜜糖,不僅能甜倒你,也可以將你粘住,永無翻身之地。社會未嘗不是如此?社會很公平,給予每個人的機會是一樣的。這則要看你要把這機會變成通往成功天堂的鑰匙,還是沖向失敗地獄的快車了。
“如果你愛他,送他去紐約,因為那是天堂,如果你恨他,送他去紐約,因為那是地獄。”同樣的,如果你想成功,逆境適合你,如果你要失敗,逆境也適合你。
由憂患與安樂想到的 標籤: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作文 想到的作文 從烏塔想到的作文 照片想到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