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初中作文>初三作文>淺談“生於憂患,死於安樂”1100字作文

淺談“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白雲飄飄作文網 字數:1100字

淺談“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算是孟子思想中不可忽視的一條。這一條倫理是正確的,但是不夠準確。 

  生在海邊的人知道:珍珠是蚌等一些軟體動物體內發生病變或外界沙粒和微生物等進入貝殼而形成的。而對大多數人來講,珍珠只是一種裝飾品。兩種不同的人,兩種不同的結果。其實,大多數人說的不全面,他們忽略了一個重要的過程,那就是血與肉的代價。 

  珍珠形變的環境可以說是憂患。因此“生於憂患”這是對的。 

  17世紀四五十年代,中國歷史上出現了一位類似於陳勝的人物-----李自成。1944年春,闖王以為天下已定,大功告成。那些新官僚們早已把打江山時那種叱詫風雲的義氣、魂魄丟掉。李自成想當王侯,牛金星想當太平宰相,諸將夙夜想營造府邸。故而當清軍捲土重來時,李自成大敗,昔日的繁榮轉眼間化為烏有。 

  闖王的失敗,足以說明:死於安樂。 

  由此看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是成立的。 

  但是,有時此結論不成立。 

  在同盟會成立后,孫中山領導的武裝起義多次失敗,革命道路重重困難,革命內部又分成了陶成章、張炳麟和孫中山兩派。這時,出現了一個政壇上不可忽視的人物—王兆銘。他毅然去刺殺攝政王載灃,所不幸的是汪兆銘被捕,在獄里,寫下了『慷慨詩』:街石成痴絕,滄波萬里愁。孤飛終不倦,羞逐海浪浮。 詫紫嫣紅色,從知渲染難。他時好花發,認取血痕斑。 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 留得心魂在,殘軀付劫灰。青磷光不滅,夜夜照燕台。 “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更是成為革命青年者們傳頌的詩句。當時的他,確有“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返”的悲壯情懷與堅定信心,也有“士為知己者死”的仗義。可是,又有誰會相信這就是汪精衛,一個愧儡政權的建立者呢? 

  那麼這樣看來還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嗎? 

  汪精衛的轉變是什麼原因?自然是其品質問題,亦是對當時環境沒有認識透徹,因此,這應是性格上的缺陷。 

  那麼,性格上的缺陷是如何形成的呢? 

  自然是一天天培養起來的。那麼再看看他的生活環境不也是憂患嗎? 

  為什麼孟子的主張在此卻不同了哪? 

  我認為:“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應該有個限制範圍,那就是“學有所長”去干真正適合自己的。 

  闖王自小躬耕隴畝,沒有在安樂時領導屬下的才能;再一方面,農民自小窮苦,難免會被安樂蒙蔽了雙眼。因此被列入伙涉一夥。 

  王兆銘,自幼喜愛讀書,在理論方面自是很棒。但是,它對應着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太軟弱。為了掩飾他的軟弱,他必須先下手為強,但自己又沒有好辦法,只好走一步是一步。因此,在遇到困難時慌不擇路。 

  由此看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可以勉強說是對,也可以說是錯,但總起來,對大於錯。 

  因此,我們對這句話要寧可信其有,而不可信其無。

淺談“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標籤: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作文 淺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