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時間的流逝有如白駒過隙般飛快,轉眼間,2013年已經過去,新的一年向我們走來。春節,這一舉國同慶,萬家團圓的節日,在不同的地方也有各式各樣的過節習俗。在漳州,春節期間也有許多傳統的風俗,隨着歷史的發展流傳至今。
早在清代,漳州便有了“歲正月里門干具茶酒相娛樂,迎神,明燈擊鼓,召巫,妝台閣 ,往來都市”
的習俗。在那時,春節期間忌講不吉利話,萬一小孩無知,說了不吉利的話,要用草紙拭嘴。同時忌吵嘴打罵和摔破碗碟,萬一不小心打破碗盤,要將碎片收集起來放進石臼或水井,口中念“歲歲平安”,借“碎”與“歲”諧音來化凶為吉,保持祥和歡樂的氣象。漳州城舊俗過年要逛““公爺街”(即今南昌路近北橋路段,清代有海澄公黃梧府第;30年代以後“公爺街”數次改換地點)。其內容相當於中原的春節廟會。解放后,除“文化大革命”期間外,政府都另闢專門地點組織健康有益的娛樂項目代替““公爺街”,作為群眾春節期間的娛樂場所。舊時,雲霄、石碼等地及海濱地區,正月有“持石頭相撲”的“擲石之戲”,參加者常打得頭破血流而樂此不疲。不過這個據說來源於古閩越族土著的習俗在清末就被視為陋習而革除。在後來的“文化大革命”期間,提倡破除舊俗,過“革命化春節”。組織城鎮居民挑糞下鄉支援農業;農民則修水利,平整土地,建“大寨田”。各單位還組織吃糠菜做成的“憶苦飯”,以示不忘舊社會的苦日子。
除“文化大革命”時期外,春節放假3天,各單位舉行春節茶話會和團拜。機關單位於正月初一早擺設水果、糕點、蜜餞等招待來客和本單位職工,互相祝賀新春,謂之“團拜”。其他單位則視其經濟力量舉辦不同規模的內部聯歡會。現在全市、全縣(區)範圍的春節文藝、娛樂活動多由企業出資舉辦,既是與民同樂的公益活動,又可藉此宣傳本企業、推銷商品。
當然了,這些都是舊時的春節習俗 。隨着社會的進步,現在的春節習俗與舊時的春節習俗 也有所不同。
正月初一子時新年開始,家家戶戶燃放鞭炮,稱為“開正”。客家人還要在門前備清茶、糖果,焚香,稱為“拜正”。初一日人人早起,穿新衣服燒香點燭,祭拜天地祖先。小輩向長輩拜年,長輩隨即賜以紅包和紅柑。是日要早起,家家燃放鞭炮,把炮扔出門口,然後打開大門,也稱為“開正”。家人都要吃點紅糖線麵湯。糖,意為甜蜜;線面,意為長壽,即祈求全家幸福長壽。以甜線面及三碗乾飯插上紅紙花祭祀先人,紅紙花稱“飯春枝”,其中“春”與“剩”(富餘)在方言中同音,寓意家中糧食有餘。現在祭拜之俗在城鎮中已基本革除,在農村中還有保留。早餐為素食,乾飯佐以“長年菜”(以豆腐及整株菠菜、韭菜、芥菜等做成)。漳州城區的長年菜是將厚末菜(菾菜)一葉一葉剝下(不得用刀切),在水中燙熟後置於缽中,任其發酸。除夕“圍爐”時每人均要吃少許,其餘留到新年裡加到年飯的“菜尾”中,俗謂可以消食去膩。也有用芥菜代替厚末菜作長年菜。一般不煮新的飯而吃除夕特意多燜的飯,寓意年年有餘。也有的吃八寶粥或甜線麵湯。飯後老少着新衣走家串戶,向親友拜年。舊俗拜年時互道“恭喜發財”;50年代后,忌言發財,改說“新年好”;80年代后,又時興以“恭喜發財”道賀。親友上門拜年時,主人用紅棗、蜜金棗、桂圓乾或冰糖、冬瓜糖等煮成甜茶招待,並以朱漆的祭盒盛蜜餞、糖果、紅棗等外加瓜子、紅柑用以敬客。明代漳州人過年時用檳榔敬客,現在此俗在台灣尚有殘存。至親好友上門拜年,主人往往會以佳肴美酒招待,稱為“請春酒”。客人告辭時雙方常以紅包饋送對方的孩童。初一日不吃粥,以免往後出門遇雨;不往戶外倒垃圾,忌“財氣外泄”。此外還有不洗衣、不汲水(有的地方還以米篩封井口),不乞火,不掃地,不用刀和針線,不討債,不打罵孩子,不穿白色、青色衣服等禁忌;忌打破食具,忌口出不吉利話。現代人還存有這些禁忌,但不太講究。過去,九龍江上的“船底人”,過年要買一大捆連根帶葉的甘蔗,用紅綢布綁在船桅上,三日後方可卸下來吃,以祈求好運。
到了初二的時候,也要早起,做新年的第一次牙祭(“頭牙”),以菜、飯、牲醴祭祖,但不燒冥紙。初二俗稱“女婿日”。是日,女婿攜同妻室子女帶熟豬腳和年糕等禮品到岳家向岳父母拜年,岳父母宴請。宴後夫妻應在當晚炊煙升起前回家,不得留宿岳家。是日忌單身漢拜訪有待字女兒的家庭。而初三被視為“赤狗日”(凶日),不吉。經過除夕守歲和初一、初二兩天早起之後,初三日可以“困夠飽”(睡足足)。舊俗,新喪之家應在正月初三祭亡靈,有親眷前來弔慰,謂之“消新愁”。因此,是日一般不互相串門拜年,避免不吉利。現在已無這種禁忌。客家人於是日將祭神祭祖的“年飯”吃完。
俗稱灶神於初三日深夜自天上回歸本宅,初四清晨戶主沐浴焚香,擺三牲果品,燒印有馬、轎及馬夫、轎夫的“分馬”紙上天接神,謂之“接尪”。漳州城區舊時初四凌晨要燃放三響炮,然後開啟井蓋汲水。到了初五的時候年假已過,各行各業開始勞作和營業,故謂之“假開”。是日家家戶戶撤掉擺在供桌上祭神祭祖的年飯,開始打掃衛生,過年所積下的垃圾都要清掃出門,撤除供品。來客照常招待,但可以不必捧上水果、蜜餞和甜茶。店鋪開門做生意時要燃放鞭炮,並在門前張貼上書“大吉利市”、“開張大吉”的紅紙。
在初六“假開”后,過年的活動基本結束,市郊婦女多於初六進城逛娛春場。俗諺云:“初六行甲(得)無骹目(踝)”。民間以為初六日多走路可避免腳上長“雞眼”。初七為“人日”或“七元日”,俗稱“平宵”。舊時,農民精選五穀和蔬菜合煮吃,謂之“七寶湯”,以為可解除百病。《正月歌》中稱“初八哮枵(喊餓)”,意為到了初八年飯等新年的食物均已吃光,百姓要開始準備祭拜天公的食物了,故又稱“初八摸(忙家務)”。是日夜開始敬天公,鞭炮聲徹夜不斷。初九俗稱“天公生”(玉皇大帝誕辰)。漳人宰大豬,家家戶戶殺公雞,留着尾羽用以祭天公,在家設香案,用牲醴、米糕、甜粿、發粿和紅龜粿祭拜,還要將特製的黃色長條紙錢(“長錢”)用紅絲線系在門環上,待祭拜完再焚燒。舊時,社區還要請戲班演戲“敬天公”。各地都有專門用於祭拜天公的特殊食品,有的地方在這一天還禁止挑糞桶、撿豬糞。舊時,有敬惜字紙之俗,字紙不用,投入“字紙簍”。收集街上的字紙被認為是行善積德,也可以贖過。正月初九有“送字紙”之俗。是日,慈善機構將一年來所收集的字紙裝入箱子用紅緞包裹,上書“國粹”或“敬惜字紙”字樣,插上金花抬着遊街,學童盛裝執香隨行至溪邊焚化。初十俗稱“地公生”(土地神生日)。是日,禁舂米、劈柴,以免觸犯地神。
然而春節遠沒有結束
。十一日俗稱“吃福”。各家各戶準備豐盛的晚餐共食,寓今年有福氣之意。俗諺稱:“吃福吃甲老”(音可,意為老邁),也有祈壽的意味。席上必吃韭菜和豆腐,俗謂“韭菜春,豆腐有”。十三日,凡上一年出生男孩的人家均備一對寫有“慶賀弄璋”的紅燈籠,懸挂在祠堂或附近的廟宇前。在方言中“丁”與“燈”同音,添丁和點燈都是興旺的現象。不過此俗現在已革除。這下子春節的熱鬧才告一段落。但是兩天後,又一傳統節日元宵就會再次延續春節的喜慶氣氛。街巷中又會充滿這節日里特有的歡樂和喧鬧......
這便是漳州式春節,一個帶着閩南風俗氣息的春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