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家說,一滴水中見大海,一粒沙中見世界。為了探尋生活背後的“學問”,關注習焉不察的民風民情,我踏上去遠方的路,到民間採風。
第一站——彩雲南國
剛一到雲南,滿眼的山野風光,飄蕩着自然熱土的氣息。正當沉醉佳景時,耳後傳來輕鬆,歡快的樂曲,聞聲尋人——三個婦女,生長得一張黑中透紅棗子臉,滿口白白的糯米牙,腰間圍個釘滿小銀片扣花蔥綠圍裙,腳下穿雙雲南鄉下特有的繡花透孔鞋。她們自由地歌唱着,以對歌為樂,作為一種娛樂活動。我想,這正是我所追尋的——雲南的“歌”。后聽當地人介紹才知“金滿斗會”是民歌風俗中盛大的集會。鄉村男女老少百多人,六人圍一桌,足足坐滿了三十來張矮方桌,一連三天才散場,主要目的是傳歌,男女老少連唱三天,不愧是“十年難逢金滿斗”。
彩雲南國,歌滿天國,踏着歌聲去旅行。
第二站——錢塘江畔
親臨浙江,只見家家戶戶忙裡忙外,小孩子臉上笑開了花,想必是到了邀飲春酒的時日了。漫步大街小巷,四處飄蕩着自釀的八寶酒的香氣,這是在別處不曾有過的香味。我想,這正是我所追尋的——浙江春酒。一到過年,人們最期盼的就是喝春酒,早在一個月前,用黑棗,荔枝,桂圓,杏仁,陳皮,枸杞子,薏仁米,兩粒橄欖泡着,酒香加藥香,香得醉人。
錢塘江畔,酒香飛飄,斟着春酒去旅行。
第三站——華北門戶
剛到天津,我就直奔泥人張店鋪,看着一個個活靈活現的泥人從泥人張手中誕生,真是驚嘆不已。在捏泥人像時可以不看不瞅,瞬息而就。形神兼備,出神入化,當之無愧的“奇人”啊。楊七,楊巴也是兩位響噹噹的人物,楊七手藝好,楊巴口才好,精明細緻。關於這三位“奇人”,有這樣一段評說:手藝道上捏泥人,咸豐年間兩地帶,明山偶遇張海五,鬥智斗勇傳奇事;兄弟合夥生意火,中堂大人怒摔場,巧嘴滑舌解危難,楊巴茶湯名遠揚。
華北門戶,奇人倍出,帶着驚趣去旅行。
第四站——祖國心臟
北京巷文化家喻戶曉,聽到最多的就是那街頭吆喝聲,這小小的吆喝聲也別具一番韻味。簡簡單單幾句話,就將貨物的特徵或製作過程精準地介紹給過客。兒化音,合轍押韻,方言等均為吆喝的聲樂藝術,這些聲音中平實透着儒雅,質樸不失鮮活,簡直就是藝術。
祖國心臟,吆喝文化,賞着韻律去旅行。
沒有了記憶的城市是可悲的,沒有了文化奠基的民族是可怕的。帶上行李,踏上旅途,伴着民風,追尋一份獨特,一份風情,一份韻味。
山西大同礦區同煤一中初二:張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