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雞的前提條件是合適的溫度和合適的蛋。前者,母雞、熱水袋、電熱毯皆可,原始的方法是母雞;後者指受精卵,如果是石頭或是未受精的卵,那就白忙活了,於是便有了歇後語“二十一天不出雞------壞蛋”的說法。一般地說,母雞都能盡心儘力地孵蛋,但是“蛋”不一定能孵出小雞來。為什麼?請看笑話。
1,造句:
( 1)難過
學生:我家門前大河難過。
老師:我更難過。
(2)天真
學生:天真熱。
老師:我一頭汗。
(3) 況且-----況且-----
學生:火車況且況且地從我家門前過去了。
老師:你碾死我算了。
2 ,在經歷了若干個私塾先生后,財主又給他的笨兒子高薪請了個有名的先生。學完一二三后,笨小子就“自學”了 ,“四”就畫四道了,以此類推。老師辭職時告訴財主:令郎八竅通七竅了。財主這個樂呀,開始讓兒子記賬。查賬時財主傻了:滿賬簿都是兒子用梳子蘸墨汁劃出的道道,“一萬”就劃一萬道。財主立馬暈倒。“一竅不通”都不懂,就是個四分之一千,笨死了。
上述二學生純屬石頭蛋子,非受精卵,屬不可雕之朽木型,母雞累出高血壓,渾身長滿痱子也無用。有的學生補了一年課,成績還是個位數,能怨老師嗎?每個母雞下了蛋都嘎達嘎達地叫,為啥?那是自豪喜悅的宣言:我成功,我下蛋了!當然它也更希望孵出小雞來:真想蛋出雞,有水又有米;壞蛋不出雞,苛責無道理。同理,拿升學率來苛責學校和教師,非常無道理。每個老師都希望自己的學生成才的。還是看看是啥“蛋蛋”吧。鴨子不能上架,老虎不會爬樹。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無用功能有收穫嗎?
鐵杵磨成針,木杵磨牙籤。
不是努力了就能成功,材料很重要,物盡其用更重要。
材料對了,孜孜不倦,出成績;材料錯了,吱吱不轉,冒火星。
中國的父母都很偉大,但有些人卻偉大得可憐。許多人不明白不是每個人都應上大學,上大學也不一定能成才的道理,硬是不可為而為之。要知道,禿子當和尚,是將就材料;瞎子點燈,就白費蠟了。
“條條大路通羅馬,何必汗水沙漠灑?腦筋變通急轉彎,照樣奪隘過關卡。”不信哪,大傻!!!
總之,受精卵,孵化;非受精卵,食用。能考大學必須考;否則,學些技術,也挺好。現在,白領凈不如藍領的,很多活得好的人並一定是念很多書的人。電焊工和站馬路牙子的水暖工月收入八千到一萬了,而研究生畢業月薪才二千元!教師書念得多,怎樣?清貧得就剩一個偉大了。
孵雞,蛋重要;讀書,人重要。合適永遠是最好的,面對當今衛星上天而馬桶沒人修和大學畢業等於失業的社會現狀,選擇合適的道路,活好當下,重要極了。
你同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