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有朋友強烈推薦我看《蝸居》,也有朋友一遍又一遍的推薦我看《宮鎖心玉》。所以我一閑下來,就把《新三國》看了一遍。電視劇情與名著《三國演義》大致無異。名著終究是名著,即使看了很多遍,其筆下情節,也仍然能讓人情緒起伏、感慨不已。亂世諸侯,均憑實力爭天下,本是沒有什麼好壞之分的。可羅貫中把劉備等人寫的正派,描繪了一條中興漢室,抵抗曹賊的故事路線。
無奈劉備的大仁大義、諸葛亮的鞠躬精粹、巴蜀武將的忠義勇猛都只出現在書里。小說終究是小說,即使至情至性,其故事情節,也仍然不能引以為史。羅貫中筆下的劉備,到死都保持着仁義,為了給關羽、張飛報仇,他率軍東征,兵指東吳,赴誓桃園結義,也因此被引以為千古美談。可細細想來,卻不是這樣的。當曹、孫罵劉備虛偽時,我想起了前幾年看的一些三國論著。
呂蒙、徐晃攻下荊州,歷時將近半年,且發生在劉備攻取漢中之後,照理說,荊州有戰事,巴蜀群臣不可能不知道。可為何那麼長時間,劉備、諸葛亮沒有出兵助荊州?連關羽敗走麥城,神機妙算的諸葛亮都不能一救嗎?與其說關羽大意失荊州,不如說荊州勢單力薄,且有劉備存心至他於死地。
諸葛亮看出劉備佔領巴蜀之後,已經有了帝王之志,這是千真萬確的。劉備的仁義到了頭,需要用君王的手段來治理有功之臣,他素知關羽、張飛的品性,江山打下來不容易,自己百年之後,劉禪如何能制止這兩位爺爺?且說桃園結義感情深,張飛因醉酒吏將而失守一座徐州城,有誰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允許?重點是劉備求功心切,想在有生之年一統天下,成千秋美名。劉備以為,曹魏已經沒有文臣武將能和巴蜀抗衡,屯兵漢中,整頓幾年便如探囊取物。偏是還有個東吳,出師無名。先是聯合人家打了赤壁之仗,后是管人家借荊州不還,一直以仁義立身的劉備,如何好意思東征?於是,他預計好荊州事件,不僅除去了關羽,還能以為關羽報仇為借口,佔領整個江東。
可悲桃園三結義,竟演變成一場軍事戰機。羅貫中大張旗鼓的將諸葛亮迎接出來,風頭就勝過了任何人,隆中對后,劉備與諸葛亮日漸親密,也曾多次引來了關羽、張飛的嫉妒。而後的百戰百勝、神機妙算,也就為諸葛亮日後獨攬巴蜀大權奠定了基礎。自然,劉備也是想弄死諸葛亮的,只不過天下未統一,還需要他輔佐。如果說關羽晚年的利用價值是激起孫、劉矛盾,搞出一副找孫權報仇的樣子。那諸葛亮的價值則是東征西討、攻城拔寨了。
小時候我總想不明白,劉備武不如關羽、張飛、趙雲,文不如龐統、諸葛亮,怎麼就能治的這些人死心塌地的跟着自己呢?也許,這就是一個君王的能力體現。社會是由人和人組成的,掌控群體,運作好自己的團隊,才是亂世裡面的頂尖藝術。管理者的位置,是難以駕馭的,所以它在任何時代都至關重要。諸葛亮誤用馬謖而失守街亭,對魏延持偏見意見而放棄“子午谷之策”,獨攬巴蜀大權而使得蜀漢人才凋零……相比孫權、劉備的管理,算是對主公、臣子有了最好的解釋。
諸葛亮從隆中對到決勝於千里之外,無不展現着一個頂尖智者的才華,可惜劉備死後,巴蜀大權盡落他手,還差點弄的晚節不保。劉備從桃園結義到蜀中稱帝,行盡仁義而進退自如,駕馭巴蜀群臣而對自己服服貼貼。如果年輕人的崇拜對象是諸葛亮,那成年人則應是劉備了。
更多原創雜文:http://user.qzone..com//main
感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