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雜文隨筆>雜文>(轉載)張炯:《為文學生長鼓與呼》序

(轉載)張炯:《為文學生長鼓與呼》序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為文學生長鼓與呼》序

  張 炯

  黃葉斌同志的《文學評論文集》即將出版,他請白燁同志轉達,希望我為他寫篇序。我與他並不認識,讀了他的文稿后,卻覺得理應向讀者推薦。他的早期的文章,發表於1979年,以此計算,他從事文學評論已經三十多年,可謂是資深的評論家了。他的文集分為五卷,卷一是“散文之欣賞”;卷二為“小說之解析”;卷三乃“詩歌之品讀”;卷四屬“雜評及其他”;卷五編“現場批評之點評”。可見,他評論的領域很廣,包括評論之評論,也包括文化評論,如《從文學遺產看鐘祥歷史文化的傳承與繁榮》,還包括他自己所寫的政論,如《稍縱即逝論機遇》。其實,他的評論還包括報告文學、傳紀、遊記、雜文和電影藝術等文體的評點以及文學概評,如對《鍾祥日報》的各種徵文的概評,還有對於某一作家的綜合評論,如《荊楚歷史文化園地的拓荒者——兼評馮道信〈論楚歌〉一書》,更有對許多作家文集的評論。他的絕大部分評論都是評析當代作家、特別是荊楚地區的文學創作的,但也有評析古典名篇的文章,如魏徵的《諫太宗十思疏》、對王勃的《滕王閣序》、對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對柳宗元的《小石潭記》等也有讀後解析的文字。而最有新創的則是他對網絡文學評論的點評,數量達數十則,皆言簡意摯,熱情洋溢,尤屬難得!

  讀黃葉斌的評論,我首先感到他對評論工作的敬業精神和深徹理解。他說:“批評,或曰評論,是對文學作品文本的評價評論,是指出其優劣的一種文學創作方式,也是評論者個人的審美觀、價值觀、人生觀的體現”。(見《網絡文學批評的理論探索與實踐意義》)他在《草根派評論:為文學的生長鼓與呼》一文中更闡明他對文學評論工作的熱情、敬重和堅持不懈的態度。他深知評論工作的艱難和當今評壇的種種弊病。他說,“作為一個評論者,從身份上來說,有學院派和草根派之別。但是,兩者的文學使命和責任應該是一致的,那就是為文學生態的豐滿繁茂而培根澆土除草祛蟲,為寫作者的進步、成長和成熟而給予激勵、鼓舞、宣傳、發現、提攜和鞭策的動力。而評論者,大多是一種為他人做嫁衣裳的‘裁縫工匠’、一種孤獨地尋找開掘發現文學之鑽石的‘探礦先鋒’、一種小心翼翼戰戰兢兢擔心被評作者冷眼失望否定的‘文化奴僕’”。黃葉斌既知評論者職責莊嚴,又知其處境艱難,卻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持寫評論,其不減的熱情、勇氣和責任感就值得人們稱譽和敬重!

  從他的《文學評論文集》來看,他的學養比較豐厚,學術視野相當開闊。他不但熟悉中國文學史,對外國文學也所知頗多。因而他的評論就具有歷史的比較眼光。他的評論標準兼具思想與藝術兩方面,堅持美學的和歷史的批評。每篇評論,雖長短不一,內容也厚薄不同,卻總是建立在對作品文本的認真閱讀上,建立在對作家的知人論世上,努力做到實事求是地解讀,並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他的文筆也比較流暢、清新而準確,並且時露飛揚的文采,不但給讀者以理性的啟悟,還給讀者以審美的愉悅。他的所評雖不乏名人名作,而大多卻皆屬本土本鄉的新進作者。

  鍾祥乃古代楚國的郢都。歷史文化悠久,文風很盛。黃葉斌寫有很多有關鍾祥文壇新秀的評論,包括《鍾祥日報》各種徵文的概評,我猜想他或許就是鍾祥人,或在鍾祥工作過。因而他的評論對於促進當地文學創作和評論的繁榮、發展,應起過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他對網絡文學評論的點評,更是當今評壇極有特色的短評,發揮和發展了我國傳統詩話和小說評點的優長,卻又富於當今的時代感。評論家最可貴的是要熱愛文學。黃葉斌正是這樣的評論家。他能夠傾注許多心力於如春筍般初出的作者,就足見他對文學的熱愛。他的評論的重要價值之一就在為當地文學做了培土澆花的工作,也幫助讀者了解荊楚當今的基層文學所取得的驕人的成績和存在的不足。把他稱作“草根派”評論家的代表之一,也許是恰當的。我非常希望有許多能夠“為文學生長鼓與呼”的這樣的評論家在各地成長起來,在評壇大顯身手,那肯定會為我國文學的繁榮昌盛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的。

  是為序。

  2013年12月22日於首都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 教授)



(轉載)張炯:《為文學生長鼓與呼》序 標籤:大學生入黨 學生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