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已有着數千年的歷史。因酒即能烘托餐桌的氛圍,又能愉悅人的心情,所以逐漸形成了“無酒不成宴”的習俗。然而如今人們只在意酒的飲用價值,卻忽視了酒的另外一個功能,那就是酒的藥用價值。
考繁體的“醫”字,下面是個“酉”字,就象酒罈之形。《中華小字典》“酉,酒本字”,即酉就是酒。《說文》:“醫,治病工也……酒所以治病也。”說明酒與中醫藥是密不可分的。
中醫對酒的認識源遠流長。兩千多年前的中醫古典名著《黃帝內經》將酒稱作“醪醴”,列“湯液醪醴論”,專門論述酒的作用和製作材料。其中“醪”是濁酒;“醴”是甜酒。醪醴的製作也比較講究,必須以稻米為原料,以稻草為燃料,因為“此得天地之和,高下之宜”。水稻春種秋收,得天地之氣最為醇厚的緣故。
《素問·湯液醪醴論》云:“自古聖人之作湯液醪醴者,以為備爾……邪氣時至,服之萬全”。指出酒就像家庭中備用的藥品一樣,在有病邪侵襲時方可服用。在《本草綱目》中,李時珍對酒性及功用作了詳細的論述:“苦、甘、辛、大熱、有毒”。能“行葯勢,通血脈,潤皮膚,散濕氣,除風下氣”。《本草拾遺》有“消憂發怒,宣言暢意。”的記載,說明酒可以影響人的精神活動。長沙馬王堆漢墓竹簡《十問》中說:“酒者,五穀之精氣也,其入中散流,其入理也徹而周……故以為百葯由。”言酒乃五穀之精氣所化,進入人體后很快隨着血液循環而周流全身,所以酒常為百葯所用。《名醫另錄》言其“殺百邪惡毒氣。”故又有“酒為百藥之長”的說法。可以說酒是中醫最早應用的藥物之一。
用酒炮製藥物,可以改變其性能與作用。《金匱玉函經》“大黃酒洗,酒浸”,以降低其寒性;藥王孫思邈“巴戟酒浸一宿,去心皮,菟絲子酒浸三宿,蒸過用”以引葯入經等等。涉及到酒的方劑就更多了,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的栝萎薤白白酒湯就是用酒與栝蔞、薤白同煎,治療冠心病的名方,並且一直沿用至今。在《本草綱目》中僅藥酒方就達69種之多。涵蓋了內、外、婦、骨傷以及養生保健等諸領域。
酒是藥物,既能養人,亦可害人。李時珍指出:“酒,……少飲則和血行氣,多飲則殺人頃刻。”《諸病源候論》也認為:“酒精有毒,有復大熱,飲之過多,故毒熱氣滲溢經絡,浸溢臟腑,而生諸病也。”
中醫對酒的論述,使酒的文化意蘊又加深了一個層次。因此,無論是在節假日的餐桌上,還是平時的飲宴中,都不能忽視酒的藥性,有度有節,在烘託了氣氛的同時,又有益於健康。而不能“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這樣才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素問·上古天真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