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下午,92歲高齡的國家科技最高獎得主吳良鏞院士一手拄着拐杖,在工作人員攙扶下,一步步緩緩走上人民大會堂報告台。他堅持站着35分鐘講完了以《志存高遠身體力行》為題的報告。但放眼台下,大批後排學生一片片“倒”下,趴在桌上睡去。(鳳凰網 9月17日)
睡倒的研究生引來許多口誅筆伐,筆者在看到這個新聞的第一反應也是對這些高學歷人才的綜合素質感到擔憂,我在視頻網站上看了很多哈佛的公開課,全都是“高朋滿座”,但我真的沒看到哈佛的學生出現這樣的情況,這不僅讓我陷入深思。
我首先想到了哈佛的學生和我們的學生哪裡不同?最大的不同便是我們的學生很多是被強迫去聽報告,而哈佛的學生都是自己選擇去聽的。說白了,我們是不管你6000學生愛聽不聽,全都必須來聽;哈佛是我有這堂課,感興趣的自然便會來聽。6000人的教室肯定缺氧,你讓哈佛的學生來他們也得睡啊!一個是靠規矩來約束人,一個是靠魅力來吸引人。這正是我們的高校教育體制需要改革的地方。
在高等學校的教學及培養人才的過程中,理念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從中外高等教育發展歷史的角度來看,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着教學內容的性質、教學方法的選擇和教學過程的走向。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高校教育教學的發展過程中,我們同樣可以看到教育教學理念的變革對教育教學改革實踐的影響與指導作用。
“為什麼中國沒有世界一流大學?”“為什麼當代中國出不了大師?”,看看52年蘇聯化的院系調整,想必讀者會有些想法了。 高校改名、合併運動與綜合性大學前幾年各地院校掀起了改名以及合併運動,例如“株洲工學院更名為湖南工業大學”、“山東工程學院、淄博學院合併組建山東理工大學”等等,被廣泛視作“教育產業化”的行為。但另一方面,這種專業院校升格為大學,單一專業學院合併為綜合性大學的做法,其實也是“博雅教育”(即綜合教育、素質教育)回歸的表現。中國人民大學設物理、化學專業,清華大學大力建設文科,雖然未必能得到廣泛認同,但也同樣是為了實現這種理念——大學之謂大,不僅僅在於培養出精通某些方面技藝的專業人才,更可貴的是能夠培養出具有“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