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無疆,來往于山路,或佇立遙望,或低頭慢行,然歲月蒼然,過往行者漸漸稀少,不變的,唯有那四季輪換的風景,還有那枯黃的落葉,在漸裂的石階上或隨風而去,或被行者掃落,慶幸着能夠歸根。只是行者默語,一路前行,來往于山路,似忘了風景,忘了自己,獨在青階上留下了淺淺的印跡,等待着後來者路過,然後重合,最後遠去。——題記
如果只是爬山,那該有多好,可是手中兩大袋的福禮,用重量證明了幻想的不現實。所謂福禮,是一些需要祭拜神佛菩薩的貢品。而不幸的是,我提的袋子里有兩隻雞、兩塊豬肉、十幾個桔子還有一些零七零八的東西,加起來差不多有三十斤,要是放在過去,我是不怕累的,可是現在的你我老了,或說是真的缺乏運動了,沒走幾百米,就有些手酸了,氣息也有些凌亂了。想當年小的時候,那可是不知疲倦的,一個勁在石階上瘋跑,根本不理會長輩讓跑慢點的叮囑,想想就感慨萬千。身旁的老媽,似乎也比以前走的慢了些,許也是有些累了吧,何況歲月不經意間,在她的頭髮上染了些銀絲,順便在眼角也留下了一些魚尾紋,而我,總是沒心沒肺地嘆息着自己老了,然後惹來老媽的幾聲笑罵,再在笑罵中沖淡了那絲若有若無的惆悵。
提着提着,覺得有些累了,本來想放下歇歇的,可是老媽就是不許,說是福禮在到山頂以前是不許落地的,於是便硬撐着,只好沿路看着山色。說也奇怪,從小到大,不知路過多少次,看過多少次了,可是每次都感受不同,山是那山,小溪還是那小溪,或許變得是心吧,經歷的越多,越渴望平靜,卻又總是不得平靜,這或許就是所謂的生活中的無奈吧。唯獨那幾經修飾的寺廟依然如故,似在心中有着別樣的地位,不曾動搖,或許這就是所謂的潛意識吧。一路行來,幾次想掏手機拍幾張照片留念,可終沒有去拍,一是雙手都提着福禮,二嘛,是因為,不知道如何下手,美好的風景之所以美好,是因為那時風景中的生機打動了自己,而不是照片中固定的猶如死物的風景。所以照片和筆墨記下的,終究沒有記憶美好的原因正是因為記憶的朦朧。
我本身是一個愛好動物的人,不想掩飾什麼,只是很少在現實中看到如此靈性的動物——騾子。第一眼看到它們的時候,它們正在原始的山路上緩慢前行,所謂原始山路是指魯迅先生所說的那種路: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我想那是長輩們留給後人的財富吧,我們看到的是他們用自己的腳踩出的一條捷徑,而那時的辛苦,又有誰會記掛在心上呢?路總是要走的,只是時間早晚罷了,所以很多時候,不要自持勞苦功高,因為換個時間,故事也會換主角的,只是歷史給了你一個角色,讓你先行扮演,如果不願,自會有後來者幫你演下去。騾子,說實話在現實中真的沒見過幾次,也不是很了解它們的脾性,以前也只知道它們很倔,那也是在一條山路上,一頭馱着東西的騾子停在路旁愣是不走了,無論主人如何去拉、去動,它就那樣站在那裡不動。而這次,之所以驚奇,是因為近距離觀看了下騾子的全貌,它們的眼神有種說不出的味道,很安靜也很老實,而真正讓我驚奇是,那些騾子排着隊站在那裡,等一個工人往它們背上兩旁的袋子里鏟石子,等兩邊的袋子鏟滿后,工人輕輕地拍了一下騾子,然後吆喝下,那頭騾子就這樣乖乖地轉過身,然後慢慢向後面走去,最後停在山路的轉彎口,似在等待着同伴一同上路。我一步一回頭地看着,想要拿手機拍照留念,可惜老媽不讓我放下,所幸我靈機一動,慢跑到上面的一個轉彎口,借口說是累了,然後將東西放在那裡休息用的長石椅上,這不算落地,老媽也默許了,於是趕緊掏出手機,調好距離按下了快照鍵,可惜距離還是遠了些,遠沒剛才那般真實。
之後,一路前進,我有些興趣索然地走在有些開裂的石階上,而老媽走得慢些,跟在後面。我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放慢了腳步,欣賞着山腰兩旁的風景,順便等等老媽。山上的樹總是很多的,而多了也便普通了,所以一路走來,只是隨意的看着,唯獨對那消失在上方的石階有幾分興趣,或許是心理作祟吧,總覺得有種說不出的禪意,與佛無關,只是有種莫名的感觸。
直到偶然間看見一抹紅色的楓樹時,我才從那種只可意會的意境中醒來,卻又陷入了對楓葉的驚艷中。楓葉有人說是在深秋才是最美的,而我覺得此時的楓樹才是最有味道的,稀稀落落的紅楓掛在樹枝上,樹下滿地的枯黃中雜參着些許紅,路過時更吹來一陣細風,此時心似乎也被帶動了,那種美,我水平有限,寫不出來,只是覺得驚艷,也很有意境,可惜上來時沒有地方可以安放福禮,只得暫且放下拍照的念頭,等回來時再拍上幾張留念吧。風景中的意境是由四周的環境決定的,而其中的生機卻是無論怎麼也模擬不出來的,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只能遺憾,所幸還有記憶,哪怕再模糊,只要沒有遺忘,總還是有幾分印象和值得慶幸的。
又前進了一會,我終還是忍不住,將東西放到了前方的長石椅上,然後掏出手機,左拍拍,又拍拍,可惜風景着實有些遜色了,好比剛吃過美食后,再去吃平時的東西那般索然無味,不過廖勝於無,多少還是有些安慰的作用。然而當我再去提福禮時,似乎比剛才更加費力了,或許這也算是放鬆后的後遺症吧,當全身心投入的時候,自然不覺得有什麼,好比一些人專心讀書時或專心寫作時會忘記了時間一樣,而當退出這種狀態后,就只剩下了疲憊。
許是老媽也有這種感覺,所以多休息了一會,才說加把勁,快點山頂了。期間有聊起過外公,我倆難得地統一說:老人還是要多走動走動,對身體有好處的。像外公這樣八十好幾的老人每次都是一個人爬那麼高的山,前幾年還能挑些蠟燭什麼的香火到山頂,換做那些不愛運動的年輕人怕是都要累趴下了吧?這就是經常鍛煉的好處,而我外公以身作則,用事實告訴了我這個道理,可惜我還是如別人一般不愛運動,怪不得這些年體能下降了那麼多,提三十斤左右的東西都有些不堪重負了,不得不說老了。(關於我外公的故事,太多了便不多說了,值得一提的是他經常堅持爬山,甚至偶爾還會拿着掃把清掃石階上的落葉,這或許是農村人的習慣,而我外公完美的繼承了一切。此次我和老媽先行一步到山上,而外公先在家裡吃過早點,然後才慢慢地上山來找我們。)
到了山頂,照例是拜神佛,然後就是擺香案,也便是俗稱的擺福禮,最後便是點香、燒蠟燭、焚銀紙。這次因為出來太過匆忙了,所以豬肉和雞沒有燒過,於是便打開寺廟旁的廚房(這寺廟我外公、外婆管理的,廚房的鑰匙自然很容易到手),隨意地洗了下鍋,然後便是燒柴,而老媽居然懷疑我會不會燒火,這可是我的強項,想當年我可是在外公家的灶台旁長大,當然了,她懷疑是有道理的,至少現在我是沒以前那麼厲害了,這不,三心二意的我為了拍照而忘記了添柴,結果便暗了,所幸炭還是紅紅的,只要添些細柴進去就好了,當然期間的辛苦和樂趣,自是不便與外人道的。一些事,自娛自樂比和別人分享要好,因為即便和人分享,別人也不懂這有什麼要樂的,不是嗎?
收拾好一切,我外公也上來了,幫忙整理了下,不知覺又過去了一個多小時,然後照例是拜了下神佛,一家子便下山了,獨留下香燭在案前燃燒、飄渺。
後記:本來到此應該是結束了,又唯恐收尾太過匆忙,所以特此說明,此文純屬隨筆,只是記載一些上山時所見、所聞、所想,也僅此而已,看過便忘了。
2012-1-3 19:59 所謂行者,行走在人世間的修行本心堅持者也
附: 山行
回首遙指來時路,一曲青階深幾分。
年年相似景相同,何處相逢盡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