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雜文隨筆>世俗評說>李世民不出文集

李世民不出文集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一個人一旦在權力上達到頂峰,更多的是,他的大腦就會象吃了搖頭丸一樣經常處於一種癲狂狀態中,政治上留下了光輝的名字,在其他方面也想留下光輝的名字,以至恨不得在各方面都天下第一,這樣的例子太多了。

  別的不說,就說那個狗肉將軍張宗昌,擁有了權力后,也把自己吃狗肉後放的狗屁,讓一些酸文人給編輯出來,硬是給弄出了個詩集《效坤詩抄》(效坤為其字),也想留個文名,光宗耀祖。其《游泰山》:“遠看泰山黑糊糊,上頭細來下頭粗。如把泰山倒過來,下頭細來上頭粗。”《笑劉邦》:“聽說項羽力拔山,嚇得劉邦就要竄。不是俺家小張良,奶奶早已回沛縣”很好玩兒,不過他沒有留下一個文名,倒是留下了一個笑名。

  還有一個比他官大的多的就是乾隆皇帝了,據說他的《御制詩》總計達到43584首,嚇死個人,在中國歷史上作詩最多,排在第一,那給他印出的詩集恐怕要有一人多高!問諸位誰能記起他的一首來,怕是一首也說不出來。多是別人代筆,多是空泛之言,多是假大空。只不過留下了個數字,連一個“優秀詩人”的名號都排不上。官做的最大,自知之明卻很少了。

  話說公元638年3月的某一天,大唐的著作郎鄧世隆閑得蛋疼,看到貞觀天子天天在讀着那本《隋煬帝集》,突發奇想,感到找到了一個討好李世民的方法,揮毫立就,上了一表洋洋洒洒的大論,恭請貞觀天子出文集。

  沒想到拍馬屁拍到馬蹄子上了,李世民看到這個奏摺后,冷眼看了看這位著作郎,說道:“朕的辭令,對老百姓有好處的,史官都記錄下來了呀,完全可以流傳下去;如果是對老百姓沒好出的,搞成集子出版,又有什麼用呢!梁武帝父子、陳後主、隋煬帝都有文集行於世,對他們的滅亡有什麼幫助嗎?做一國之君如果不實行德政,出版自己的文集有個屁用啊!”

  李世民是有自知之明的,他知道自己的那些詩文與真正的詩人還是有很大距離的,利用權力特意去做,可以做的很好,但肯定會給後人留下笑柄;他才沒有那麼傻呢,他不以文才顯名,他要以政事留名,那個留下來的貞觀之治是多麼了不起的一部大書呀,那才是真正的大手筆,金碧輝煌的一部頂級文集!

  再看看我們周圍的這些個文壇小混混、官場小痞痞、商場小屁屁,當自己吃的胃下垂、玩兒的蛋疼、閑的腮幫子腫以後,哪一個不是想弄個“文集”玩玩兒,顯擺一下自己的“素質”呀;且不說那些個“文集”做擦腚紙合不合適,單是那包裝就足以牛叉哄哄、放光於幾天了。

  當你要離開這個世界時,要好好想想,你能否留下來些什麼;實在留不下,就不要勉為其難了,無所謂的,來去一陣秋風,閻王爺那兒不會說你沒出息的;要是象那個狗肉將軍那樣非要留下點兒“文采”,那可真是遺臭後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