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政治學習>強法治學習心得體會

強法治學習心得體會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小景

  在黨內法制教育中強化對黨員領導幹部公民權利意識的培育,必須與提升黨員領導幹部維護和保障公民權利的實踐能力統一起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法制教育與法治實踐相結合,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要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能力,依照憲法和法律行使權力或職責,廣泛開展依法治理活動,提高社會管理法治化水平,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為此,應當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強化需求調研。應當把需求調研作為開展黨內法制教育的首要環節,做到不調研不立項、不調研不培訓,注重以問題為導向,突出組織需求,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這一大局,着眼解決當前維護和保障公民權利中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組織開展專題培訓。通過培訓,讓黨員領導幹部了解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和最新精神,把握憲法和法律基本原則,明白在維護和保障公民權利方面應該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怎樣解決現實問題。

  二是整合培訓資源。法治思維法治方式的運用能力,需要長時期研習和應用法律的訓練和經歷。因此,公民權利意識培育具有很強的實效性要求。為了彌補現有培訓資源的不足,應當堅持“走出去,請進來”。所謂“走出去”,即組織學員進入相關工作部門和工作現場,通過實際體驗,不僅能夠深化對相關法律知識的理解,而且有利於提升實際操作能力。所謂“請進來”,即調整和優化培訓資源。通過選聘司法部門領導幹部、知名法律專家學者、先進模範人物等擔任兼職教師,讓社會優秀法學人才為黨內法制教育貢獻才智。

  三是創新培訓方法。比如在相關培訓方面,應當加大案例教學比重,不僅有利於增強培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而且更為重要的,是有利於強化實效性。還有,充分利用互聯網絡優勢,建立網絡教育平台。可以利用互聯網開設專門的法制教育網校,通過視頻講座、在線解答、學法論壇等技術手段,增強黨內法制教育的互動性。此外,有組織地開展專題活動,包括通過舉辦法律知識競賽等相關活動,以活動促學習,以活動帶學習,助推黨內法制教育工作的深入。

  強法治學習心得體會(二)

  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密切聯繫群眾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要求我們必須深入把握群眾工作的規律,繼承黨的優良傳統和寶貴經驗,進一步強化群眾立場、樹立群眾觀點、把握群眾方法、強化法治意識、加強憲法法律實施、堅持依法行政,着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中國共產黨在93年的奮鬥歷程中,始終與人民群眾同甘苦、共患難,鑄就了密不可分的血肉聯繫。正是因為對人民群眾歷史地位的深刻認識、對群眾工作的高度重視,我們黨才團結和帶領人民群眾,取得了革命、建設、改革的一個又一個勝利。新階段新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這是我們黨順應人民意願、更好實現人民利益的生動實踐,也是億萬人民群眾廣泛參與、共同創造美好生活的奮鬥過程。只有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才能更好統籌社會力量、平衡社會利益、調節社會關係、規範社會行為,使我國社會在深刻變革中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實現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會公正、生態良好,實現我國和平發展的戰略目標。

  當前,隨着黨情、國情、世情的深刻變化,我們黨統籌協調群眾工作的難度在加大,特別是一些黨員、幹部宗旨意識淡薄,法治思維缺乏,辦事方式粗糙,法治意識不強,聯繫服務群眾的能力不高。面對嚴峻的任務和挑戰,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密切聯繫群眾,要求我們必須強化法治意識,深入把握群眾工作的規律,繼承黨的優良傳統和寶貴經驗,牢固樹立人民創造歷史、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觀,樹立以人為本、人民至上的價值觀,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觀,進一步強化群眾立場、樹立群眾觀點、把握群眾方法、健全工作制度,切實解決好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使我們實現中國夢的偉大事業不斷獲得最廣泛、最深厚、最可靠、最牢固的群眾基礎和力量源泉。

  牢固樹立群眾觀點。只有在思想深處真正理解和牢固樹立群眾觀點,才會有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才會有做好群眾工作、密切黨群關係的高度自覺。要把群眾觀點貫穿到加強黨的事業和黨的建設各個方面,滲透到廣大黨員幹部的思想和行動中,不斷增強提高群眾工作能力的自覺性和堅定性。要把群眾觀點學習教育作為重要任務,列入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重要內容,列入黨員幹部加強作風建設的必修課程,努力提高黨員幹部群眾觀點的自覺意識。要把尊重群眾、服務群眾的要求進一步體現到實際工作中,引導黨員幹部正確把握同人民群眾的關係,擺正同人民群眾的位置。要積極引導黨員幹部深入改革開放第一線,深入社會生活最基層,切身體驗基層工作的實際,把握群眾思想的脈搏,在深入人民群眾中保持對人民群眾的赤誠情懷。必須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增強全社會厲行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使全體人民都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

  始終站穩群眾立場。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堅定的群眾立場是我們黨堅持群眾路線、做好群眾工作的基石。在長期的奮鬥實踐中,我們黨之所以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始終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站穩群眾立場,才能制定正確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才能正確對待事業、對待群眾,才能做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當前和今後,必須堅持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制定方針政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有利於群眾的就堅決支持,不利於群眾的就堅決糾正。要堅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為依法治國的長期基礎性工作,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引導全民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堅持把領導幹部帶頭學法、模範守法作為樹立法治意識的關鍵,完善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制度,把憲法法律列入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內容,列為黨校、行政學院、幹部學院、社會主義學院必修課。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從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學設立法治知識課程。要着眼依法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依法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依法切實解決就業、就醫、就學、住房、收入分配、社會保障以及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突出問題,依法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不斷提升生活質量、提高幸福指數。

  科學把握群眾方法。科學的群眾方法是提高群眾工作能力、密切黨群幹群關係的重要保證。只有不斷創新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方法,才能增強群眾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才能使群眾工作常做常新、充滿生機活力。當前社會成員的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係日益多樣化,法治意識、參與意識、獨立意識日益增強,迫切要求我們綜合運用法律、政策、經濟、行政、科技等手段和教育、協商、疏導等辦法,有的放矢地開展群眾工作,增強吸引力感染力。要不斷創新思想政治工作,充分運用平等交流、民主討論等方法,加強人文關懷、心理疏導、精神撫慰,幫助群眾提高認識、化解疑慮,正確理解黨和國家方針政策。要積極運用法律手段做好群眾工作,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引導群眾學法知法、信法靠法、守法用法,依照法律程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要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法治的道德底蘊,強化規則意識,倡導契約精神,弘揚公序良俗。發揮法治在解決道德領域突出問題中的作用,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要高度重視互聯網等新興媒體的建設、運用和管理,豐富與群眾聯繫溝通、互動交流的載體,暢通群眾表達意見訴求、參政議政渠道,不斷從人民群眾中汲取事業發展的智慧和力量。

  按法律規章制度辦事。按法律規章制度辦事是提高群眾工作科學化程度的必然要求。強化法治意識,堅持群眾路線、密切黨群關係,既需要提高廣大黨員幹部的思想認識,也需要依靠法律規章制度來規範、來約束。強化法治意識,就是要樹立法治思維,增強按法律規章制度辦事的本領,要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制度,按法律規章制度辦事。要牢固樹立有權力就有責任、有權利就有義務觀念。要加強社會誠信建設,健全公民和組織守法信用記錄,完善守法誠信褒獎機制和違法失信行為懲戒機制,使尊法守法成為全體人民共同追求和自覺行動。堅持群眾路線,提高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能力,必須在深入推進依法行政的同時,進一步加大法治宣傳和普法力度,增強人民對法律法規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要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推進多層次多領域依法治理,健全依法維權和化解糾紛機制,推動工作重心下移、基層幹部堅守一線、領導幹部深入基層,充分發揮黨組織和黨員在聯繫服務群眾中的帶頭、推動、督促、保證作用。要健全信訪制度,保證群眾提出的重要問題得到及時有效解決。要健全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群眾權益機制,完善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機制,積極預防和有效化解矛盾糾紛。要深入推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健全落實領導責任制。完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有效防範化解管控影響社會安定的問題,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依法嚴厲打擊暴力恐怖、涉黑犯罪、邪教和黃賭毒等違法犯罪活動,絕不允許其形成氣候。依法強化危害食品藥品安全、影響安全生產、損害生態環境、破壞網絡安全等重點問題治理。同時,要堅決維護法律法規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使法律法規制度真正成為黨員、幹部聯繫和服務群眾的硬約束,使強化法治意識、堅持和踐性行黨的群眾路線真正成為黨員、幹部的自覺行動。

  強法治學習心得體會(三)

  法治思維是基於法治的固有特性和對法治的信念來認識事物、判斷是非、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法治方式是運用法治思維處理和解決問題的行為方式。法治思維是一種規則思維、程序思維,它以嚴守規則為基本要求,強調法律的底線不能逾越、法律的紅線不能觸碰,凡事必須在既定的程序及法定權限內運行。法治思維的核心是權利義務觀念,對於黨員幹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而言,除了具有公民應有的權利義務觀念,還要有法治的權力觀,即權力的有限性與程序性,以及守護法律、維護憲法與法律權威的職責意識。提高黨員幹部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就是要求在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指引下,增強法治觀念、弘揚法治精神,帶頭尊崇和遵守憲法法律,自覺在法治軌道上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能力。

  提高黨員幹部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是由黨員幹部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中的示範帶動作用決定的。一國的法治總是由一國的國情和社會制度決定的。黨員幹部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組織者、推動者、實踐者,在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進程中擔負重要責任,對其他社會群體起着形象塑造和榜樣引領作用。只有牢固樹立法治理念,具有堅守法治定力,自覺在憲法法律範圍內活動,以上率下,才能形成良好的法治風尚,影響和帶動全社會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這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具有深遠意義。

  提高黨員幹部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是對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提出的新要求。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宏偉目標。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託。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全面深化改革的展開和人民法治意識的提高,法治作為黨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在國家治理體系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黨員幹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只有適應新形勢對法治建設提出的新要求,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調節經濟社會關係、統籌協調各種利益、實現改革於法有據,才能更好地規範發展行為、凝聚改革共識、促進矛盾化解、保障社會和諧,不斷提高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因此,必須把提高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的意識和能力作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切入點、作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基本要求,鮮明地提到全黨面前。黨員幹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是否具有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直接決定着能否把法治作為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直接決定着領導工作的有效性,也直接決定着能否建成法治中國。

  提高黨員幹部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具有現實緊迫性。當前,一些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依法執政、依法行政意識和能力不強,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管理經濟社會事務水平不高。有的把法治建設喊在嘴上、貼在牆上,搞形式主義、口號化,就是沒有抓在手上;有的存在特權思想和官本位意識,認為法律是管老百姓的,是約束別人的,知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現象依然存在。這些問題說明,提高黨員幹部的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是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強法治學習心得體會 標籤:軍訓心得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 兩會學習 黨章學習 外出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