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l0日至11日,省委常委中心組第四次集中學習圍繞“深化改革開放,完善體制機制”專題,深入學習了《江澤民文選》和《科學發展觀學習讀本》,聽取了有關部門的專題彙報,並就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凝聚一切力量,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進行了熱烈討論,達成了共識。
一、堅持用科學發展觀武裝頭腦
大家一致認為,學習《江澤民文選》和《科學發展觀學習讀本》,堅持用科學發展觀武裝頭腦,是當前理論武裝工作的首要任務。
充分認識科學發展觀是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脈相承而又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十六大以來,黨中央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題,準確把握時代特徵和國情,認真研究和回答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面臨的重要問題,總結我國發展實踐經驗,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形成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礎上,進一步回答了什麼是發展、為什麼發展、怎樣發展的重大問題,賦予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理論以新的時代內涵和實踐要求,進一步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當代中國,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就必須牢固樹立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
準確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理論體系。科學發展觀着眼於豐富發展內涵、創新發展觀念、開拓發展思路、破解發展難題,在發展道路、發展模式、發展戰略、發展動力、發展目的和發展要求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觀點,初步形成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主義發展的系統理論。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這三個方面相互聯繫,有機統一,其實質是實現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
牢固樹立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為重點,推動全省黨員幹部的理論學習,不斷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堅持求真務實,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毫不動搖地深化改革開放、完善體制機制,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切實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做好“三農”工作、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推進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二、堅持用科學發展觀凝聚力量
科學發展觀提出以人為本,就要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的積極作用,營造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聰明才智的社會環境,不斷增強全社會的創造活力,形成全體人民團結奮鬥的強大力量。為此,大家就統戰工作和政協工作發表了很好意見。
加強統戰工作,促進社會廣泛團結、巨大包容。一要建設堅持以人為本、具有強大凝聚力、具有空前廣泛性和巨大包容性的統一戰線。這也是一個很硬的道理。二要切實做好民主黨派工作,以建設長期和諧的政黨關係;切實做好民族工作,以鞏固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切實做好宗教工作,以鞏固團結合作、互相尊重、穩定和順的宗教關係;切實做好新社會階層統戰工作,以實現勞動者之間、建設者之間、勞動者建設者愛國者之間的大團結;切實做好海外統戰工作,以推動湖南與香港澳門和諧相處、共同發展,促進兩岸交流合作和海外僑胞對祖國的認同感、自豪感。三要真正把統一戰線作為多黨合作、參政議政、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發揮民主監督的有效形式,推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
推進政協工作開拓創新,更好地發揮人民政協在維護核心、服務中心、凝聚人心中的重要作用。一要自覺堅持黨的領導,在黨的領導下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展,在政協工作中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維護黨委權威,支持黨委工作。二要堅持科學發展觀,把發展作為政協履行職能的第一要務,支持政府工作,把政治協商的重點放在關係發展全局的問題上,把民主監督的重點放在關係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上,把參政議政的重點放在圍繞發展搞好調研提出建設性意見上,使政協工作始終圍繞大局,為大局出力,用大局來檢驗。三要充分發揮政協聯繫面廣、包容性強的優勢,協調社會各階層、各方面利益關係,把各方面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把各方面的創造性充分發揮出來,努力營造心齊氣順、安定祥和的社會氛圍。四要加強政協自身建設,加強學習,加強工作的探索和創新,加強制度建設,樹立人民政協的良好形象。
三、堅持用科學發展觀統領改革開放
大家一致認為,學習掌握“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目的就在於用科學發展觀統領改革開放。要增強改革的使命感和緊迫感,堅持改革不能動搖,不能停步,更不能後退,要在新的起點上以更大決心全面深化各項改革。
進一步深化對改革開放的認識。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重大抉擇。通過改革開放,我國經濟實現了持續快速增長;人民生活實現了由貧困到溫飽、由溫飽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社會長期保持安定團結、政通人和;國際影響力和民族凝聚力大大增強。我省的情況也是這樣。要繼續保持經濟社會持續較快發展,就要靠深化改革。一要靠深化改革來消除妨礙經濟社會發展的一些體制性、機制性障礙和弊端。二要靠深化改革來解決前進中的矛盾和問題,如貧富差距、地區差距拉大,生態環境惡化,權力腐敗,社會治安不好,以及看病貴、上學貴、房價高、就業難等問題,這些問題說到底都是因為改革不到位或者措施不完善造成的。三要靠深化改革來完善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體制機制保障。科學發展觀是新時期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根本指針,既要轉變發展理念,又要轉換髮展模式,更要形成新的體制機制保障,真正把科學發展觀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環節中去。
着力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取得新進展。“十一五”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時期,也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關鍵時期。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緊緊抓住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深層次問題,求真務實,深化改革,力爭在一些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新進展。一要深化企業改革,激發各類企業的活力,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突出抓好省屬國有企業的改革,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優勢企業和企業集團,加快省屬國有企業布局和結構戰略性調整;強力推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在投融資、稅收、土地使用方面對非公有制企業一視同仁,鼓勵和支持其參與國有經濟調整和國有企業改革,進入石油、電信等壟斷行業以及金融服務、公用事業、基礎設施等領域。二要推進金融體制改革,為湖南發展提供金融支撐。推進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繼續深化農村信用合作社改革;加快股權分置改革,強化對上市公司、證券公司的綜合治理,妥善解決大股東佔用和違規經營等問題,積極開展省內三家證券公司的重組工作;抓緊出台有效措施,加快保險業發展;改善金融環境,加大信貸投入,拓寬融資渠道;強化市場監管,確保金融業穩健經營;加快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搭建良好融資平台,推動我省中小企業加快發展。三要抓緊落實全國農村綜合改革工作會議精神,深化農村綜合改革,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體制保障、財力支持和動力源泉。繼續抓好農村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切實轉變鄉鎮政府職能,把着力點轉移到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創造環境、為農民提供更多公共服務、為農村構建和諧社會創造條件上來;以落實教育經費保障機製為重點,抓好農村義務教育改革,建立以縣為主管理、各級政府責任明確、財政分級投入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讓每一個農村孩子都有學可上、都上得起學;以增強基層財政保障能力為重點,深化縣鄉財政管理體制改革,堅持事權和財權相匹配,合理確定鄉鎮財政體制。四要深化社會事業和社會保障體制改革。改革完善就業體制,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建立和諧的勞動關係;完善轉移支付制度、稅收調節制度,健全二次分配的宏觀調節體系,努力緩解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趨勢;以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穩步提高統籌層次為重點,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強化教育的普遍服務功能,縮小公民受教育的差距,阻斷貧困和不平等的代際傳遞,促進發展機會的平等;強化政府公共衛生管理職能,合理配置醫療衛生資源,逐步使城鄉群眾普遍享有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推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共同發展,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健全公共財政體制,調整財政收支結構,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五要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繼續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府與市場中介組織分開,健全科學民主決策機制,推行行政管理決策科學化、民主化,完善行政管理權力的監督機制,全面推進依法行政。
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十一五”是WTO過渡期的結束時期,也是我國經濟全面融入國際經濟的關鍵時期。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既要把“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又要提高層次拓寬領域。一是進一步統一對擴大開放的認識。堅持“改革是動力、開放也是動力”的理念,把對內外開放、引進內外資本、尋求內外合作、拓展內外市場、發展內外旅遊作為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重要動力、戰略舉措和現實選擇;堅持以世界眼光、用戰略思維來分析國際經濟發展大勢、國際產業轉移規律,從而在發展機遇、發展動力、發展思路、發展重點、發展措施上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策。二是切實把握產業轉移機遇,承接大轉移,促進大發展。當前珠三角地區產業內移的趨勢明顯,我省毗鄰粵港澳,承接珠三角地區產業轉移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承接以珠三角地區為重點的沿海地區產業轉移是湖南發展面臨的最大機遇。隨着泛珠三角合作進一步深入,各個領域的合作對接更加全面深入,對接粵港澳台乃至歐美具有更好的基礎和平台。三是緊緊抓住我省產業配套和現代物流兩個薄弱環節,實現招商引資的新突破。這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四是引進大項目和戰略投資者。引進項目,堅持資源的深精加工和發展循環經濟的目標和環保、節約、可持續發展的方向,提高項目質量,防止引進污染性、低水平項目,逐步實現由招商引資向招商選資轉變;引進戰略投資者,着力引進國內外擁有強大產業背景和雄厚產業實力的大公司、大財團,鼓勵其參與國企改革;開發項目要做到以市場、國家產業政策、“十一五”規劃為導向,符合國家宏觀調控精神。五是堅持不懈地抓好發展環境優化的工作。着力完善政策,加強服務,突出建立良好的政務環境,營造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不斷提高投資者滿意度,形成窪地效應。六是進一步深化涉外經濟體制改革,調整出口商品結構、市場結構,引導企業搞好對外投資、國際工程承包,支持企業海外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