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是硬道理,發展不夠是崇陽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在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崇陽縣委結合縣情,堅持把以開展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契機,積極探索和健全黨員“長期受教育,永葆先進性”的長效機制,為促進崇陽經濟社會和諧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證,用經濟建設的成果來檢驗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實效。
一、建立開放引進機制,打造招商引資平台
發展縣域經濟,縣委結合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確立工業興縣的理念抓招商,加速新型工業化進程。把保持黨員先進性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建立開放引進機制,打造招商引資平台。
1、堅持資源招商與資產招商相結合。招商引資是縣域經濟發展的“助推器”,既可以盤活存量,又可以擴大增量。通過招商引資盤活企業資產,促進企業改革。按照“招商引資 國企改革=民營化 工業化”的方程式,開展資產招商。改變企業的經營機制,收到了既促進改革、又促進發展的雙贏效果。
2、堅持專班招商與全員招商相結合。實現縣域經濟的跨越式發展,必須實行全民招商、全員招商。用政策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使社會各界人士,依託各種關係,進行招商引資,對部門和個人招商業績實行重獎。形成個人靠招商發財,單位靠招商發展,崇陽靠招商發達的局面。
3、堅持政府招商與以商招商相結合。縣委、縣政府成立招商引資工作委員會,財政撥給專門的招商經費,成立招商局,組建工作專班,每年組織幾次大型招商活動,到北京、浙江、深圳、上海等地,採用同鄉會、推介會等形式,開展招商活動。同時,採取付中介費、信息費等方式,委託一些外商幫助招商引資,做到以商招商,誠實守信。
4、堅持環境招商與項目招商相結合。縣域經濟的競爭,說到底是發展環境的競爭。在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上,我們着力抓好“三園一廊”建設,即建設天城工業園、青山工業園、石城冶金工業園和崇青工業走廊。同時,確立“人人都是投資環境”的觀念,摒除過去“開門招商、閉門宰客”和“政府招商、部門宰客”的陋習。對外來投資者實行“准入制、低收費、零罰款、無攤派、快登記”等措施,切實優化招商引資的軟硬環境。
5、堅持引進外資和吸納內資相結合。充分利用“三園一廊”平台,發展工業經濟,同等對待外資、內資,防止“外來女婿趕走兒”現象。
二、建立財源培植機制,打造企業發展平台
注重從解決經濟建設中的矛盾入手,建立財源培植機制,既撿芝麻,又抱西瓜,多途徑多渠道培植地方財源,促進全縣經濟社會和諧發展。
1、興工強縣,大力實施“回歸工程”。縣域經濟的出路在於工業化。縣域經濟發展,必須牢固樹立工業興縣的思路,發展新型工業,大力實施“回歸工程”。近幾年,我們通過組織召開同鄉聯誼會、招商項目推介會等招商活動,宣傳招商引資政策和回歸創業典型,推介發展項目,吸引了龍志平、胡嘉、吳興祥等一批崇陽籍人士回鄉投資興業。
2、創新機制,全面推進國企改革。沒有民營經濟的大發展,就沒有縣域經濟的大突破,堅持縣域經濟以民營為主的取向,大力推進產權制度改革,引導存量資產向能人集中,充分調動全縣能人強人富人的創業熱情,促進民營經濟突破性發展。同時,堅持以人為本,善待職工,妥善處理好職工安置和補償等問題。改制企業大都度過了艱難的磨合期,生產步入了正軌,活力明顯增強。
3、“擂大”、“活小”,大力發展規模企業。一方面,通過大投入,帶動大調整,壯大企業規模,改造傳統產業,促進產業升級,提高產品檔次,提升企業競爭力;另一方面,着力扶持龍頭企業,以龍頭帶動大產業,以湖北眾望、慧安水泥、中健公司等龍頭企業,激活民間資本,發掘民富潛能,發動全民創造財富。同時,採取放寬民營政策,聚集民間資本,壯大優勢產業等辦法,促成民間資本、縣外資本和國有資本的融合,推動民營經濟不斷發展壯大。對全縣規模以上企業和部分可以做大做強的企業,開展金融評信授級活動,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的問題。
三、建立產業調整機制,打造農民增收平台
實施“調整富民”思路,確立以工業化經營的理念抓農業,加速農業產業化進程。建立產業調整機制,着力解決“資源大縣,經濟弱縣”的問題。
1、優化區域布局,培植壯大特色產業。按照“一竹一稻”、“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調整思路,進一步優化農業產業化布局,培植壯大優勢特色產業,建成雷竹、優質稻、水果、桑蠶等特色產業,建設一批“蔬菜村”、“養豬村”、“桑蠶村”等特色村。
2、加強基地建設,發展龍頭產業。要按區域化生產、產業化布局、規模化經營的要求,經過3-5年的努力,把“一竹一稻”兩大主導產業做大、做強,把崇陽建成一個10萬畝雷竹大縣和30萬畝優質稻生產大縣。爭取在5年以內培植3-5個年產值在5000萬元以上、稅金在600萬元以上的龍頭加工企業。爭取崇陽雷竹鮮筍進入武漢各大超市、各類農貿市場。
3、落實惠農政策,實施再就業工程。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惠農政策,完善土地延包,深化鄉鎮綜合配套改革。在產業導向上,鼓勵民營資本向主導產業聚集,發展勞動密集型企業,確保雙下崗家庭至少有一人就業。同時,大力鼓勵下崗職工自主創業,大力開展下崗人員免費技術培訓,開展勞務輸出,發展打工經濟。到目前,全縣外出打工人數超過10萬人次,年收入在4.5億元左右。
四、建立優質服務機制,打造環境建設平台
我們結合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在全縣開展了“崇陽是我家,發展靠大家”的專題大討論,在解放思想中統一思想,把建立良好的服務機制納入重要議事工作日程。
1、認真學習貫徹《行政許可法》。嚴格按照“三個一律”的要求,儘快修改和廢止與《行政許可法》相衝突的作法和規定,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全面實行公開服務承諾制、政務、廠務公開制、重點企業掛牌保護制、企業准檢證制。以健全行政服務中心職能為基礎,大力推行限時辦結制、一次性收費制。
2、認真整改部門違法違規問題。針對工商、質監、環保、水利、交通、公安等部門存在的多頭、多層執法問題,認真清理,嚴肅查處。進一步改善法制環境,克服“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現象,對亂攤派、亂檢查、亂收費、亂罰款和“吃、拿、卡、要”以及濫用職權粗暴執法的行為,進行嚴肅處理。
3、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開制度。深化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收付、政府採購和收支兩條線管理等財政四項管理制度改革,大力推進“信用崇陽”建設,在加強政府信用建設的同時,加快推進企業信用和個人信用建設,營造誠實守信的社會氛圍。着力加強“平安崇陽”建設。
五、建立城市經營機制,打造城鎮建設平台
工業化是城鎮化的基礎,而城鎮化能進一步推動縣域經濟的工業化。我們緊緊圍繞省委提出的“一主三化”目標,確立“城市經營引進功能項目,招商引資籌措建設資金”的戰略思路。努力促進小城鎮建設,重點抓好天城、白霓、沙坪、青山和城北新區、青山工業園區、天城工業園區等“四鎮三區”的建設。
1、高起點規劃。切實搞好城鎮建設規劃,搞好集鎮修編,是城建工作的平台工作,也是拉動縣域經濟發展的亮點。規劃是建設的基礎,建設是規劃落實的前提,我們堅持科學規劃,按功能區分,突出各個區鎮的特色。
2、高標準建設。加速城鎮建設規模,走城鎮建設、市場建設、工業園區建設相結合的發展路子,推動農業產業化的龍頭企業和鄉鎮企業向城鎮集中,儘快形成支撐小城鎮的產業群體,增強城鎮的實力,加速城鎮規模的擴張。在城鎮建設上,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儘力而為。
3、高質量推進。堅持用市場機制推進小城鎮建設,加速資本營運,堅持高質量企業准入制度,做到以地生財、以地聚財,發揮城鎮土地的潛在效益。在這方面,我們始終做到三個一律:即土地交易一律進市場,土地收益一律進財政,辦事程序一律公開化。在城鎮建設上,做到征地不違規,用錢不借債,拆遷不上訪。
六、建立聯繫群眾機制,打造隊伍建設平台
人民群眾是真正的英雄,是歷史的締造者,我們圍繞“服務人民群眾,促進各項工作”的目標,建立密切聯繫人民群眾的制度,加強幹部繼任建設,切實轉變幹部作風。
1、建立健全了解民意的信息機制。確定黨員領導幹部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聯繫點即為黨建工作聯繫點,實行“五個一”聯繫制度,即一名領導聯繫一個鄉鎮,一個民營企業,一個重點項目,一個產業大戶,一個特困群眾,建立健全了調研工作制度,機關幹部談心制度,縣級領導幹部信訪接待日制度等,開展“訪貧問苦、訪富問計、訪賢問策”活動,廣泛收集民意,準確掌握民意,工作決策順應民意。
2、建立健全為民謀利的服務機制。認真辦好與群眾生產、生活等緊密相關的實事,着重解決群眾行路難、就醫難、看病貴,子女上學難等問題。督促全縣各級黨組織排出為民服務辦實事時間表,推行服務承諾制度,重點單位黨組織“一把手”,將本單位工作職責、辦事程序,收費項目在電視上向社會公開,接受群眾監督。
3、建立健全助民愛民的聯繫機制。群眾利益無小事。我們注重把密切聯繫群眾的有效做法,轉化為長效機制,建立健全黨員領導幹部定期徵求意見制度、走訪慰問制度、結對幫扶困難制度、信訪接待制度,積極暢通民意表達途徑,及時了解基層群眾所需、所急、所憂、所盼,增進與群眾的感情。總結推廣高梘鄉“駐村夜訪”和天城鎮“民情日記”經驗,建立健全“雙百幫扶”活動機制,繼續實施一個單位黨組織幫扶一名下崗特困職工活動。同時,對五保對象實行“低保救助”,對特困對象實行“定期救助”,對優撫對象實行“優待救助”,對受災群眾實行“臨時救助”,對重病群眾實行“愛心救助”等全方位救助機制。
4、建立健全廉潔從政的監督機制。出台了《崇陽縣黨委(黨組)議事規則(試行)》,認真貫徹落實黨內廉政建設責任制,貫徹領導幹部“一崗雙責”,推行政務公開、廠務公開、黨務公開制度,建立健全乾部談話提醒制度、幹部誡免制度、幹部年度考核反饋制度,幹部重大事項報告制度等,切實加強監督,各級領導幹部簽訂了《崇陽縣創建“廉潔家庭”承諾書》,築牢家庭反腐防線。
建立長效機制打造發展平台 標籤:科學發展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