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教學反思>五年級下冊教學反思

五年級下冊教學反思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得得9

  篇一:五年級下冊教學反思

  《軸對稱圖形》的教學反思

  對稱是一種最基本的圖形變換,是學習空間與圖形知識的必要基礎,對於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有着不可忽視的作用。

  本冊第一次教學軸對稱圖形,教材中安排了形式多樣的操作活動,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結合教材的特點,設計了三次操作活動,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逐步體驗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徵。

  一、創設情境教學,請會摺疊衣服的同學上台來展示一下疊衣服的方法。從而引出課題。接着 1 、出示軸對稱物體:天安門、飛機、獎盃、讓學生觀察它們有什麼共同特點?學生觀察發現,它們的兩邊都是一樣的。 2 剪小樹:通過不同剪法師生共同評價得出這些圖形兩邊都一樣的,所以先把紙對摺,然後再剪,剪定后再展開,就是這棵小樹了。

  這是本節課第一次操作活動,安排在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對稱現象后,目的在於讓學生在操作中初步感知軸對稱現象。學生這次操作活動看似一次無目的操作活動,但要一棵小樹甚至一個漂亮的窗花,不去尋找規律,也是非常困難的,通過學生的交流,能初步感知到兩邊一樣的圖形可以對摺起來再剪,這就是軸對稱圖形特徵的初步感知。

  二、動手畫一畫,折一折,通過把同學們看到的物體畫下來得到下面的圖形(天安門、飛機、獎盃等)進行分組操作討論,得出結論——圖形對稱后,兩邊完全重合了,從而得出什麼樣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

  這是本節課的第二次操作活動,安排在學生對軸對稱圖形的特徵有了初步感知之後。學生此次操作是由目的性,有導向性的操作,目的是在操作活動過程中,探究圖形對摺后摺痕兩邊的部分完全重合這一基本特徵,在此基礎上解釋出軸對稱圖形的概念。

  《統計》教學反思

  在二年級上冊已經安排了一些簡單的統計初步知識,學生學會了運用不同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初步認識了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的單、複式統計表,並能根據統計圖表的數據提出並解答簡單的問題。因此,我在下冊的這節統計課上,首先以讓學生齊動手操作、與教師共同合作完成統計表與統計圖為回顧舊知識的主要學習方式,做到與新知識的銜接。隨之,引用兔博士的話“還可以用下頁條形統計圖來表示”導入新知識。在新授知識時我採用的是懸念式,即“你知道條形統計圖是什麼樣子的嗎?”來激發起孩子們的好奇心。隨即我出示一張未完成的條形統計圖的課件,再由大家共同合作,齊心協力完成它,並讓學生觀察兩個統計圖,讓他們自己發現異同,進一步深化知識。接着做課本的練習,以檢測鞏固。最後安排立一個課下調查活動,統計我班同學最喜歡吃的蔬菜。

  考慮孩子們的心理特點,我將教材作了小小的改動,將調查中華小學二( 2 )班同學最喜歡的顏色改成了調查我班同學最喜歡的顏色。我想進行與他們自身有關的學習活動更能引起他們的興趣。首先我以課件的形式出示了一張絢麗多彩的彩虹圖片來激發起孩子們興趣,並導入到課題。“彩虹的七種顏色中一定有你們最喜歡的對不對?”“想不想知道咱班到底有多少人和你喜歡同一種顏色?”這樣一來孩子們的熱情高了。為了讓孩子的熱情保持住,我又採取了用“貼橡皮泥”的方法來計數,具體做法如下:教師邊示範邊講解,“我呢,非常喜歡紫色,我就把紫色的橡皮泥粘在黑板寫有‘紫’的地方,非常簡單吧!”為了讓孩子人人參與,但又為防止課堂紀律亂,我又採取分行的形式。通過孩子們課堂上的表現,發現孩子確實願意接受又樂於接受。

  授課的大部分形式是教師與學生共動,共同合作,孩子們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體驗到了合作的力量。具體細節:在填統計表和象形統計圖的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報數我在電腦前操作。這樣做的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更具體更直接的看到圖表的製作過程,使學生在“潤物細無聲”下將知識內化。但也有學生獨自完成的學習活動,如:自己動手完成象形統計圖以及課本第 52 頁的練一練,可以讓學生感到自己也能行。

  同時又安排了拓展延伸部分,讓學生動腦想一想:用統計都可以調查(最想調查)什麼?他們的想法可能很幼稚但仍需鼓勵,並鼓勵他們將自己的想法在課下實施。我的用意是讓他們懂得統計在生活中的作用。

  《最小公倍數》教學反思

  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概念。小學生在理解概念時,往往難度較大。我就出示投影片,利用練習啟發學生:從剛才找 4 的 6 的倍數,你發現了什麼?學生小組進行討論:公倍數、最小公倍數的意義,然後彙報。教師出示圖表示,引導學生觀察:兩個數的公倍數有什麼特點?有沒有最大的公倍數?讓學生明確:因為每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都是無限的,所以兩個數的公倍數的個數也是無限的。因此,兩個數沒有最大的公倍數。

  理解求最小公倍數的算理時,主要也採用小組合作的形式,使學生學會用一般方法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通過研究最小公倍數計算方法的算理,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引導學生利用列舉法探索新知,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和科學的思維方法。

  及時鞏固練習,有層次,有趣味。

  學生做全堂總結:這節課學習了什麼?怎樣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你還學到了哪些知識?調動學習積極性,學會歸納總結。

  篇二:五年級下冊教學反思

  《物體在水中是沉還是浮》教學反思

  本課是教科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第五單元第一課。在本次活動中,我首先從學生熟悉的現象出發,把學生“拉”進熟知的生活情景中,極大地引發學生探究的慾望,讓學生感覺到“科學並不遙遠,科學就在身邊”,從而大大增加了學生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慾望,然後讓學生通過操作實驗發現新的現象,從而激發學生去積極體驗和探索,體現了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中心,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科學習慣、科學認識和科學素養的宗旨。我設計的本課三個主要活動是這樣的:

  1、觀察更多的物體是沉還是浮。首先讓學生對桌上的材料進行預測。根據學生的預測和實驗結果進行板書。讓學生在進行比較的過程中進行自己的初步判斷:物體的沉浮和它的大小、輕重有關,大的物體會怎樣,重的物體會怎樣等。

  2、實驗:物體的沉浮和它的大小、輕重有關嗎?請學生再放入水中進行實驗驗證,彙報時,教師再次把學生的實驗結果板書在黑板上,並讓學生對比,結果學生得出:物體的沉浮跟大小、輕重又無關的結論。

  3、再次進行實驗驗證跟大小、輕重的關係。控制一組變量,(輕重)研究大小,控制一組變量(大小)研究輕重。 最終得到結論:輕重一樣的物體,沉浮跟大小有關,在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大小一樣的物體,沉浮跟輕重有關,輕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

  從這三個活動的安排上來看,第三個活動是第二活動的發展,第二個活動又是第一個活動的發展。所以從這一點上看所開展的活動是按學生的思維發展循序漸進地展開,有認知上的矛盾衝突,有利於學生認識和思維的發展,這個活動的價值就比較高。

  整個教學活動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由簡入繁,層層深入,體現了教學的層次性,達到了抓住重點、突破難點之成效。探究過程中學生充分運用自主、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並通過討論使學生不斷地去思考,物體沉浮和物體本身大小、輕重的關係。培養了學生的探究意識、合作意識,以及尊重證據、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使學生養成嚴謹求真的習慣,經歷了“發現——否定——再否定DD再發現”這樣一個不斷衝突、不斷修正的科學探究過程,從而達到了科學探究的目的。

  在本次活動中,也有很多的不足之處,也給本次活動帶來了不少的遺憾。比如語言不夠簡潔、精彩;板書不夠整潔規範;對學生的評價不夠多樣,不夠精彩;還有個別之處活動不夠充分,有些急於求成等等,在今後的教學活動中都需要不斷地進行改進,另外通過此次活動,我也深有感觸,作為一名科學教師,要帶領學生進行生動、精彩的科學探索活動,需要教師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和敏銳的應變能力,否則我們所組織的活動就難免有這樣或者那樣的遺憾,所以在平時我們要多下功夫,不斷地給自己充電,不斷的磨練自己,才能不斷成長進步。

  沉浮與什麼因素有關》教學反思

  上節課,忽悠了學生一把,覺得挺過癮。不過,也為這節課埋下了隱患。你問什麼隱患?這不是明擺着嗎——上次說物體的沉浮和輕重大小無關,而《沉浮與什麼因素有關》這一課重要就是研究物體的沉浮和輕重大小的關係,出爾反爾!得,不怕,咱是誰,咱是肩負着科技興國的科學教師,別的沒有,有的是辦法。

  師:“還記得上節課的學習吧!物體的沉浮和輕重大小有關係嗎?”

  生:“沒有!”

  師:“老師這裡有四個圓柱體,它們的形狀大小都一樣,不過是用不同的材料做成的,分別是用‘鐵、鋁、塑料和木頭’,誰能來辨認一下。”

  讓個別學生辨認四個圓柱體,並對它們的輕重進行排列,隨機在黑板上板書和簡畫。鐵塊和鋁塊的輕重是比較好區別的,可是塑料和木頭誰輕誰重就不是那麼容易區別了。學生提出要用天平,暈,這節課研究的是沉浮而不是質量,當然不能在這個環節浪費時間,我告訴學生不要着急,等一下把它們分在水中,就有辦法區別。

  該讓這些圓柱體下水了吧?沒,還有個重要的事沒做呢?先讓學生回答幾個問題:這四個圓柱體什麼一樣什麼不一樣?把這四個圓柱體放入水中誰沉誰浮?你為什麼這樣認為?在學生的回答后板書物體沉浮和輕重的關係,並完成作業本第一個表格中的部分內容。

  放!很簡單,鐵塊和鋁塊沉,塑料和木頭浮。仔細看一下,木頭和塑料相比落出水面的部分比較多,說明木頭最輕。從這個實驗我們可以得出什麼結論——大小相同的物體重的容易沉輕的容易浮。

  估計同學們很難找到這樣一組形狀大小相同輕重不同的物體,沒事,學具袋裡有一個沉浮子(類似膠囊)和三顆小彈珠,我們用它們再來做做這個實驗。空的沉浮子放水中,浮的;在沉浮子裡面放入一顆小彈珠,浮的;在沉浮子裡面放入兩顆小彈珠,還是浮的,不過大部分在水中;在沉浮子裡面放入三顆小彈珠,沉了。分析一下吧,在這個實驗中,沉浮子的體積不變,重量改變后沉浮的狀態也發生了變化,說明物體的沉浮和輕重是有一定的關係的。

  既然物體的沉浮和輕重有一定的關係。那和大小呢,是不是也有關係?我們再來做第二個實驗。書上提示用一組輕重一樣大小不同的物體,但是這個器材不是那樣好找的。我還是用剛才用過的學具沉浮子。

  在沉浮子裡面放入三顆彈珠,蓋緊,沉的;把沉浮子的兩個部分拉開一點,體積變大,還是沉的;再拉開,沉,不過豎立起來了;當差不多拉到最大限度的時候,終於浮了。分析:在這個實驗中,物體重量不變,改變的是物體的體積,沉浮狀態也發生了改變,說明物體的沉浮和體積大小也是有一定的關係的。

  再利用課件討論一下潛水艇的原理,最後概括本節課的收穫:大小一樣的物體,重的容易沉輕的容易浮;輕重一樣的物體,小的容易沉大的容易浮;潛水艇應用了物體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備註:這節課的關鍵是準備好實驗器材,分別是大小相同輕重不同和輕重相同大小不同的兩組材料,但這樣的材料不是那樣好解決的。我採用的是古老“沉浮實驗盒”和學生學具的材料結合,才勉強完成這兩個實驗。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學反思

  安排了兩個實驗操作活動:

  活動一:讓學生明白把同一塊橡皮泥作成各種不同的實心形狀之後,它的重量沒有變,體積沒有變,那麼它在水中的沉浮也不會發生改變。這個實驗活動涉及到測量橡皮泥的體積,為後面測量排開的水量做好了鋪墊。

  活動二:學生通過測量五種不同形狀橡皮泥的排開的水量,並從測量的數據中發現沉的形狀排開的水量小,即浸入水中的體積小;浮的排開的水量大,即浸入水中的體積大。從而得出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原因在於它排開的水量大。可在實際操作中會遇到一些問題,比如,有些小組得出的數據是沉的排開的水量比浮的排開的水量大,這是什麼原因呢?我讓測得這樣數據的小組重新測量。我發現:第一,這些小組的橡皮泥放進水中有一部分就化了,當他們再用這塊橡皮泥做實驗時,橡皮泥的重量已經發生變化了;第二,每次把橡皮泥取出,有一部分水會被帶出來,這就影響下次實驗數據的準確性。第三,用來測量的刻度杯上的刻度不是很精確,學生讀出的數據存在很大的誤差。以上因素都會得出不科學的數據。

  《造一艘小船》教學反思在了解了物體在水中的沉與浮,以及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之後,怎樣才能使浮在水面上的橡皮泥小船,能夠裝載更多的貨物。在學生認識物體的排水量的基礎上,動手自己製造一艘小船。對此,學生們表現得非常積極,主要體現為以下兩點:

  1選擇材料,學生們所選擇的材料,都是人才生活中常見的廢棄物,例如:泡沫塑料,飲料瓶、硬紙板、一次性筷子,等等,應有盡有;

  2想象豐富,船型各異,有竹筏、木筏、帆船、貨船、軍艦等等,囊括了各種船型。

  通過學生自己動手設計製造一艘小船,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課餘生活,而且動手與動腦相結合,既訓練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在動手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思考能力。

  《下沉的物體會受到水的浮力嗎》教學反思前一課,孩子們明白了浮力測量的方法,了解到了物體(上浮)所受的浮力大小跟它排開水量有關。排開水的體積越大所受的浮力越大,拍開水的體積越小所受的浮力越小。然而,孩子們一定有個疑問:那麼那些本來就下沉的物體會受到水的浮力嗎?雖然這個問題會困擾孩子們,可是他們未必很主動地發現這個問題。所以在上課時我就直接提出了這個問題。問完這個問題后,我就觀察他們的反應。我本來想他們中一定會產生很大的分歧,應該有一半人會認為不受水的浮力的。然而出乎我的預料的是,絕大多數孩子認為下沉的物體會受到水的浮力的。於是我就問他們,為什麼會這樣認為呢?我覺得這個追問還是有必要的。孩子們的判斷,有的來自本身的思考,有的則是來自別人的判斷。如果能說出判斷依據,那就是自己的思考了。即使自己是蒙的,或者是從了“眾”,聽一下別人的思考過程也是好的。有的孩子說在水裡拿重的東西比較好拿,有的說不管是什麼物體,都是受水的浮力的,有的說是從書上看到過的,……從孩子們的發言看,他們對這個問題的認識是片面的,表面的,不確定的。所以這節課最大的目的就是用實驗來證實他們的猜想。實驗本身比較簡單,而操作的難度也不大。所以我就難度體現在了對實驗的設計上了。由孩子仿照上一課的實驗過程來設計本課的實驗方法和過程。而孩子們的表現和證實了他們是有能力做這樣的事情的。另外,在今天的課上,我又一次重申,要在科學課上學會安靜。安靜地思考,安靜地傾聽,安靜地討論。孩子們也很配合,互相監督着、提醒着,課堂的秩序保持得不錯。我表揚了他們,也希望在以後的課上能繼續良好的表現!

  篇三:五年級下冊教學反思

  在《合數與質數》的教學中,我跳出了教材的束縛,體現以“以人發展為本”的新課程教學理念,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敢於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習。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從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實際狀態出發,通過操作、討論、歸納,經歷了知識的發現和探究過程,從中體驗了解決問題的喜悅或失敗的情感。

  一、學生參與面廣,學習興趣濃。

  新課程教學標準要求我們教學中要“讓學生經曆數學知識的形成與應用過程。”因此,在教學中,我注重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學習,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如:讓學生利用學具去擺拼,用“2、3、4……12個小正方形分別可以拼成幾種長方形的方法去體驗質數與合數的不同之處,以操作代替教師講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使全體同學都參與到”活動“中來,課堂氣氛愉快熱烈,學生學得輕鬆、學得牢固,從而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二、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把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課堂教學,學生是”主角“,教師只是”配角“,教學中應把大量時間和空間留給學生,使每個學生都有學習、討論、觀察,思考的機會。在教學中我除了給學生動手拼擺的機會,還讓學生把幾個數(如2、3、4、5、6、7、8、9、10、11、12等)進行分類。儘管學生可能分類標準不一樣,但他們都能把只有兩個因數的數分在一類,把含有2個以上的因數的數放在一起。這樣教師就可以順勢引導學生說出什麼叫質數,什麼叫合數。再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歸納合數與質數。在這個過程中,引導學生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有利於培養和提高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

  三、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讓學生真正活起來。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在本節課的課後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你還想研究質數、合數有關哪些方面的知識。這個學習任務既是給學生在課堂上一個探究的任務,也是給學生在課外留下一個拓展的空間。使每個學生都能根據自己不同的水平去探究屬於自己的數學空間,從而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了不同的發展。



五年級下冊教學反思 標籤:一年級 語文教學 萬曆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