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教學反思>阿長與山海經教學反思

阿長與山海經教學反思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篇一:阿長與山海經教學反思

  我由學生初一學過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長媽媽講美女蛇的故事引入本課。先請學生解釋評價課文標題,讓學生學會擬題。然後整體感知課文,然後讓學生說課文寫了哪些事?學生踴躍發言,回答說寫了長媽媽的稱呼、稱呼的由來、外形的特點、以及作者討厭她的一些事例,最主要講了她給作者買《山海經》這件事,最後寫作者對她的懷念。

  這節課並不是根據我的預設教案來上的,而是根據當時的學情臨時確定的,我認為這節課上的較成功的原因在於:

  第一、讓學生積极參与教學,在合作學習中自己主動去思考。在整節課中,教師點撥、總結的時間在15分鐘左右,其餘的時間都由學生來參與,所有問題都在學生主動思考、醞釀中解決,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第二、教師要將問題設計巧妙,使新舊知識發生合理而自然的聯繫。從學過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講美女蛇的長媽媽引到給我買《山海經》的阿長,學生感到自然、輕鬆。

  第三、給學生一個主動思考、想象的空間。如在提問中:阿長是一個沒有文化的人,她是如何買到《山海經》的?她買到書後心理是怎樣的?這些問題充分發揮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他們覺得有話說、有意思。

  通過這節課,我深深體會到學生的潛力說無限的,他們的想象是豐富的。他們討厭阿長的地方正是作者兒童心理的正常表現,阿長學識、地位的研討正揭示了她為何有這些令人討厭的舉止的原因,她如何給我買到了書,把想象的空間交給了學生,也展示了阿長熱情,關心孩子,淳樸的性格。這節課留給我的印象是比較深的,它將給我今後的教學以啟迪,讓我不斷反思、提高、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

  篇二:阿長與山海經教學反思

  葉聖陶先生說過:語文教學的根在在聽說讀寫,是聽說讀寫之內的挖掘與創新,而不是遊離於聽說讀寫之外的花樣翻新。“把語文課堂交給學生”,可我們追求所謂小組學習的形式,做無用功的甚多。這篇課文我嘗試結合導學案由“教師引導、巧設問;學生獨立思考、再合作、解答;全班再質疑、交流;教師指導、明確。”的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阿長與山海經》,這篇文章出自魯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阿長是魯迅兒時的保姆,也是本文的主人公,她普通,普通得別人不知道她的名字;她粗俗,粗俗得語言刺耳,動作可鄙;她迷信,迷信得愚妄可笑,麻木不仁。但她又爽朗、熱情、樂於助人,有着淳樸、寬厚、善良、仁慈的美德,尤其是目不識丁的她一次看到魯迅聽人介紹《山海經》時的痴迷神態,竟超常人所不能地給魯迅買了一本《山海經》,此舉此情震憾着魯迅的一生。長媽媽去世30 年後,魯迅寫此文以示深沉懷念。為了讓學生很好的體會文章,我做了以下幾點:

  第一,讓學生積极參与教學,在合作學習中自己主動去思考。在整節課中,教師點撥、總結的時間在15 分鐘左右,其餘的時間都有學生來參與,所有問題都在學生主動思考、醞釀中解決,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第二,將問題設計巧妙,使新舊知識發生合理而自然的聯繫。從學過的《從白草園到三味書屋》中講美女蛇的長媽媽引導給我買《山海經》的阿長,學生感到自然、輕鬆。問題的設置:從假如阿長是你的保姆,你討厭她的哪些方面?緊接着提出從我討厭她的事例及把《山海經》說成《三哼經》可推測出阿長什麼樣的學識及地位?最後提出:如此沒有文化的一個人,連書也分不清,是如何買到《山海經》的?買到書之後她是怎樣的心理?這些問題的設置就給學生一個清晰的思路,形成較完整的知識體系。

  第三,給學生一個主動思考,想象的空間。如在提問中;阿長是一個沒有文化的人,她是如何買到《山海經》的?這些問題充分發揮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他們覺得有話說,有意思。

  通過這節課,我深深體會到學生的潛力說無限的,他們的想象是豐富的。他們討厭阿長的地方就是作者兒童心理的正常反映,阿長學識,地位的研討正是揭示了她為何有這些令人討厭的原因。

  這節課我比較成功的將現代文閱讀教學與小組合作學習結合在一起,它沒有了上學期的做作、生澀、雜亂、效率低,比較自然流暢,學生的反饋也較好。當然,我的課中還有一些不足,如學生對人物分析往往是局限於某一處,某一方面的性格,所以對人物的形象分析總是零碎的,缺乏全面認識、客觀評價的能力;從課堂來看,學生髮言的面並不大,我沒有及時去調動等等,需要在今後的教學中逐步解決。總之,我會再接再厲,不斷反思、提高,更好地完善自己課堂教學。

  篇三:阿長與山海經教學反思

  今天的語文課,我與學生共同預習魯迅先生的散文《阿長與山海經》。一上課,複習了作者魯迅先生的生平及主要作品之後,我由學生初一學過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長媽媽講美女蛇的故事引入本課。先請學生聽課文錄音,整體感知課文,然後讓學生說課文寫了哪些事?學生踴躍發言,回答說寫了長媽媽的稱呼、稱呼的由來、外形的特點、以及作者討厭她的一些事例,最主要講了她給作者買《山海經》這件事,最後寫作者對她的懷念。講到這裡,我沒有像往日那樣進入課文,而是話題一轉:同學們,假如阿長是你的保姆,你討厭她的哪些方面?學生興奮而活躍起來,紛紛舉手發言,這個說我討厭她告狀,那個說討厭她那麼多的規矩等學生說的差不多的時候,我說:大家看看魯迅先生寫這篇文章時已46歲了,他卻和同學們的感觸是一樣的,也就是說作者是以一個兒童的眼光與心理來寫這篇文章的。講到這裡我又拋出第二個問題:從“我”討厭阿長的事例及她把《山海經》說成《三哼經》可推測出阿長有什麼樣的學識與地位?學生稍一醞釀,很快回答出:她沒有讀過什麼書,地位比較低下等。緊接着我又發一問:如此沒有文化的一個人,連書名都說不清,她是如何買到《山海經》這本書的?學生又一次興奮起來,有的說她一個店一個店地去看,去問;有的說她為了買這本書走街串巷,穿破了三雙草鞋等。我又問學生:假如你是阿長,當你抱着《山海經》給“我”送來時,你的心裡是怎樣想的?有的學生說:我會想,我把哥兒想要的書買來了,他一定高興極了;有的說:我會想,哥兒再也不用為看不上《山海經》發愁了,一節課就在學生們這種熱烈而積極的參與氣氛中結束了,別說學生,就連我都感到一種興奮和輕鬆。

  這節課並不是根據我的預設教案來上的,而是根據當時的學情臨時確定的,我認為這節課上的較成功的原因在於:

  第一,讓學生積极參与教學,在合作學習中自己主動去思考。在整節課中,教師點撥、總結的時間在15分鐘左右,其餘的時間都由學生來參與,所有問題都在學生主動思考、醞釀中解決,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第二,教師要將問題設計巧妙,使新舊知識發生合理而自然的聯繫。從學過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講美女蛇的長媽媽引到給我買《山海經》的阿長,學生感到自然、輕鬆。問題的設置:從假如阿長是你的保姆,你討厭她的哪些方面?緊接着提出從我討厭她的事例及把《山海經》說成《三哼經》可推測出阿長什麼樣的學識及地位?最後提出:如此沒有文化的一個人,連書名都說不清,是如何買到《山海經》的?買到書之後她是怎樣的心理?這些問題的設置就給學生一個清晰的思路,形成較完整的知識體現。

  第三,給學生一個主動思考、想象的空間。如在提問中:阿長是一個沒有文化的人,她是如何買到《山海經》的?她買到書後心理是怎樣的?這些問題充分發揮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他們覺得有話說、有意思。

  通過這節課,我深深體會到學生的潛力說無限的,他們的想象是豐富的。他們討厭阿長的地方正是作者兒童心理的正常表現,阿長學識、地位的研討正揭示了她為何有這些令人討厭的舉止的原因,她如何給我買到了書,把想象的空間交給了學生,也展示了阿長熱情,關心孩子,淳樸的性格。對阿長心理的揣摩使學生又一次進入情景中,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及情感。

  這節課留給我的印象是比較深的,它將給我今後的教學以啟迪,讓我不斷反思、提高、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



阿長與山海經教學反思 標籤: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