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教學反思>我的家教學反思

我的家教學反思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小景

  篇一:我的家教學反思

  我所教的《在家裡》是一年級上冊的識字一,學生剛剛學完拼音,開始識字,本課的設計中,我以學生為課堂的主體,讓他們有充分嘗試的機會和自主選擇的權利,在選擇中主動體驗學習,在生生互動中,相互啟發,拓展思路,分享學習之樂。同時以識字為基點,引導學生髮現詞與事物之間的聯繫,使學生在感受識字之樂的同時,觀察分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合作交流能力都得到全面和諧發展。

  首先,較好地體現了“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的理念: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在教學中,從情境導入到自主識字都滲透了“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的理念。我用形象生動的挂圖,色彩鮮艷的詞卡、字卡,充滿激qing的話語等多種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愛的方式來學習,如在“識字教學”中,讓學生當小老師領讀,在“再讀課文,感知內容”中,讓學生“選擇喜歡的句子讀”等等,教師關注着每位學生,使學生產生主動學習的慾望,積極愉快地學習。

  其次,體現了新課標中關於識字教學的要求,《課標》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運用多種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要關注識字興趣,激發識字積極性。”本節課識字教學我分三步來完成。第一步是結合插圖識字,圖畫中再現的是兒童熟悉的家用電器、陳設等;第二步是藉助拼音識字,並將要求識記的字塗上鮮艷的顏色,待學生讀准字音后,去掉拼音再讀,多種方式反覆認讀;第三步是小組合作探索識字的好辦法,發揮了學生的自主作用,讓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學習,激發了學生識字的積極性,進一步達到了識字目標中“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的目的。

  最後體現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新課程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教學中我充分體現了這種新的學習方式。如識字教學中的自讀生字、生詞,同桌互讀,互相評議,小組合作探討記字方法等,這裡既有學生個人的自主學習,又有小組間的合作探究,既體現了師生互動,又體現了生生互動。學生在這種氛圍中人人都享有說話的機會,人人都可以發表見解,還課堂給學生,使學生真正地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由於學生認知的有限,所以在課堂操作中,學生自主認識生字的時間過長使後面的寫字教學有些不夠細緻,在以後的教學中要注意課堂的時間調控。

  篇二:我的家教學反思

  一年級語文教材中的《我的家》是觀察說話類課型。新課標對一、二年級學生在口語交際方面要求達到的目標是:學講普通話,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容;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极參加討論,對感興趣的話題發表意見。

  根據這些目標,我對這課做了這樣的設計:

  1、構建開放式的課堂體系。藉助與課型有關的歌曲、錄音、圖片及兒歌,通過學生自我介紹,創造情境,師生互動,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激發學生的口頭表達的興趣。

  2、為學生提供自主選擇、互助合作的機會。

  3、教學過程大致分為:以“家”這一主題為導,通過學生的介紹感知話題,同學間交流討論,談自己的家,從而訓練學生的“說”;了解別人的家,學生間互評語言表達的優、缺點,從而訓練學生的“聽”;以自由介紹的形式談家,從而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及交際能力;抓住課堂學生彙報的閃光點,以“愛”為線索創設情境,使家庭完整及單親家庭的學生都分別受到情感熏陶及教育,教育學生熱愛小家庭,更要愛班級大家庭。

  通過執教實踐,我認為本課有以下特點:

  1、教學環節設計得較合理,對學生說話要求採用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體現了低部口語交際的特點。

  2、注重訓練學生的“說”並教給一定的說話方法;注重訓練學生的“聽”,體現在學生互相評價這一環節,打破了單一的要求學生“說”的形式。

  3、雙向互動,教師和學生共同活動,學生學習興趣較濃,能積极參与,形成民主和諧的氣氛。

  4、努力創設情境,增加口語交際的實踐機會,學生參與面較廣。

  5、抓住“愛”這一主線,讓“愛”做主,讓學生會“說家”更懂得如何“愛家”。

  6、把口語交際課與寫話訓練巧妙結合,使學生學會說話的同時學會寫一段完整的話,為寫作打好基礎、作好鋪墊。

  7、鼓勵合作學習,採用小組獎勵積分的形式使小組協作學習落到實處,在調動學生髮言積極性上起到較大促進作用。

  然而通過本節課我也看到自己在教學方面存在着一些需改進之處:

  1、口語交際課重在訓練學生的口語能力,課堂上,學生的語言表達不夠規範時教師應及時糾正,進行正確的引導。

  2、應做到注重每個學生的發展,對於個別口語表達能力差的同學,要多做指導。

  3、創設情境的手段還可以多樣化,從而更好的激起學生說的需要和說的願望。

  4、要注重求異思維的發展,課堂上,對學生的說話方法和其他同學不同的應及時給予鼓勵。

  篇三:我的家教學反思

  本單元要求學生“不但要從課文中識字,還要在自己的生活環境中識字,並開展一些語文活動。”因此我對此課作了如下設計:先由本單元“語文天地”中“金鑰匙”的內容——丁丁幸福的一家人,引入到冬冬的家,觀察冬冬家后練習說話;接着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認讀文中的詞語及句子,在此基礎上認讀本課的一、二類字,並以多種形式鞏固生字,拓展識字空間;然後以“摘果子,做拼盤”的遊戲進行一句完整的話及變句的訓練;接下來,讓學生和同座進行“爸爸媽媽是怎樣愛我的”交流,將課前準備好的和家人在一起的溫馨時刻相片與周圍的同學交流分享,加深對家的情感體驗,並有感情地朗讀全文;最後進行寫字的訓練。

  上述設計在凸現課改理念方面有如下幾個特點:

  一、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

  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作為本次課程改革的重點,就建構主義的理論而言,學生學習所獲得的知識不是教師傳授的,而是學習者在創設的氛圍中,依靠一定的方法和教師的幫助,通過意義建構而獲得的,學生不僅獲得了知識,還獲得了情感的體驗。本課在教學中力求體現民主性,平等性,創設了輕鬆愉快,民主平等的氛圍,教師以引導者、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習慣,如自己練讀課文,在對老師同學朗讀的聽讀中學會自己不會的字,在自己的語言實踐中發現規律,體驗感悟;當小老師領讀生字,合作記字,互檢認字情況,自由組合做拼句遊戲等。在多項生生合作完成的學習活動中,教師真正地站在了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位置。

  對剛入學的一年級的孩子來說,這樣的學習似乎要求過高,課堂上也難免有些混亂,但學生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掌握了基本的自主合作的技能后,他們獲得的將是受益終生的學習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讓語文課程開放而有活力

  本課在完成聽(接觸漢字)和讀(學習漢字)這兩個環節后,進行認(鞏固漢字)的活動時,充分利用了學生原有的基礎和生活的環境。教師啟發:小朋友平時還在哪裡見過這些字?(或街道上,或廣告里,或校園裡,或父母同學的名字里),由於學生耳濡目染地生活在漢語的環境里,所以說出了“大翔超市”、“快樂大本營”、“大風車”等詞,使識字滲透在學生的生活中,讓學生切身體會到語文學習的樂趣。正如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的 “兒童利用他周圍的一切塑造了自己。”

  語文不僅具有開放的特點,還具有綜合、實踐的特點,為讓學生明確認識一句完整的話並為下一個口語交際活動作準備,本課設計了一個遊戲,用“我”、“爸爸”、“”媽媽”、“老師”、“有”、“愛”、“一個”、“溫暖”、“幸福”、“的”、“家”等詞作成長在“智慧樹”上的“聰明果”,在學生熟悉的遊戲“摘果子”的基礎上,增加了“做拼盤”這一內容,要求學生自由組合將摘下的“詞語果子”作成拼盤,拼成一句完整的話。當學生合作拼出了“爸爸愛我”、“媽媽愛我”、“我有一個幸福的家”這幾句文中出現過的句子后,教師點撥提出“還有怎樣的拼法”學生變換“水果”的位置,又拼出了“老師愛我”、“同學愛我”、“我有一個溫暖的家”及“我愛爸爸”、“我愛媽媽”、“我愛老師”、“我愛同學”等句子,當學生在教師的啟發下,拼出了“一個幸福的家裡有我”這個句子時,下面的同學和聽課的老師都禁不住鼓起掌來。沒有刻意追求,沒有強加,學生在直接接觸語文材料的自主活動中,在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中,體驗了語文學習的規律,打下了紮實的語文基礎,其樂融融。

  三、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

  本課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學目標定位在“愛親人,愛同學,愛家,體會幸福的核心是愛”,學生由於受身心發展和生活經驗的限制,對“幸福、溫暖”的認識比較模糊,因此教師、學生和文本表露的情感的交流就存在一定的困難。本課設計讓學生課前準備與家人在一起的相片,畫一畫自己與家人在一起的溫馨時刻,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與同學老師交流家人是如何愛自己的,並說說與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時光,再在此基礎上感情朗讀。這樣,學生在主動參與的情感體驗中,加深了對家、親人的認識。本課還利用學生這一年齡段的情感特徵,讓生字以字寶寶的形式出現,充滿了童真童趣,“寶寶”形狀的生字卡片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樂於接受,較好的培植了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熱愛漢字的感情。



我的家教學反思 標籤:語文教學 做最好的家長 我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