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認罪與懺悔主要不是向著人的,寬恕與赦免也不是人固有的權利,救贖就更不是人力所能所及了。影片中人物悲劇的最終根源就在於他們沒有面向超越,接受神聖,沒有把所有這些問題最終帶到超越者與神聖者的面前。漢娜所依據的原則是法律與理性,她的懺悔只指向活着的人,她的救贖也僅僅是人的情感——麥克的愛情。她的死亡方式具有極強隱喻意義,她是踩着摞起來的厚厚書籍而懸樑自盡的。對於她來說,書是知識與理性的象徵,又是愛情與希望的標記,她的真正有光彩的生活,都與書密切相關,但書又把她最終帶上絕路。這說明,理性與愛情,不能成為人的最終救贖。麥克生活的失敗也同樣說明情感、道德與良知的有限性。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工作、親手斷送三百多條人命……要跨越如此深重的苦難、要承擔如此巨大的罪責,光靠人的情感、道德與良知是遠遠不夠的,麥克就是這樣被壓垮的。女作家也只能憑藉這些獲得一種表明上的平靜與自尊。人犯罪首先得罪的是神,這是人對神的誡命、原則的背叛,因此,人首先應為自己的罪向神懺悔。寬恕與赦免也來自於神,人體會到了神對自己的寬恕與赦免,才有資格與寬恕與赦免他人。而救贖更是神的專利,只有通過耶穌基督,人才能獲得救贖。沒有任何一個人的罪大到神不能寬恕與赦免,沒有任何一個人的心小到神不願意給與救贖。“為義人死,是少有的,為仁人死,或者有敢作的。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馬書》5:7-8)因此,對於麥克所面臨的那個問題,回答應該是前者,耶穌基督已經為我們做出了榜樣,保羅說的這些話也成為重要的理據:“倘若某弟兄有不信的妻子,妻子也情願和他同住,他就不要離棄妻子。妻子有不信的丈夫,丈夫也情願和她同住,她就不要離棄丈夫。因為不信的丈夫,就因着妻子成了聖潔。並且不信的妻子,就因着丈夫成了聖潔。……你這作妻子的,怎麼知道不能救你的丈夫呢?你這作丈夫的,怎麼知道不能救你的妻子呢?”(《哥林多前書》7:12-14,16)是啊!麥克怎能知道,他不能帶領漢娜懺悔呢?
從麥克與漢娜的悲劇中,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愛情、婚姻,還是法律、理性與良知,都只有在神聖的光照與引領下,才能夠各得其所,相處合宜,否則就會一葉障目,鑄成大錯。影片中有兩次出現了教堂,前一次是中年漢娜與少年麥克在騎車郊遊時進入了教堂,聆聽了讚美神的歌聲,漢娜忍不住掩面而泣,也許是在神面前她想到了自己曾經犯下的罪吧,可惜的是她沒有沿着這個路向進一步深思下去。后一次是漢娜去世后,麥克帶着自己的女兒來到了教堂旁邊漢娜的墓前,讚美的歌聲仍然連綿不斷地從教堂里飄出,麥克向女兒吐露了自己隱秘的情感故事……這對於父女二人都是一個難得的機會。他們會從此接受永恆?還是再次與神聖擦肩而過?
朗讀者的影評(二)
剛剛看完了《朗讀者》,象前天一樣,先去洗了澡平復下心情,然後再開始寫。
我是衝著凱特獲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的緣故來看這部電影的,看完后感覺,確實名副其實,也許能入圍提名的5位演員的表現都非常出色,但我想評委把獎頒給了凱特,更多的是對凱特在這樣一個複雜角色的把握上表示了肯定。
本片前半段,讓我有點納悶兒,好象是部情色片,估計如果要引進入我國的話,前半部肯定有大段要篩剪的。然而就在這樣一片曖昧的氛圍里,隱藏了些不尋常的東西,隨着情節的發展,這些隱藏的東西逐漸展現出來,更加重了主題的渲染力度。
對於二戰的反思,已經有很多作品,今天我看了《文匯報》,裡面也登了篇對於包括《朗讀者》《刺殺希特勒》等反映二戰的電影的評價,認為現在對二戰的認識,又有了新的角度,好象文中引用的一句話:歷史就是不斷的被註解(好象是類似的意思)。這部電影給的角度,是二戰中一個原本普通的工人,在戰後審判中成為了罪犯而被判終生監禁。戰爭給普通人帶來了什麼?我願意相信凱特扮演的懵懂青年在戰爭中的迷惘,因為最終,她還是對自己的過去有了清楚的認識;我也相信本片還要反映的是那些僥倖脫獄,至今可能對當年所作所為仍毫無悔改的真正該下地獄的罪人們;同時我更願意相信所有看過此片的人都能明白戰爭給人類帶來的深重的災難,不管是已經死去的,還是依然生存的,我們有義務要告訴我們的下一代。
電影如果沒有在前半段過多的情色描寫的話,我估計可能獲得的評價會更高些吧。凱特在本片中有出色的表現,獲得大獎理所當然。在這裡,稍稍對布拉德·皮特表示遺憾,《朗讀者》與《本傑明·巴頓奇事》這兩片,男女主演的年齡跨度都非常大,凱特佔便宜的地方,是順時而為;而可憐的皮特,當他滿臉皺紋,要大飆演技的時候,他的角色還只能躺在襁袱里、坐在輪椅上,等到能揮灑自如的時候,人又變的越來越年輕,而我們恐怕都已經熟悉了那又帥又酷的皮特,所以只好讓他又一次引恨奧斯卡了。在此,只能鼓勵他再接再厲了。
朗讀者的影評(三)
朋友,如果有朝一日,你發現你愛上了一個比自己大20歲的女人,你會怎麼做?而當你發現她曾是一名納粹手下的殺人惡魔,你又該怎麼作?最後在你得知她贖去了自己的罪過,並渴望得到你的寬恕,你又能怎麼做?如果你一時對此難以回答,那麼《朗讀者》或許會給你一個意想不到的答案。
麥克是一個正在學習戲劇的15歲少年,因為一次猩紅熱的發作而邂逅了35歲的公車售票員漢娜,病癒之後,麥克登門答謝,但稚嫩的心卻被漢娜的絲襪所征服,少年旺盛的力比多慫恿着麥克進入了漢娜的世界,平凡的交往使兩人逐漸了解,最終由性生愛。數年之後在一次審判納粹分子的公開聽證會上,麥克再次見到了闊別已久的漢娜,但此時兩人的身份已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麥克成為了一名法學院的學生,而漢娜卻成了被告席上的一員。最終漢娜在各種勢力的算計和“麥克的第一次沉默”的聯合絞殺之下,被判終身監禁。在隨後數十年中麥克一直無法擺脫內心的羈絆與愧疚,在重回故鄉后,他決定開始給漢娜寄送自己朗讀的錄音帶,漢娜也因此獲得了新的希望。漢娜通過錄音帶學會了識字,並寫信給麥克,結果卻換來麥克的第二次沉默。在漢娜釋放之前的那次餐廳相會中,麥克把手收了回來,漢娜的希望也隨之被帶走,留下的只有麥克的第3次沉默,不久之後,漢娜帶着絕望離開人間。最終飽含愧疚的麥克幫漢娜完成了心愿,並在漢娜的墓前對女兒開誠布公,結束了自己的沉默。
我們將如何看待麥克所酷愛的“沉默”呢?
首先在結構上,在麥克少年段落里,情愛與朗讀,無疑是構建敘事的重要支點,而到了青年之後的段落,麥克的一再“沉默”儼然成為繼它們倆之後,新的劇情發展的支撐點。這也就是為什麼,在下半段的影片的關鍵的轉折點上都會出現“麥克的沉默”,沉默就像一個數學題的答案,如果第一步答案發生了變化,那麼接下來兩步的答案也會隨之改變。這道“數學題”就是片中決定漢娜命運時,麥克的態度。而漢娜的命運和麥克的態度是本片下半部分的主線,因而“麥克的沉默”便成了我們解開此片下半時眾多玄機的一把鑰匙,變得至關重要。
既然我們已明確了,麥克在關鍵時刻對漢娜的態度是“沉默”。那麼不妨我們現在來探討一下,是何種原因讓麥克選擇了這樣的態度。
這可是個難題,不如就用解數學題的方法,把它分步找出來.
第一次沉默
出現在判決漢娜前夕,麥克有證據可以證明漢娜是一個文盲,而這個證據無疑可以影響到判決的結果,但他卻沒有這麼做,他選擇了沉默。
最好的原因可能是麥克出於對漢娜的自尊考慮,而決定幫助她維護他的隱私與自尊。最壞的原因可能是麥克出於私心,害怕由於自己對漢娜的幫助,會遭來社會的譴責和朋友的非議,甚至會被揭露出曾與漢娜的那段不雅的戀情,從而影響自己的一生的前途。而居中的原因便是出於一種恨和一種愛,一種對漢娜曾經拋棄過她的怨恨,和一種面對猶太受害者的憐愛。
麥克肯定會有些狠漢娜,但總體仍是愛,就像我們會經常見戀人爭吵,但很少見他們拿刀互砍。而在影片中,編導也多次點出了麥克對漢娜的愛,例如他不願和情人吃早餐,和別的女人做愛之後,要一個人去睡。因而很顯然麥克也不會因為狠而意氣用事,至於那些憐愛或許會影響到麥克的抉擇,但絕不是重點。維護漢娜的自尊,影片中確實有許多證據。從麥克根據回憶“點菜”從而猜到漢娜是文盲,到對教授講述“如果受害者想保密”,都足夠有力地說服我們對麥克是出於維護漢娜而沉默深信不疑。但是這裡就有一點蹊蹺,那就是為何他沒有去問漢娜的看法呢?這讓我想起了《黑暗中的舞者》,嘉芙是沙曼的朋友,她就很坦然的去找了沙曼並要求沙曼提出“為了孩子而犯罪”這個有利的條件,而相同事件上,麥克就做的畏首畏尾,為什麼會這樣呢?很顯然麥克有太多的顧忌。嘉芙是沙曼的朋友,他們的友情純潔被人歌頌。而麥克是漢娜的小情人,他們的愛是被禁忌的愛。沙曼是一個殺警的無知盲女,而漢娜則是一個納粹的劊子手。所以這才是問題的根源,麥克是個小情人,這點上他害怕;安娜是個邪惡的符號,是被整個社會所譴責和攻擊的人。一個人為了另一個人要對抗所有的人,想必這事放在哪人身上也不會做的不畏首畏尾。所以麥克的害怕是真實的,是一種人性的自然流露。記得看完《兵臨城下》后,我們就會不難認同即使是最勇敢的人,也並非無所畏懼的,更何況此時是一個文弱的青年。他知道這樣宣判不公平,正如80000個中找16人來當替死鬼;也知道所有守衛都在算計她,正如他們都知道漢娜不識字而卻說是她簽的名,但最終他還是選擇了沉默。很顯然不是出於公平而是出於恐懼。所以此刻真相漸漸浮出水面,麥克的內心恐懼才是真正的主因。
由於麥克的沉默,使得漢娜不得不在鐵窗中度過自己的餘生,從而引起了麥克的第二次沉默。
第二次沉默總體上是個鋪墊,主要是闡述漢娜從得到麥克的磁帶時的激動與積極的微笑到麥克“再次沉默”后的“放縱”的思想變化,而這次的情緒波動也為漢娜得死做了鋪墊。
那麼這次麥克的沉默原因在哪?此時社會的影響已甚微,出於常識,我們也會知道,人們是不會去在意判刑者者判刑以後生活的,就像沒人在意高考狀元以後是賣豬肉還是當國家主席一樣,他們只會看那一瞬間。所以也再不會有人在意麥克與漢娜的往來。但在外界已不會對麥克的地位構成威脅時,麥克還在顧及什麼呢?
1,我個人認為,這次應該算是一種逃避情感的心理慣性,我們大多數人都會有這樣的感受。一個長久不見的朋友,並且之前有過矛盾,突然有一方要提出相見,相見時總不免有些尷尬,因而他們習慣於彼此沉默不去想見,戀人之間尤為明顯。這種情感也是真實的,也體現了作者對人性的洞察與尊重。
2,當然他也還會有一些其他顧及的,比如女兒的看法。但畢竟他只是與其通信,這極隱私的事情,旁人是無法知曉的,因而他沒必要為子女而躲閃漢娜。3,我還要提及一下關於美夢破碎后的恐懼與怨恨。或許我們都有過這樣的情節,在我們心中,一個曾經極度美好的形象,突然間崩塌了,那種心理創傷是刻骨銘心的。就像我們不願再崇拜那個形象墜落後的父母一樣,麥克也不想再愛那個破碎了的夢。這不是因為他不愛漢娜,而是曾經愛的過深,所以現在才要逃的越遠。
4,最後當然要說愧疚,我是不大敢再去見我出賣過的朋友的,不管他知不知道是我出賣過他,我都不敢再見他,因為我心中的夢魘讓我無法坦然面對,我想麥克那時也略會有我的那種膽怯吧。所以就又沉默了。
不管這次出於哪種原因,他都是已經不再過多的受社會意識的影響了,而且麥克的沉默也更是符合人物性格和人性本源,可見作者對生活是有足夠的感悟的。
由於這個鋪墊,第三次沉默順理成章的出現了,也最終造成了安娜的自殺。對於這次我所說的這次沉默或許很多人都會疑惑,因為這次麥克對漢娜的問題是有回應的,他否決了漢娜。但以我拙見,麥克仍然是選擇了沉默。在那隻手縮回之後,麥克給漢娜的答案是無數個:一,拒絕;二,我還需要些時間;三……而漢娜的這個問題就是“你是還願意寬恕我,接受我嗎?”這是漢娜最想問也是最說不出口的。但麥克在一個問題上給了漢娜可以激發無窮想象的答案,更超過了沉默的殘酷,於是她心灰意冷,含淚西去。
而這次的原因又在哪呢?和2次的一個巨大不同就在於,漢娜的釋放。她被釋放這就意味着她將重新進入麥克的世界,就會對麥克的一切“社會形象”造成影響。因而這時麥克的恐懼的私心又開始復生。
但隨後影片中“最戲劇”的地方出現了,一句“你沒有理解到問題的所在”一時真讓人摸不到了頭腦,我們首先是推測編劇要把麥克搬到了神壇上了,讓他的博愛促使他要在近20年之後還要對那些猶太人打抱不平。但讓人不解的是這樣的神性的誕生了,那整篇所闡述的人性再告訴我們什麼呢,人道主義成為了新的主題,那麼前半段的情愛經歷是在講述什麼呢。當一個從始至終都沒被突出的主題突然被搬了出來時,編導也亂了陣腳,忙着幫他找依據。此時編導想到了麥克的沉默,並將其初衷變成了為廣大猶太人抱不平,而為了成就這點,編導便在影片之前部分加了一段麥克神遊奧斯維辛的片段。這個一切確實足夠讓人黯然神傷的了,因為它與後文呼應足以可讓我們對麥克的初衷作重新的解析,從而顛覆我們曾今的所有的論斷,我們的這道數學題在最後一刻答案錯誤了,要重做了。
但在我們檢驗時問題又來了,如果麥克真是一個足夠正義的人,那他為什麼只恨漢娜一人呢?為什麼不把漢娜的事情搞得水落石出,把其他的同黨也繩之以法呢?為什麼不親口去問漢娜是否發生過這些呢?為什麼這些他都沒做,難道你要說高尚的人都很靦腆嗎,很顯然,麥克內心是不坦蕩的,而正義最終也不會是他作出選擇的決定性因素。
哪位為何會有這一畫蛇添足之語呢?
定神思量后,我承認不得不為作者叫好。因為這正是作者的匠心獨運,神來之筆。麥克形象在此被激活了。仔細想想麥克愛岔開話題是有前科的。在之前,麥克在與母親的談話時,他就把他的這種才華表現得淋漓盡致了“你為何連你父親死都不回來”,她已是檢察官了,她賺得比我都多。”所以如果在這裡再出現一次岔開話題,那麼麥克的這種個人性格也就成型了。那麼整部影片就像被打通了任督二脈一樣,全身暢通了。想想如果沒有麥克這種愛逃避問題躲躲閃閃的性格,那麼前面的數次沉默也不就沒有了性格依據了嗎?外界社會的施壓,內心性格的缺陷,內外因相結合,不能不讓麥克沉默了。
最終我們靠着一些推測與反問,檢驗了我們對麥克沉默緣由的判定,雖驚出一身冷汗,但最終還是堅定不移了,我們相信麥克的沉默是源自一種個人理性面對全民感性時的畏懼,一種正義包裹下的對社會屬性的依賴,一種自身懦弱猶豫性格的體現。這其中,不管哪種是麥克最終選擇的主因,無疑都是真實的,是符合人性的,他讓我們感受到作者所塑造的人物是活生生的。最終表現了編導與作者對觀眾的真誠,對藝術的真誠。《朗讀者》,我很喜歡。
朗讀者的影評(四)
一部讓我看完心裡會很難受的電影。凱特·溫絲萊特的演技確實提高了不少。影片前半部分拍得很美,堪稱大師手筆。畫面很美,音樂也很美,讓人看着很舒服。男女主人公那種私密的關係雖然有些畸形,但仍讓我感覺很浪漫。男孩願意為了這個女人離開家;願意為她賣掉自己心愛的郵票;願意在別人面前親吻這個看似是他媽媽的女人;更願意在做愛之前為她高聲朗讀。一段忘年之戀改變了這個男孩的一生。
關於戰爭,影片沒有過多描寫,只用短短的幾句台詞讓人們感受着二戰的殘酷。它不再關注那些慘無人道的罪行,也沒有慘烈的畫面作為刺激,而是全心全意把焦點放到了普通人身上,通過他們的轉變來折射出那段罪惡的往事。面對已是納粹戰犯的漢娜,麥克無法做出選擇。而漢娜,卻隱藏了自己不識字的秘密,對罪行供認不諱。難道不識字的恥辱比一生的自由還要重要嗎?這一點讓所有觀眾都不能理解。
對於漢娜這個人物,影片沒有交代她的前史,她的出場也沒有讓我很喜歡,她的性格直到人性和職責面臨兩難選擇的時候才得以充分展現。
影片在後半部分沒有滿足觀眾的某種慾望,但卻在電影美學中上升了一個層次,那就是對寬恕的意義的深度探討。